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4 毫秒
1.
为阐释创新创业活动对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作用,探索创业合成机制驱动下的新兴产业路径演化规律,从知识视角出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探索创业合成过程中的知识创造和知识扩散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复杂网络理论构建创业合成对高新技术产业演化的作用模型,通过Matlab软件对创业合成过程中知识创造和知识扩散作用进行仿真分析,从而解释创业合成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演化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2.
李慧  梅强  徐占东 《技术与创新管理》2020,41(3):238-245,275
产业网络结构是新创企业成长的直接或间接资源渠道,为创业者对创业认知、经验积累、实践检验提供了丰富的来源,而学习知识或技能的内容、模式的不同选择也对新创企业成长中的创业绩效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研究基于产业网络结构嵌入理论和创业学习理论,构建产业网络规模、网络异质性、网络中心性、创业学习与新创企业成长间的理论关系模型,并分别探析创业认知学习、经验学习、实践学习的中介效应。基于656份新创企业实践样本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产业网络的网络规模、网络异质性与网络中心性3个维度均对新创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网络结构的差异会影响创业者3个层面的知识获取;创业学习在产业网络中心性影响创业绩效过程中发挥全部中介效应;而创业学习在网络异质性与网络规模影响创业绩效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易锐  夏清华 《科学学研究》2018,36(6):1096-1109
基于环境应配理论和组织敏捷性理论,对开放式创新导向促进新创企业脆弱性改善的中介机制和过程机理进了实证研究。通过对中国246家新创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开放式创新导向对新创企业脆弱性改善具有促进作用,并能通过顾客敏捷性和伙伴敏捷性的中介作用对其产生影响,但是运营敏捷性的中介作用并不显著;(2)顾客敏捷性和伙伴敏捷性的中介效应受到网络闭合性的前段调节,相对于网络闭合性高的新创企业,间接效应在中、低水平网络闭合性的新创企业中更为显著;(3)顾客敏捷性的中介效应受到结构洞的前段调节,相对于高水平结构洞位置的新创企业,间接效应在中、低水平结构洞位置的新创企业中更为显著。研究结果有助于弥补开放式创新视角的企业新创弱性改善的实证研究缺口,进一步推进了开放式创新视角下的创业理论研究,对新创企业在实践中如何通过开放式创新克服初创脆弱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基于信息技术的创业活动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信息技术创业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面临较高的失败风险,培育和提升关键成长能力是解决新创企业成长脆弱性的一个重要路径。通过对4家信息技术企业的多案例分析,基于动态演化过程视角对新创企业成长能力的作用机制及其动态演进过程进行探索性分析。研究发现,创业能力、动态能力和创新能力是驱动新创企业成长的3种关键能力,他们相互关联、共同作用于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通过动态演进不断循环改善;同时还发现,企业创建期主要依靠创业能力驱动,存活期以动态能力为主,创新能力在成长期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众创空间是支持新创企业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众创空间创业环境是影响新创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从创业生态系统视角出发,探讨众创空间创业环境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以经科技部备案的已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服务体系的1902家众创空间作为研究样本,采用R语言工具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众创空间的平台合作环境、创业培训环境和金融支持环境对新创企业资金绩效、人才绩效和创新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技术供给环境对新创企业的资金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入驻团队类型在创业环境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其中大企业高管离职创业类型显著正向调节技术供给环境对新创企业资金绩效的正向影响;科技人员创业类型显著负向调节平台合作环境对新创企业资金绩效的正向影响;留学归国创业类型显著正向调节创业培训环境对新创企业资金绩效和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大学生创业类型显著负向调节金融支持环境对新创企业资金绩效和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从新创企业绩效提升、创业团队选择众创空间及众创空间建设方面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6.
王国红  黄昊  秦兰 《科学学研究》2020,38(11):2029-2039
技术新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面临多重因素掣肘,如何有效获取利用资源促进企业发展尤为重要。现有研究注重对获取与利用资源直接效用的研究,对技术新创企业如何通过资源编排构筑资源基础进而促进企业成长内在机理缺乏深入探究。鉴于此,选取4家技术新创企业进行多案例分析,通过解析创业网络与企业成长之间资源编排的作用机制以揭示企业成长内在机理,由此构建“结构-行为-绩效”理论模型。研究发现:(1)创业网络是技术新创企业获取资源以促进企业成长的基础;(2)创业网络资源供给使资源编排行动得以实施;(3)技术新创企业通过资源编排将外部资源内部化,与既有资源形成资源组合以提升资源基础,并通过循环编排行动达成资源平衡以激发束集效应是企业成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分析创业机会识别在网络关系影响创业决策过程中的机制问题,并引入创业者网络能力研究其对网络关系与创业机会识别之间的调节效应。为帮助新创企业做出正确的创业决策,实现持续成长提供理论指导,以浙江省地区164家新创企业为调研对象的实证结果表明,第一,网络关系对创业决策具有间接促进作用,其中弱关系相较于强关系对创业决策产生的正向作用更为显著;第二,创业机会识别在网络关系对创业决策关系路径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弱关系对创业机会识别产生更积极显著的影响;第三,创业者网络能力有利于推动创业机会识别。  相似文献   

8.
