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家的人办事很讲民主,而且为了教育我,真是煞费苦心。虽然 我开始了住校生活,但是我家仍旧设立着四个"官"--教育总管、 作业总管、财务总管、生活总管。这四个官都是冲着我来的,我对这 几位官员也颇为尊重。 第一官,教育总管--爸爸。每当我做错事,他便开始履行职 责,走到我身边,用严肃而又平和的语气耐心地教育我,达到让我改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功能就是把人由无知变有知,由愚昧变聪明,由不谙事理到通情达理,学会和自然、和人相处.教育可以把一个野蛮人变为文明人,可以把一个凶残的人变为一个人道主义者.由教育完成的这些功能,使一个生物人变成了一个社会人.这都是教育正常的、基本的功能.但是还有一种教育,非但不能使人聪明,反而使受教育者越来越愚昧.即便是"天才",这种教育也能让受教育者变为"庸才".……  相似文献   

3.
今天,我们来说三个人. 一 第一位,唤作大刀关胜.这位仁兄不得了,他出身名门,熟读兵书,武艺高强,在梁山众好汉中排名第五,位居马军五虎将第一位.后来受招安,二度进入公务员队伍,被封为大名府正兵马总管.  相似文献   

4.
学生在成为"学生"之前,首先是一个人.学生作为一个人具有以下根本特性:理性、自由性、文化性、自为性等.教育要把学生当成一个完整的人,根据学生作为一个人所具有的特性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人类进入21世纪,全球的企业管理迎来第二次革命,即以"人性化"为标志的管理创新时代.人性管理通过对人的重视、对人的发展的强调,把人及其自我实现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职工教育作为企业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人性化"管理创新浪潮中,由此派生的"个性化"教育,将成为职工教育中的一个新亮点.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愿意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的基本需要层次发展学说中,就提到了"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五个层次的需要.可见,被他人爱、被他人尊重、寻找自身价值的实现,是每一个人的心理需要.  相似文献   

7.
"差生"辩     
报上有过这样一个统计:我国现有的学生中,被列为"差生"的有5000万人. 我怀疑这一数字的真实性. 5000万是什么概念?它相当于一个法国人口数,或7个瑞士、10个挪威的人口数.我国现有学生3亿人,5000万"差生"不就是6名学生中就有一位吗?中国人并不笨,能有那么多"差生"吗?  相似文献   

8.
"新感性"之所以能成为马尔库塞"新社会"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既与发达工业社会中人的"感性"的压抑性存在有关,又与马尔库塞对于现有革命主体的失望有关.感受能力、反省能力、审美能力是马尔库塞人的"新感性"概念依次相连的三个重要特征,它们的完全恢复,实际上就意味着一个正常的、非压抑的人的重新出现."新感性"的提出不仅对既有社会给予了无情的批判,而且这种人的"新感性"最终还将为人类美好社会的形成和建立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一、"人"是什么? "人"是什么?这一个古老而崭新的命题,斯芬克斯最为得意的一个谜语是:"在早晨用四只脚走路,当中午用两只脚走路,晚间用三只脚走路,在一切生物中这是唯一的用不同数目的脚走路的生物.脚最多的时间,正是速度和力量最小的时候."俄狄浦斯一字中底,谜底是"人".因为人在生命的早晨还是孩子,用手脚爬行,到了迟暮老年,他柱着拐杖,作为三只脚.所谓得意,仅就谜语所包含的人的形体而言罢了,与我们探讨的命题究竟无大深意.但是,斯芬克斯之谜和写在太阳神阿波罗神殿上的箴言"认识你自己",倒是补足某种思想"忘却"的警策之辞.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强调教育的工具性,更强调教育的人文功能--关注人的生存,使人成为人.教育不仅仅要为学生提供知识、发展知识,更要"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使他们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用"真实"的眼睛看学生.  相似文献   

11.
董湘娥 《教书育人》2007,(12):29-30
"连坐"是中国古代因一个人犯法而使有一定关系的人(如亲属、邻里或主管者等)连带受刑的制度,即一个人犯法,与其有关系的人都要同刑."连坐"之法起源于商鞅,延续了两千多年,是封建统治者用来束缚民众,维护统治的一种手段.在现代的学校、班级管理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集体连坐"式管理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传统观念一般认为,自我表现是一种爱出风头的不良行为,反映出一个人的城府不深.其实,这不仅是一种误解,也会扼杀初中生的求知欲和素质能力的提高.现代教育理念提倡赏识教育和赞美教育,这是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说的.对于初中生而言,我们应该挖掘自己的特长,学会"自我表现".因为"自我表现"能给人带来满足感和成就感,会使人产生一种努力创造、积极向上的意识,而且"自我表现"也有利于克服自卑心理,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3.
"太A了一点"是现代汉语量级表达形式之一.本文通过对格式的分析得出了"太A了一点"是一个委婉否定格式的结论,表达说话人不认同、不满意,同时也表达说话人对听话人的一种委婉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七"之趣     
"七",是一个司空见惯的数字,它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人的身体,明显地带有"七"的印记,人体有"七窍",即耳、目、口、鼻七孔.喜、怒、忧、思、悲、恐、惊,在祖国医学里被称为"七情".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就是说人到了七岁,大脑发育减慢,智力空间就很难再进一步拓展了.……  相似文献   

15.
学校是专门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它不仅仅是一个教室、操场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环境、文化的"理念".校园文化所营造的育人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它具有隐蔽性和延续性的特点,它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环境育人的功能.因此,建设一流的校园文化,是一个值得我们长期关注并身体力行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春风融"冰"     
段礼先 《初中生》2006,(16):35-36
在同学的眼里,我是一个"冰"人,给人的感觉就是冰冷的. 开学的时候,在全班同学的苦苦哀求下,"老班"同意我们可以自由选择同桌,所有的人都兴奋得手舞足蹈.只有我依然坐在那个靠墙的位子,宁愿与空气同桌.我望着窗外空中的小鸟:"小鸟,你也孤独吗?"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再次提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时代的产物.通过对"三个代表"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关系的论述,可以明确"三个代表"对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推进和深化,以及"三个代表"思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苏教版第七册第六单元包括3篇课文(《诚实和信任》、《珍珠鸟》、《九色鹿》)和一个练习.《诚实和信任》叙述了两位车主妥善处理反光镜被碰碎这起小事故的过程,揭示了人与人之间"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珍珠鸟》描写了人鸟相亲的动人历程,告诉人们"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  相似文献   

19.
在表达空位的补位机制作用下,"草根"、"山寨"两词适合人的认知规律,以中性而又形象的附加义为补位要素,进入现代汉语"平民"、"模仿"两类词族"中性化而又形象"这一表达空位,从而在中国当前的社会语境中很快成为一个流行词,两词也成为记录时代文化的文化词.这种共同语吸收流行词汇填补其表达空位的机制有力地证明了语言是一个动态开放的记载文化的系统.  相似文献   

20.
一、对当前教师的生存状况的认识--作为"人"的教师的认识 教师作为"人",他们的生存状态处于困惑之中.自身必须要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是说社会要求他们在精神上是一个完人--时刻要注意自己为人师表的形象,不可放松对自己的自我约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