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两年后四川地震灾区高中生与非灾区高中生的生命意义状况,笔者通过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北川中学高一、二年级共391名学生以及湖北襄阳地区某高中的一、二年级18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北川中学学生生命意义感显著低于非灾区高中生;亲人去世、心理辅导、宗教信仰、家庭氛围以及人际关系情况是影响北川中学高中生生命意义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桂西北地区高校学生生命意义感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生命意义感量表( PIL)对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三所普通高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86.26%的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不明确;男生的生命意义感显著高于女生;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生命意义感不存在显著差异;农村学生生命意义感显著高于城镇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和非单亲家庭学生生命意义感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民族学生的生命意义感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四学生生命意义感显著低于其他各年级学生;不同专业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差异非常显著,艺术类学生和体育类学生生命意义感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3.
了解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现状,为高校开展生命意义感教育工作提供研究基础。本研究随机抽取168名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使用"生命意义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对象总体上生命意义和目标不确定;调查对象的生活目标、生命价值显著高于理论值,且差异显著(P<0.05);大一学生生命意义感高于大二学生,差异显著;没有或较少有人际关系困扰的大学生,其生命意义感、生活态度、生命价值、生活自主水平均显著高于有一定程度甚至更严重人际困扰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大一医学生生命意义感的现状.方法:采用PLL量表,对331名大一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46.8%的大一医学生的生活目标及意义不明确,25.7%的大一医学生处于生命无意义状态;大一男生的生命意义感显著低于大一女生(t=-2.08);大一城市学生的生命意义感显著高于乡村学生(t=2.47);等.结论:大一医学生生命意义感状况不容乐观,急需加强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生命意义感量表(PIL)对地方高校的33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调查对象的生命意义感总体处于偏低水平。2.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类别大学生在生命自主维度上得分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生源地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得分没有显著差异。3.对父母期望的主观评估及就业前景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较大。对父母期望主观评估不同,学生在生活目标和生命价值维度上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就业前景对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的形成有显著影响作用。学习压力感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960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探讨高中生生命意义感和未来取向之间的相关关系,旨在探索在促进高中生未来取向发展上生命意义感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高中生对未来教育和职业的探索热情显著高于对未来家庭的探索;男生在未来家庭规划和家庭情感态度上均显著高于女生。偏相关分析得出,生命意义感两维度与未来取向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寻求生命意义与拥有生命意义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回归分析发现,寻求生命意义和拥有生命意义对未来规划和情感态度均具有显著的预测力。中介效应检验得出,拥有生命意义在寻求生命意义和未来取向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7.
探究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生命意义感与手机依赖之间的关系。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手机依赖量表(MPAI)与生命意义感量表中文修订版(MLQ)对61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性别方面,仅手机依赖中的一个维度"逃避性"在男女性别上显现出明显差异;在专业方面,手机依赖总分在文理科上存在显著差异,失控性在理科、文科上存在差异;在生源方面,低效性手机依赖总分在生源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独生子女方面,手机依赖的低效性在独生与非独生上表现出显著差异;时间管理倾向与生命意义感呈显著正相关,与手机依赖呈显著负相关;寻求意义感与手机依赖不存在显著相关,拥有意义感与手机依赖呈显著负相关;拥有生命意义感在时间管理倾向与手机依赖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由此得出结论:时间管理倾向通过拥有意义感影响手机依赖。  相似文献   

8.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以及素质—压力模型,考察负性生活事件对生命意义感的作用机制,采用负性生活事件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基本心理需要量表以及生命意义感量表,对山西省某重点高中571名高中学生施测。结果表明:负性生活事件与高中生生命意义感存在显著负相关,高中生基本心理需要和领悟社会支持与其生命意义感均呈显著正相关;基本心理需要在负性生活事件与高中生生命意义感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这一中介效应的前半路径受到领悟社会支持的调节。研究结果为探寻高中生的生命意义感缺乏问题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对提升个体生命意义感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与学习投入的关系,为提升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和提高大学生学习投入的方法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王鑫强和游雅媛等人编制的生命意义感量表中文修订版和彭绍玲编制的学习投入量表进行调查,共收集到296份有效问卷,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和学习投入水平中等。通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在是否为学生干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学习投入在年级和是否为学生干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后发现生命意义感与学习投入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生命意义感能显著正向预测学习投入。  相似文献   

10.
采用准实验研究方法,探讨高职院校体验式生命教育课程的有效性。采用《生命意义量表》、《生命态度剖面图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课程实施进行了评估,发现学生的生命意义感、生命态度和主观幸福感总得分都有显著差异;在生命意义感量表中,对生命的热忱、生活目标和自主感有组别差异;在生命态度量表中,追求意义的意志、存在盈实和生命目的有显著性组别差异;在主观幸福感量表中,各维度均存在显著性组别差异。因此,体验式生命教育是一种能促进高职学生提升生命意义和幸福感、构建积极人生观的有效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1.