新创企业机会识别是创业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高阶理论的视角,探讨创业者社交主动性和警觉性对新创企业机会识别的影响,构建了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以149位新创企业家为样本,调查结果表明:(1)创业者社交主动性对新创企业机会识别有显著影响。(2)企业社会网络在创业者社交主动性和企业机会识别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创业者警觉性正向调节企业社会网络和机会识别之间的关系,且创业者警觉性越高,企业社会网络的中介效应越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产业网络的角度探究了新创企业“嵌入式”双元创新追赶机理,构建了基于机会型与资源型创业导向中介作用的理论框架。研究结果显示:(1)产业网络技术型与商业型嵌入对新创企业的双元创新追赶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商业型嵌入对渐进式追赶影响更大,而技术型嵌入对突破式追赶影响更大;(2)产业网络双重嵌入对机会型与资源型创业导向也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资源型创业导向的影响更大;(3)机会型创业导向显著促进企业突破式创新追赶,而资源型创业导向显著促进企业渐进式创新追赶,即机会型与资源型创业导向与双元创新追赶之间存在对应关系。本研究指出了中国转型背景下新创企业创新追赶的有效路径,对于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受到资源限制的新创企业进行突破性创新往往面临着诸多困难,创业拼凑理论为其指明新的道路。基于213份有效调查问卷,从知识观视角研究创业拼凑对新创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并探讨创业学习在其中所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拼凑对突破性创新有正向影响;创业学习在创业拼凑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中发挥完全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创业失败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情景,甚至比创业成功更具有信息价值,而创业研究却忽视失败视角,割裂了失败与成功之间的关系。为了更好地理解创业失败经历是否有助于日后创业成功这一核心问题,本文构建了创业失败、失败学习和新创企业绩效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对147份有效样本的实证研究得到了以下发现:创业失败与失败学习、新创业企业绩效均呈非线性倒u关系,即随着创业失败次数和失败程度地增加,创业者的失败学习水平和新创业企业绩效也会随之增加;但是当失败次数和失败程度超过某一个阀值点以后,经历过多地失败反而会导致失败学习水平和新创企业绩效降低;而失败学习与新创企业绩效有显著正影响,失败学习在创业失败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起到中介效应作用。研究发现揭示出,并不是所有的失败经历都能等效地促进失败学习,适度失败才是最佳学习情景,最具有学习价值,善于从失败中学习才是走向创业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在动态化经济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创业导向战略,但很多学者忽视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创业导向对企业绩效的作用会呈现出周期性变化;很多学者过于强调创新时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却忽视了通过模仿追求合法性对绩效的积极影响.以新创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随产业生命周期的变化,追求合法性对新创企业绩效作用的倒U形变化规律,强调了合法性的积极作用;并提出创业导向对新创企业绩效促进作用随产业生命周期推进的N形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创业失败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情景,甚至比创业成功更具有信息价值,而创业研究却忽视失败视角,割裂了失败与成功之间的关系。为了更好地理解创业失败经历是否有助于日后创业成功这一核心问题,本文构建了创业失败、失败学习和新创企业绩效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对147份有效样本的实证研究得到了以下发现:创业失败与失败学习、新创业企业绩效均呈非线性倒u关系,即随着创业失败次数和失败程度地增加,创业者的失败学习水平和新创业企业绩效也会随之增加;但是当失败次数和失败程度超过某一个阀值点以后,经历过多地失败反而会导致失败学习水平和新创企业绩效降低;而失败学习与新创企业绩效有显著正影响,失败学习在创业失败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起到中介效应作用。研究发现揭示出,并不是所有的失败经历都能等效地促进失败学习,适度失败才是最佳学习情景,最具有学习价值,善于从失败中学习才是走向创业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文献分析和理论推导基础上,提出了创业资源整合、新创企业绩效和组织协调关系的假设模型,并通过对223份新创企业问卷数据的实证分析检验假设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创业资源内聚和创业资源耦合都对新创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权威协调对创业资源整合(包括创业资源内聚和创业资源耦合)与新创企业绩效的正向关系具有完全正向调节效应,而信任协调对创业资源整合(包括创业资源内聚和创业资源耦合)与新创企业绩效的正向关系具有准正向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5.
