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路黎兵 《成才之路》2014,(19):59-59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许多学生爱学习记叙性的文章,而厌学说明性的文章。许多教师也认为,教学说明文不如记叙性文章那么形象生动。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说明文作为一种最常见、最实用的文体,在社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从整个教学重要环节之一的考试来看,说明文阅读的分值不断提高、难度不断加大,有的学生不能写出理想的答案。这些都说明,说明文阅读并没有得到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学生对说明文的学习淡而无味,考试时凭运气猜答案。教师要着重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说明文考查的要点和解题技巧方面,分析当前说明文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而在新课标指引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无论是哪个版本的教材,说明文都占有一定的比例。说明文向学生介绍了各不相同的知识,有的向学生介绍了动物,如《恐龙》《鲸》;有的让学生了解一些仿生学知识,如《人类的"老师"》;还有的介绍了科学知识,如《航天飞机》《神奇的克隆》等。随着语文新课程的改革,教师对说明文的教学也越来越重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会产生许多困惑。因为说明文介绍的科学知识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  相似文献   

3.
课标版语文教材纳入了一些介绍常识性的文章,有的涉及天文,有的涉及地理,有的涉及历史等.这些课文的体裁绝大多数是说明文.提到说明文,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它的枯燥,因为它没有记叙文动人的情节,有的只是事物间的联系规律、事物的特征、功用等.很多教师上公开课时都不敢选择上说明文,因为稍不注意,就会将说明文教学教得变了味道,上成科学课或者常识课等.其实说明文有其独到的地方,它结构严密、逻辑性强.教好说明文可以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也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得到培养,还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一些诸如因果、分合等逻辑关系.那怎样才能教好说明文呢?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初中阶段,学生能够阅读通俗的科技读物,能写一般的说明文章"。说明文教学的目的:指导学生学习有关说明文的基础知识,提高阅读,写作说明文的能力,发展智力,主要是观察力和分析综合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5.
在平时的说明文教学中,注重落实说明文知识已形成固定模式,"语文味"尽失。如何上出说明文的"语文味"呢?一要明确"教什么"。课文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是语文教学的原点。要在把握单元目标的前提下,围绕课文设计教学内容。二要明确"怎样教"。要上出"语文味",要重视文本的品读与咀嚼。三要明确"为什么教"。说明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用"课文"来教"语文",教"语言",说明文教学必能上出浓浓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说明文,说明文往往会被有的老师上成"科学课"或是忘却文本的"概念课",以至于使说明文的教学丢失了语文味,枯燥乏  相似文献   

7.
说明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说明文的能力。但长期以来,说明文教学是个较薄弱的环节,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有的甚至把说明文当记叙文一般朗读串讲,分析思想意义。学生在这种教学环境中,感到说明文的学习枯燥无味。为了克服这些弊病,我在说明文教学单元时做了一些探索,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规律,在传授有关说明文的基础知识的同时,系统地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精当讲析,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8.
语言学家张寿康先生曾指出,说明文“干枯乏味”使得有的教师“不愿教说明文”。而教师埋怨学生不乐意读写说明文之声也常有所闻。怎样使学生乐意写说明文?或者说怎样使说明文写得生动些?叶圣陶先生在《文章礼花》中说:“说明  相似文献   

9.
说明文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丰富的人物对话,也没有深刻的文章情感。但其科普性能够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感受到世界上有许多神奇之处。教学《秦兵马俑》时,可通过由词入境、以"饵"诱"探"、引入"传奇"思考等手段,让说明文教学散发出"语文味",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0.
初中说明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言"与"趣"兼顾,既教出说明文的语言味,帮助学生读明白介绍的知识,又教出说明文的趣味,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从而提升说明文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说明文,说明文往往会被有的老师上成"科学课"或是忘却文本的"概念课",以至于使说明文的教学丢失了语文味,枯燥乏味、草草过场成了这类课文教学的通病.怎么把握说明文的教学,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如何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如何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何让说明文教学充满语文味呢?多年来,我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说明文,说明文往往会被有的老师上成"科学课"或是忘却文本的"概念课",以至于使说明文的教学丢失了语文味,枯燥乏味、草草过场成了这类课文教学的通病.怎么把握说明文的教学,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如何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如何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何让说明文教学充满语文味呢?多年来,我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3.
在说明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掌握说明的特点,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思维导图确定说明文的知识结构、优化教学过程,以突显说明文的教学价值,使学生既理解文章的内容,又掌握它的言语形式,提高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编排说明文,大多是科普类说明文.这类文章有情有趣,科学性与文学性兼具,学生乐于阅读,易于理解.与其他文体教学一样,说明文教学姓"语",它必须注重言语实践.必须让学生在了解内容、品味语言中提高语文素养,获得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5.
初中语文教师要在了解说明文文体特点及要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努力优化说明文教学策略,提高说明文的教学实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运用"三环节"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运用不同手段,激发学生阅读说明文的兴趣;要引导学生从说明文中获取写作方法,并尝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  相似文献   

16.
小学科普类说明文形式简短,知识性、科学性、普及性强,教学这类文章,要把握小学语文的文本特点,更要注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的小学教师在上这类课文时,像教初高中学生一样大讲特讲说明的方法,把语文课上成了科学一类的课,忽视了小学科普类说明文的语文味,没有用教材去造就学生的语感,生长学生的语言.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材中说明文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说明文的教学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说明文作为一种最常见、最实用的文体在社会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加强说明文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小学语文新课标在语文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高学段学生阅读说明性文章应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基本说明方法,重在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综合能力。教师花在说明文教学上的精力不少,学生学习的时间也很多,但总是收不到良好的效果。考试中理解片面、语言不通、表意不准确的句子比比皆是,这说明在说明文教学中侧重感受、理解,却淡化了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本文以我的一节六年级说明文专项复习课——"说明文阅  相似文献   

19.
邱道勇 《广西教育》2013,(30):70-70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章。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于说明文并不感兴趣,很多学生认为说明文难读、枯燥无味。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学生阅读说明文的障碍,就要让学生学会发现和欣赏说明文的美。  相似文献   

20.
说明文是初中语文最为常见的体裁,从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编排来看,七到九年级都编排了说明文。“说明”即介绍,说明文是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事理进行阐释的文章,说明文中心突出,条理清晰,语言生动。从初中说明文教学实践看,学生在说明文阅读中不会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和说明文的语言也把握不到位。为此,在说明文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和说明文的特点,引导学生掌握方法,深入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