采用《青少年适应量表》调查仫佬族高中生适应状况及适应的特点。仫佬族高中生整体适应情况较好;接受民主型教养方式的学生的总体适应水平优于接受专制型或放任型教养方式的学生;接受民主型教育方式的学生的学校适应优于接受放任型教养方式的学生,但与接受专制型教育方式的学生没有显著差异;优秀生和中等生的学校适应水平优于后进生;非留守学生的整体适应状况明显优于留守学生。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一学生生涯选择困难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为高中生生涯规划校本教学提供参考,以442名高一学生为被试,研究工具为“高中生生涯选择困难问卷”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结果显示:高一学生生涯选择困难在城乡变量、独生子女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高一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城乡变量、性别变量、独生子女变量、班干部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高一学生生涯选择困难、学业自我效能感分别与学业成绩呈显著负相关、正相关;高一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各维度与生涯选择困难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医学生生命意义感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探讨提升生命意义感的干预策略方法:随机选取大学生480人,其中医学生343人,采用生活目的测验进行施测调查。结果:(1)医学生的生命意义感总体水平偏低,其中28.1%的医学生生命意义感缺乏,46.2%的医学生称生命意义感不明确。(2)不同人际关系、生理状况、学习动机、社团活动参与情况等的医学生,总体生命意义感水平及其生活目标、生活价值、生活自主和生活态度四个维度的得分差异均显著。结论:医学生生命意义感水平偏低,可以通过立体化生命教育、系统化课程打造、培养和完善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来提升。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内蒙古东部地区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以及达斡尔族三个少数民族的大学生为被试对象,首先采用文献法对哲学和民族文化中所蕴含的敬畏生命的思想进行整理,然后采用情景实验的方式研究生命敬畏感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通过回忆诱发生命敬畏感,在情绪状态下研究生命意义感的特征。结果表明内蒙古"三少民族"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生命敬畏感水平较高,民族差异不显著,性别差异显著。生命敬畏感与生命意义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研究结果对于生命教育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听力障碍中学生生命意义感状况以及探讨核心自我评价、社会支持与生命意义感之间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核心自我评价和生命意义感量表对412名听力障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有59.7%听力障碍中学生明显缺乏生命意义感;(2)在逃避维度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在生命热诚、生活目标、逃避三个维度以及生命意义感总分上,城镇聋生显著高于农村;(3)核心自我评价在家庭支持与生命意义感,其他支持与生命意义感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朋友支持与生命意义感间起调节作用.结论:听力障碍中学生生命意义感状况不容乐观,应从环境-人格交互作用的视角来开展生命意义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医学生生命意义感和抑郁情绪的状况,考察其生命意义感与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运用生命意义感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316名医学生进行施测并评测结果。结果①医学生生命意义感状况属于偏下水平(M=94.62);②医学生抑郁情绪状况属于中等水平(M=0.43);③医学生生命意义感和抑郁情绪呈显著负相关(R=-0.465,P〈O.01),抑郁中21.6%的变异可以被生命意义感解释。结论医学生生命意义感和抑郁情绪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时间管理倾向之间的关系。方法:以生命意义感量表和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问卷为工具对宁夏地区4所高校的420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性别差异不显著,但是在是否独生之间差异显著(p<0.05),大学生生命意义总分与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r介于0.240.77之间,p<0.05)。结论:可以通过提升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来提升他们的时间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61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多种分析方法了解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结果显示:1.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时间管理倾向属于中间层次;2.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时间管理倾向在性别和年级上存在差异;3.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时间管理倾向呈正相关关系,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中的时间效能感和时间监控感对生命意义感的回归方程显著,即大学生时间效能感和时间监控感对生命意义感具有一定预测、解释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状况并探讨社会支持、乐观与生命意义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乐观和生命意义感量表对45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有61.8%的大学生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9.0%的大学生缺乏生命意义感;(2)乐观在朋友支持与生命意义感、他人支持与生命意义感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家庭支持对生命意义感具有直接预测作用;(3)乐观在他人支持与生命意义感间起调节作用.结论: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状况不容乐观,生命教育不仅要重视社会支持等环境因素,更应该从个体积极心理品质入手.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仫佬族高中生人际信任状况,采用人际信任量表(ITS)和信赖他人量表(FPS)对483名仫佬族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仫佬族高中生的人际信任程度偏高;不同性别、年级、是否独身子女的人际信任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非单亲家庭学生的人际信任优于单亲家庭,且在信赖他人量表上差异显著.乡镇学生的人际信任优于农村,且在人际信任量表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