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1 毫秒
1.
利润分享对高新技术企业R&D人员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但是,分享系数难以确定.本文通过三级委托-代理关系模型,首先确定R&D团队分享系数,然后确定R&D人员个体分享系数,解决了分享系数难以确定的困难,并将内部激励作用与外部激励作用引入到确定R&D人员个体分享系数的委托-代理模型中.  相似文献   

2.
协同创新中心是根据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需求而培育组建的创新组织,其具有多元性、冲突性、实体性和独立性等特点,与高校及其内部组织存在较大差异。根据其先天具有的产权特征和事实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治理的基本方向、制度安排、检验标准等问题,将有助于各中心构建和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以实现中心建设效益特别是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委托代理理论是过去20年中契约理论最重要的发展。文章首先从公共产权出发,分析了我国国有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委托代理并存和资产委托代理和行政性的委托代理并存的特殊性;其次,文章分析了我国国有资产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的委托人问题和代理人问题并存的特殊现象;最后,我国国有资产委托代理关系的多层次性特点。文章认为,由于我国国有资产委托代理关系的特殊性,使得我国国有资产委托代理问题更加地严重。  相似文献   

4.
有限合伙风险投资模式下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姚佐文  陈晓剑  汪淑芳 《预测》2003,22(2):59-61,72
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公司已成为美国风险投资的主流组织形式。在这种模式下存在着两个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一是投资者与风险资本家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二是风险资本家与风险企业家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本文在委托代理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风险资本家的监控和声誉效应在解决不对称信息环境下的道德风险和激励问题的有效作用。这为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意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基于激励兼容约束的企业成员创新与知识转移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组织内部存在着大量的隐藏创新将组织内部成员的创新活动安排在一个委托代理模型框架下,使得创新知识能够在有效的激励兼容约束下实现由个人向组织的转移。基于此建立组织激励目标、顺畅的信息交流机制、多通道互补的分配机制、创新诱导机制等知识转移的激励机制应用对策。  相似文献   

6.
利润分享对高新技术企业R&D人员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但是,分享系数难以确定。本文通过三级委托-代理关系模型,首先确定R&D团队分享系数,然后确定R&D人员个体分享系数,解决了分享系数难以确定的困难,并将内部激励作用与外部激励作用引入到确定R&D人员个体分享系数的委托-代理模型中。  相似文献   

7.
王欣  赵晨辉  张宇 《科技风》2012,(19):273
随着公司制的产生,所有权与经营权出现了分离。在这种委托与代理的关系下,公司的治理成为难点,尤其是公司内部的治理成为关键所在。会计信息作为有效沟通这种委托关系的桥梁,其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公司内部的情况。本文基于会计信息质量,分析公司内部治理的要素,结合会计信息的质量提出了公司治理的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8.
基于交易费用和委托代理理论的企业组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深入研究企业组织,依据交易费用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首先分析了它们在企业组织中的表现,然后分别用组织失败框架和委托代理模型对传统的层级制组织的弊端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提供了一种用交易费用和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企业组织的较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基于委托-代理的工程项目治理结构及其优化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工程项目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权、责、利关系,及其所衍生出的委托—代理问题关系到工程项目组织效率与委托-代理人的效用最大化,是工程项目治理结构中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治理结构高度系统分析了工程项目治理结构,并阐述了工程项目治理结构中委托—代理链优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王旭  姜雪  张召珍 《情报科学》2012,(8):1242-1246
借助于信息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在探究现代公司环境下因两权分立所导致的委托代理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委托代理关系下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从内部公司治理和外部公司治理的角度提出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披露的作用机制,并提出了基于内、外部公司治理的会计信息披露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改革与法人治理结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国章 《软科学》2001,15(3):81-85
本文首先就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环节进行了分析,然后对法人治理结构的内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国有企业改制、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层次探讨,对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同的、并值得我国企业借鉴的“OECD《公司治理结构原则》”作了介绍,对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如何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支撑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魏爱琴 《软科学》2002,16(6):94-96
当前,文化已走上企业竞争力的舞台。文化能赋予人们一种精神能量,经过行为主体的汲取、转换而迸发出的生产操作力、组织管理力是自觉的、能动的、倍加的。这是一种别人难以照搬、难以替代的“人气”。而“人气”是支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灵魂。文化是企业“躯体”的血液系统;文化是驱动企业血液系统流畅运行的“心脏”。文化以协调力、组织力、内生力奠基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因素。  相似文献   

13.
14.
基于双重委托代理理论,以组织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了静态纳什均衡模型及动态序贯博弈模型,分析了既定情境下的高低层级群体互动博弈过程及其对策。模型的演绎机制揭示:在提供顶层设计前提下,短期内,组织对高层级群体绩效与奖惩紧密挂钩,将提升组织监管有效性;而组织越过高层级群体对低层级群体加重惩罚是无效的;长期看,无论对高层级群体还是低层级群体,组织必须配有一定程度的负激励,负激励是更为有效和持久的激励。  相似文献   

15.
风险投资家的代理风险表现与控制机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谈毅 《科研管理》2000,21(6):32-40
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市场参与之间的关系称为委托-代理关系,这大量地表现在一切组织,一切合作活动中,存在于企业的每一个管理级上,当然也存在于风险投资基金的运作中,解决这些问题,投资就必须通过一套科学的契约安排,对风险投资家的行业进行监控,从而缩小投资和风险投资家两的目标距离,削弱代理人对委托人利益的侵害。  相似文献   

16.
 中值淘汰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打破现代分支系统学中采用最简原理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僵局。然而,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分类单元都具有相同衍进指数的情况下,该方法也能不止产生一个分支系统树,因为没有一个客观标准来确定应该先连接哪一个分类单元,而连接的先后顺序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分支系统树。中值淘汰法的作者认为,该法产生的结果不用简约性来判定。但是,该法也能构成最简约的分支系统树。本文还对应用中值淘汰法所面临的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毛道维  何玉梅 《软科学》2002,16(6):6-9,18
本文提出套期保值与投机的组合投资理论和方法。针对传统套期保值的局限性,我们提出“套期保值控制风险、投机争取利润”的解决办法。在套期保值投资理论的基础上,融入了投机的因素,将套保组合投资模型发展为套保与投机结合的模型。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委托代理理论,探讨了医药企业对供应商、医生、消费者、政府、社会等相关利益群体的社会责任,并针对目标不一致、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提出医药企业社会责任应由市场、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共同激励和引导.  相似文献   

19.
虚拟研发组织利益分配的分成制与团队惩罚机制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骆品亮  周勇 《科研管理》2005,26(5):127-131
利益分配机制是虚拟研发组织治理结构的核心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盟主两个成员的双代理人委托代理模型,比较研究虚拟研发组织中利益分配的分成制与带有“团队惩罚”的分配机制对盟员最优研发投入的影响;并将虚拟研发组织的利益分配和激励措施结合起来,提高盟员的研发投入水平,促使虚拟组织的最终收益产出达到Pareto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