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一些学校的补课“热度”有增无减。一是补课范围逐步扩大。过去给差生补,现在给所有学生补。中学补,小学补(甚至给一、二年级小朋友补);毕业班补,非毕业班也补。二是补课时间逐渐延长。过去补课通常为一周左右;现在普遍补20天到一个月,假期里补,星期天也补。三是补课费用越来越高。过去补课每个学生交2——5元就不错了,现在每个学生少则交10元、8元,多则几十元、上百元,有的刚开学就得交“补课费”。四是补课内容越来越假。过动补学生学过、但仍未掌握的内容;现在多是“补”新课,实际是上新课,以便多挤些时间复习。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假期补课一直是教育界的一大顽疾.尽管教育部门进行了大力的整治。但补课现象却未能真正绝迹。每到中小学放假之前。教育主管部门专门下发文件,三令五申禁止节假日补课,“禁补”已成为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强调归强调,现实情况依然是“年年禁止补课。年年照常补课”。其中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3.
我手头有这样一份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近日下达的充满"微言大义"的"禁补令",不妨摘录其中一些暧昧性的词句:"严格禁止中小学假期补课,但毕业班级可以根据本校教学进度适当推迟放假和提前上课;非毕业班级一律不得组织集体补课,但可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利用假期对部分同学进行适当的提优或补差."  相似文献   

4.
张晓东 《师道》2006,(4):12-12
一、升学重压使以人为本远离毕业班教师在升学考试等评价制度尚未发生根本改变的今天,学校仍然一如既往地格外关注毕业班,升学重担毫不留情地压在了所有毕业班教师的身上。于是,没有了星期天、没有了节假日。补课,补课,还是补课。学校的清贫决定了劳动的性质——无偿。时刻被学生、考试、升学率缠绕的毕业班教师怎能体会到“以人为本”?二、家长的责难使以人为本远离普通教师现在教师都有这样的感慨:为何家长如此不理解我们?仅仅出于教师的责任心,偶尔对一些极其淘气的孩子语言过激了点,行为过度了些,和我们一样对孩子有教育义务的家长,就带…  相似文献   

5.
我手头有这样一份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充满"微言大义"的"禁补令",不妨摘录其中一些暧昧性的词句:"严格禁止中小学假期补课,但毕业班级可以根据本校教学进度适当推迟放假和提前上课:非毕业班级一律不得组织集体补课,但可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利用假期对部分学生进行适当的提优和补差."  相似文献   

6.
我手头有这样一份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近日下达的充满“微言大义”的“禁补令”,不妨摘录其中一些暧昧性的词句:“严格禁止中小学假期补课,但毕业班级可以根据本校教学进度适当推迟放假和提前上课,非毕业班级一律不得组织集体补课,但可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利用假期对部分同学进行适当的提借书或补差。”  相似文献   

7.
补课断想     
正现如今,一到节假日,学校很纠结:补不补课?学生很纠结:是不是补课?家长很纠结:不补课孩子怎么办?补课,把学校、学生和家长"纠"到了一块,"结"在了一起,难解难分。为什么会这样?什么时候变成了这样?该让补课变成什么样?如何把这个纠在一起的"结"化开?一、为补课正名任何一个群体乃至每个个体,因集体教育和管理,因个体智力、习惯、方法等等,经过一段时间,免不了出现差异。这是教育的正常形态。它说明在一个群体中,有人吃不饱,有人  相似文献   

8.
补课杂记     
人一到初三,就要补课。过去,一周两次地补,麻烦。现在,有了毕业班补课制度,一天顶过去五天。累呀,补课班,高强度,效果不好,还很贵!  相似文献   

9.
省内简讯     
《河北教育》2014,(4):8-9
今年,我省将集中力量整治中小学补课乱收费,重点治理“课堂内容课外补”、学校组织参与有偿补课、学校通过社会培训机构变相开展有偿补课、以家长委员会等形式组织有偿补课、教师在社会培训机构对学生有偿补课等问题。省教育厅要求,各地要推进完善以“一科一辅”为核心的教辅材料管理机制,严肃查处违背自愿原则或在省教育厅评议推荐目录外订购教辅材料等行为。  相似文献   

10.
学生节假日适当补补课.本来很正常,可在应试教育这根魔棒的撩拨下.补课不仅“失当”.甚至可以说是“疯狂”。一些人、一些学校把“补课”视为提高成绩的绝招.信奉“时间加汗水”的应试捷径,把“补课”视为“十全大补”.人补养身体的时候,要讲究方法,乱补、恶补.会把身体给补坏的.给学生补课是否也是这样呢?好了,节假日究竞该不该补课,回答这个问题,学生最有发言权,还是听听他们的意见吧。  相似文献   