基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领导风格理论,提出初创战略影响领导风格并调节领导风格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模型。通过收集244家美国和614家中国新创企业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中美两国需求拉动型初创战略的新创企业,其变革型领导水平总体高于技术推动型企业;但美国技术推动型战略的新创企业领导具备更高的例外管理水平,中国需求拉动型新创企业的交易型领导水平更高。(2)在美国,技术推动战略会加强变革型领导对新创企业绩效影响;在中国,需求拉动战略会加强变革型领导对新创企业绩效影响,技术推动战略会加强交易型领导风格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3)不同初创战略的新创企业,领导风格维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存在跨国差异。  相似文献   

16.
企业进入新兴产业存在巨大的风险,进入策略的选择对于关注新兴产业的潜在进入企业至关重要。在有限理性的前提下对潜在进入企业以及在位企业的策略进行分析,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对在位企业以及潜在进入企业的策略选择互动机制进行研究,分析产业阻入程度以及政府政策对潜在进入企业和在位企业策略选择的影响。通过模型研究分析发现,降低产业进入成本以及阻入程度、加大新技术开发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支持性政策等对企业进入新兴产业有正向影响,从而能够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梅琳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9):130-134
从创业资本与新创企业成长性间的关系出发,以创意产业中的广告业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Mirjamvan Praag(2003)提出的新创企业成长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广告业的资源依赖方式,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这两类无形资本(intangible resources)引入模型,分别分析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广告业新创企业成长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形创业资本能够有效促进创意产业的成长,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不同资本的作用效果不同;并发现,人力资本对于广告业新创企业的业绩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正在有力地推动着乡村的全面振兴,淘宝村、淘宝镇的涌现正是其重要体现,农村电商创业生态系统与新创企业之间的影响机制也因此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尽管现有文献已经探讨了创业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和关键参与者,但是在解释创业生态系统的竞争力和系统中新创企业绩效方面仍显不足。许多研究都强调了生态系统的健康性在创业生态系统持续发展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它会影响所有生态系统参与者的命运。创业生态系统内资源相对稀缺,通过创业拼凑的方式是新创企业取得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从微观的企业视角出发,在分析理解创业生态系统理论和创业拼凑理论的基础上,依据“环境感知—行为—结果”的研究逻辑,构建“创业生态系统健康性—创业拼凑—新创企业创业绩效”的理论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以泽国镇农村电商创业生态系统中的电商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22.0和AMOS 24.0对收集的605家电商企业的样本数据进行信效度检验,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进行检验,实证结果显示:(1)创业生态系统中生态稳定性和生态多样性对新创企业创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2)创业拼凑对新创企业创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3)创业生...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我国公共孵化器主导地位发生变化的动力作用机制,本文首先基于协同演化视角,研究在创业服务需求与供给的匹配过程中,不同技术创新导向的新兴产业与不同市场化程度的孵化器的互动演化关系。其次,以中关村示范区内的孵化器为研究对象,运用VAR模型研究两者相互动态的贡献作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结果都表明了两者间存在双向作用动力机制:(1)孵化器市场化对于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直接且显著;(2)不同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对不同市场化程度的孵化器的影响却具有相对滞后性,尤其公共孵化器在产业政策限制下对技术导向创新反应相对缓慢。因此,本文认为孵化器不应局限于单一政策工具,也应作为一种新兴的创业服务产业发挥产业工具作用,注重“政策性+产业化”发展以补充和完善新兴产业的创新创业环境。  相似文献   

20.
新创企业通过创业者的身份特征获取外部合法性来克服新进入缺陷,同时向外释放企业能够创业成功的综合信号,从而获得风险投资。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引入新创企业早期阶段融资的动态视角,探讨了新创企业隶属身份种群密度、创业者工作背景多样性与企业获得不同阶段融资之间的作用机制,并基于IT桔子数据库中5 040个新创企业样本,使用生存分析方法中的Cox比例风险模型对该机制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新创企业隶属身份种群密度与创业者工作背景多样性均促进新创企业获得早期融资。两者的交互作用对新创企业获得首轮融资具有促进效应,但对新创企业获得二轮融资具有抑制效应。研究结论为新创企业如何获得早期不同阶段融资促进企业生存成长提供了一定的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