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越式跳高是一种以杆上背弓姿势、向上甩腿越过横杆,过杆后以背部落垫的跳高方式。背越式跳高运动员要充分发挥助跑的水平速度,起跳时要发挥起跳爆发力,摆动腿弯腿摆动。现阶段随着训练手段以及运动员营养供给的不断改进,竞技水平不断提升,如何更好地完善传统的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升不同训练阶段速度素质的水平,提高跳高的成绩是现阶段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有效的跳高     
训练跳高运动员,尤其是训练年轻运动员(新手),发展他们的专项能力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多数情况下跳高运动员知道什么样的练习对他有效,因此在施教以前,要倾听他们的见解。个人特点在跳高技术中十分重要,没有一个人跳得能与别人一模一样。相对于速度较慢的助跑,运动员也许喜欢速度轻快的助跑,或者相对予距离较短的助跑,他们也许喜欢较长距离的助跑。每一个跳高运动员都有自己的技术特点。每一种特点的技术基本上可以分为如下几部分,<1>助跑,<2>起跳步和起跳,<3>空中动作。限于篇幅,这里仅论述一下背越式跳高的技术特点,因为这种姿势目前应用最为广泛。  相似文献   

3.
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主要由起跳腿的蹬伸技术与摆动腿的摆动技术所组成。目前,大多数人们集中于跳高起跳的"蹬伸"技术研究,对起跳阶段的"摆动"技术研究相对较少。文章运用现场技术录像和运动图像解析的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在起跳阶段摆动技术进行解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前摆动腿最大缓冲幅度比较大;在起跳阶段摆动腿蹬离瞬间,摆动腿膝关节角度变化较小。背越式跳高起跳过程中的摆动腿缓冲阶段,身体重心的高度、摆动腿膝角的变化情况与助跑水平速度的损失有显著性相关。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的伸膝角度、伸膝速度与起跳腿着地时摆动腿的摆动速度、摆动腿离地后的最大摆动速度都有高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背越式跳高,是一种最新式的跳高姿势,这种跳高姿势的动作比较简单合理,只要抓住关键,技术是容易掌握的,而且提高成绩较快,因此被很多运动员所采用。我国著名跳高运动员朱建华,就是利用这种姿势创造了世界记录的。我们在跳高教学中,向学生教授了背越式跳高后,学生就把其他的跳高姿势全放了,不遗余力地积极学习背越式,这充分说明了背越式跳高姿势对青少年的吸引力。背越式跳高不同于其他跳高。这种跳高姿势是采用弧线助跑,身体垂直姿势起跳,能更好地利用脚蹬地的力量,使起跳时的爆发力运用到身体重心之上。摆动腿采用屈膝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生物力学方法、数理统计法和数理分析法分别从助跑速度、摆动效果、蹬伸实效性三个方面对中外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技术的运动学特征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发现起跳的过程中垂直速度偏小和摆动腿角度角速度慢是导致我国跳高成绩落后的原因.认为决定跳高成绩关键因素是起跳时的垂直速度,如何充分利用助跑速度,提高起跳效果,是当前背越式跳高技术训练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通过运动生物力学测试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7名一级男子跳高运动员最后两步助跑与起跳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男子一级水平的跳高运动员在技术上主要表现为助跑最后两步步长较短,助跑速度相对较慢,起跳过程中摆动腿动作幅度与高水平运动员相比有一定的差距,提高我国运动员跳高最后两步的助跑速度与摆动腿、臂的技术动作将有利于我国运动员进一步提高其运动成绩和跳高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7.
对5名兵团竞技体校跳高运动员测试,2名队员跳高采用美国Ariel公司APAS软件进行图像解析处理。主要通过速度、角度、时间方面分析起跳技术,获得他们跳高技术基本特征:两人助跑起跳着地瞬间的水平速度和与国内青少年接近,但是低于国内优秀运动员,水平速度转化为垂直速度的转化率低,起跳垂直速度与优秀运动员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着地角偏大,起跳腿的着地瞬间髋关节角、膝关节角都偏小,离地瞬间踝关节角小于优秀运动员;两人摆动腿的摆动角速度不够迅速。论文结果对指导兵团青少年跳高训练具备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广州体育学院田径队5名男子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20周的核心力量训练,通过三维摄影对实验前后跳高运动员在助跑最后一步和起跳阶段摆动腿的支撑与摆动技术的运动学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起跳腿着地时摆动腿摆动的角速度、起跳蹬伸阶段摆动腿最大角速度及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增加值等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
跳高是体能主导类项目,但对技术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跳的更高是每位跳高运动员所追求的目标。目前,我国跳高项目举步维艰的现实让我们不禁思考如何改进此项目在技术上的不足。本文着重对跳高运动员摆动腿技术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提取背越式跳高运动员摆动腿技术的有效训练方法和经验,为跳高技术教学与训练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0.
跳高运动员王臣的身体条件与素质水平、专项技术指标已经接近或达到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水平,是一个具有优化条件的跳高人材。通过三维技术录像的方法,对王臣参加比赛的运动学技术指标与国外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的技术参数进行横向比较,认为王臣在助跑最后一步水平速度慢,摆动腿摆速小,导致垂直速度小,这就要求转变训练理念、提高有效训练的效率,着重解决力量素质及腾起高度利用率,在今后3年~5年专项快速发展期中加以科学训练,未来成绩可达到2.32 m~2.35 m。  相似文献   