11.
假日补课与自主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刚刚过去的寒假里,补课再次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其实,不允许中小学在节假日、休息日进行全员收费上新课,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的规定。但令人不解的是,学校落实这个规定却如此之难。我反复思考这一问题,学生对补课究竟持什么态度?学生真的需要在假期补课吗?带着这些困惑  相似文献   

12.
补课现象透视本刊记者如今,节假日还有多少时间真正属于孩子们?假期,我们走进校园,走进师生中间,所见所闻令人震惊,发人深思!补课,中小学师生沉重的包袱步入假期的中学校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假期,离孩子们是愈来愈远了。像往年一样,今年寒假伊始,同学们刚从...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开展很不平衡。一般地讲,农村学校好于城市学校,小学好于初中,初中好于高中,普遍学校好于重点学校,低年级好于高年级,非毕业班好于毕业班。但总体上都不能让人满意,劳动技术教育的滞后仍是困扰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的一大问题,特别是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中小学的劳动技术教育更是在困境中跋涉,在探索中求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何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路程占用中小学生节假日补课,是违反国家教委有关规定的。对此,许多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也都是明令严加禁止的。但是,很多学校依然照补不误,并且愈补愈烈;尤其是毕业班,学生的节假日几乎都被占用了。何以出现如此“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现...  相似文献   

15.
八桂     
正我区重点治理中小学有偿补课等违规行为本刊讯自治区教育厅、物价局等部门近日联合发布《2014年规范教育收费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我区将集中专项治理"课堂内容课外补"、学校组织参与有偿补课、教师在社会培训机构对学生有偿补课、学校通过社会培训机构变相开展有偿补课、以家长委员会等形式组织有偿补课等行为,将有偿补课问题纳入教育专项督导和责任督学挂牌督  相似文献   

16.
周红 《新高考》2011,(Z1):6-7
【作文题】(湖南师大附中第6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湖南省教育厅于2010年12月21日发出通知,明确要求从2010~2011学年寒假起,全省任何普通高中学校不得组织三年级学生成建制补课或变相补课,也不得为各种社会机构举办的复习班、辅导班等提供场地和条件。将高中毕业班也纳入禁止补课范围,这是目前全国下达的最严"禁补令"。对这一最严"禁补令",社会各界反应不一,有人强烈反对,有人极力支持,也有人持怀疑态度。对这一"禁补令",你的观点态度是什么?请联系现实,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讲真话,写真情,有真见;不得套作或抄袭。  相似文献   

17.
赖超楷 《师道》2009,(4):13-13
俗话说,天下没有免费午餐。可在一些农村“普九”的学校里,教师们却牺牲自己节假日的休息时间,辛辛苦苦地为初三毕业班的学生补课,给学生提供“免费午餐”。教师此攀,在社会上没有什么不良的影响,就连学生家长也大力支持,因为毕竞,教师的授课是免费的,这谁会反对呢?但假如教师的补课按社会上的培训班或私人请家教的标准收费,那么,家长仍会支持教师补课吗?  相似文献   

18.
学校非正常补课行为是由学校组织的,由全校、部分年级、部分班级学生参与的,在课余时间、双休日或节假日安排进行的教学行为。学校非正常补课行为客观存在,具有鲜明的社会背景和强大的市场需求。国家教育投入不足、升学选拔制度不完善、教师工资待遇偏低、办学评价标准功利化等是导致中学非正常补课行为的主要原因。要想彻底解决学校非正常补课问题,就必须加大教育投入,扩大教育资源;优化评价体系,改革选拔标准;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待遇,提供菜单服务;满足个性需求;完善监管机制,加强补课整治。  相似文献   

19.
补课!补课!!     
“补课”是当今校园流行的词汇之一补课像一场无边的风雨,噼里啪啦地打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各种名目的培训班,各种形式的家教应运而生;学校补、家里补、平时补、假期补,不一而足;补课的目的也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升学生的毕业考试成绩,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在许多学校,补课是习以为常的事。停开音、体、美、劳等非考试科目,每天还另加设一两节课,就是双休日、节假日也排得满满的;不准向家长收费搞有偿补课,有的学校就打起“奉献牌”,从本来就“可怜”的办公经费中挤出一点点,贴钱“鼓励”教师“苦”教,督促学生“苦”学,笃信“苦教(学)出成绩”、“补课出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