11.
<正> 一、前言无论是教学、训练和比赛,跳高运动员的技术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后段助跑有较明显的停顿或减速,使助跑和踏跳动作互相脱节; (2)踏跳时骨盆动作不能很好地绕着额状轴旋转,以致影响踏跳时改变运动方向; (3)摆动腿后蹬时不够迅速有力,摆动速度缓慢,从而影响踏跳的效果。要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在技术训练中必须加强助跑倒数第二步摆动脚的积极落地和有力后蹬的动作。这是关键。二、理论依据为什么要加强助跑倒数第二步摆动脚的积极落地和有力后蹬的动作呢?  相似文献   

12.
吴劲松  潘华山 《体育学刊》2003,10(2):112-114
运用影片拍摄及解析的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摆动腿在助跑最后一步支撑过程的运动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我国优秀男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在助跑最后一步支撑过程中身体重心的运动轨迹,重心速度,位移等运动变化情况,同时证明,在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的支撑技术对身体重心的运动状况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视频拍摄和解析、实地观察、数理统计和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董子昂进行研究。认为,(1)其技术特点为:助跑最后2步步长稳定、步速快且保持能力强和质心不断升高;起跳过程中H0与H1较高,起跳着地时已获得向上的垂直速度,起跳时间短;起跳腿着地膝角较大,腿部肌肉弹性和超等长收缩能力出色;摆动腿摆动速度快。(2)其技术不足为:助跑速度、节奏和点位不稳定;起跳腿支撑能力差;起跳阶段速度转化率低,垂直速度慢、腾起角小和质心垂直工作距离短;过杆经济性差。(3)其失败跳次成因为:助跑速度过快超出自身可控范围;助跑节奏和助跑点位发生改变;起跳阶段速度转化能力降低;摆动腿摆速降低,离地时刻折叠程度和制动高度不充分;起跳腿蹬伸幅度小,离地时髋关节和膝关节未充分伸展。对青少年跳高运动员的训练提出建议:(1)助跑阶段训练中,在提高助跑速度前应先评定运动员起跳阶段速度转化能力;在提高助跑速度的同时注重助跑节奏、助跑点位及助跑稳定性;关注髋关节在助跑过程中的相对位置。(2)起跳阶段训练中,除训练运动员起跳腿支撑能力和蹬伸能力、摆动腿的快速摆动和高摆制动...  相似文献   

14.
跳高是个技术比较复杂的田径项目,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专项能力只有通过合理而先进的技术才能在比赛中充分发挥作用。郑凤荣、倪志钦和朱建华的教练都非常重视技术训练,并且还都能根据运动员个人的特点和科学原理,在某些技术环节上作大胆的革新,积极地培养他们自己独特的技术风格。郑凤荣在五十年代中期跳的是剪式。当时国外优秀运动员的剪式几乎都是斜角(40-50度)助跑起跳,并且在起跳时作屈腿摆动。而黄健教练根据郑凤荣素质全面、上、下肢和腰腹力量强、柔韧性好的特点,采用与外国选手不同的直角(90度)助跑起跳,并且在起跳时,摆动腿作十分积极的大幅度  相似文献   

15.
跳高曾是我国的优势项目,但近20年来,我国女子跳高逐渐失去优势,出现相对停滞和滑波的局面。对我国十运会女子跳高决赛前6名运动员与世界部分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起跳技术的运动学指标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的绝对体重较轻;助跑时水平速度较快但利用率不高,导致垂直速度较低;起跳时支撑腿蹬伸不充分,摆动腿摆动速度与幅度不够,摆动方式不合理。  相似文献   

16.
<正> 俯卧式跳高是各种跳高姿势中技术动作较为复杂的一种,它曾经是五、六十年代最先进的跳高技术。许多运动员采用这一姿势创造了大量的优异成绩。 一、动作要领 1.助跑 俯卧式的助跑是从起跳腿靠近横杆的一侧开始,跑进路线与横杆夹角成30度左右,一般是跑6到8步,整个助跑应严格控制在助跑线上。 助跑前段要自然、放松、快速,动作幅度逐渐加大。助跑后段的特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2014年仁川亚运会中国男子跳高运动员张国伟与世界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技术的运动学指标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优秀跳高运动员的绝对体重较轻,托克莱指数明显偏低;助跑速度较快但是起跳的缓冲过长;起跳时支撑腿髋、膝、踝的角度与优秀运动员均有偏差,摆动腿摆动速度偏慢.  相似文献   

18.
1.摆动腿的作用 在背越式跳高的起跳中,起跳的完整技术包括起跳腿的踏跳和摆动腿的摆动技术,判断运动员起跳技术的好坏,主要有两个方面:运动员的起跳角和初速度、摆动腿摆动的方向和平衡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我们的研究目的是在23名高水平跨栏运动员和20名低水平跨栏运动员中,测定110米栏速度与速度力量素质发展水平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遥测记录全程跑的速度;速度水平按行进间20米跑和110米蹲踞式起跑的成绩来评定。用跳跃练习测定速度力量训练程度:立定2级跳(摆动腿落地)、立定3级跳、立定10级跳、15米助跑跳远。经过相关分析确定这些素质发  相似文献   

20.
在背越式跳高的起跳中,摆动腿屈膝高抬,摆动的时间比直腿摆短,因此起跳就必然结束得快些。以此推断,背越式运动员比俯卧式运动员需要更大的速度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