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叶渚沛是著名冶金学家,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毅然辞职辗转返回祖国,1958年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提出用化工原理强化冶金过程,为我国钢铁和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以叶渚沛的学术成长经历为主线,介绍了他在我国化工冶金等领域所取得的学术成就,辅以讲述他为支援抗战所做的有益工作。  相似文献   

2.
《科学中国人》2005,(4):39-39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在我国著名科学家叶渚沛先生倡导下于19弱年10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建所初期,该所致力于应用化工原理强化冶金过程,为我国钢铁和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及其环境、资源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16(6):441-443,477
1 项目顾问孙鸿烈  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三世界科学院士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长 ,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理事。 195 4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 ,196 0年中国科学院沈阳林业土壤研究所研究生毕业 ,1980— 1982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访问学者。曾任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国际科学联合会 (ICSU)副主席。长期从事农业自然资源及区域综合开发方面的考察研究 ,在土壤地理和自然资源综合研究领域成绩显著。 2 0世纪 70— 90年代主持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过程所")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建国初期,研究所为我国的化工冶金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50多年来,研究范围逐步扩展到能源化工、生化工程、材料化工、资源/环境工程等领域,学科方向由"化工冶金"发展为"过程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是资助我国基础研究的重要渠道之一,它支持和吸引了广大科研工作者和海外学者对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基金》2004,18(2):65-67
主任:陈宜瑜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4年出生; 1964年8月毕业于厦门大学生物系; 1988年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高级访问学者; 1989年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1991~1995年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 1995—2003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国际  相似文献   

6.
翟明国,男,河南省济源市人。1947年出生于邵原镇。1966年高中毕业于北京人大附中,1968~1973年文革期间作为知青在新疆伊吾军马场牧马。197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1979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读研究生,先后获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82年起他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任研究员、博士导师,  相似文献   

7.
王万林,博士,中南大学升华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钢铁研究所所长、冶金与环境学院副院长.2000年本科毕业于中南大学冶金工程专业, 2003年获得美国犹他大学冶金工程系科学硕士学位, 2007年获得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博士学位.师从国际著名冶金材料专家,美国矿物、冶金、材料协会(AIME)主席,美国工程院院士Cramb教授. 2007~2009年,就职于国际知名企业利洁时(Reckitt Benckiser),任北美研发中心高级研究科学家.2009年被中南大学作为顶尖人才引进回国,组建钢铁研究所,现任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副院长.  相似文献   

8.
《科技通报》2010,26(5)
<正>贺贤土,院士,1962年浙江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毕业后进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在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工作。1986年至1987年底任美国马里兰大学高级访问学者。1988年-1997年任研究所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副所长(1991年起)。199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2001年任国家863计划直属惯性约束核聚变主题首席科学家。2001年-2006年先后任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常委、副主任、主任和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和执行委员会成员。  相似文献   

9.
<化工冶金>是由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主办的科技期刊,公开出版十年来,已在国内外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本刊以质量为本,探索期刊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根据国家生物技术产业化研究的需要,于1996年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原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与南京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联合申请成立的国家级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负责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的建设.于2000年通过国家科技部的验收。  相似文献   

11.
正专家简介:郑诗礼,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湿法冶金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国际期刊Hydrometallurgy编委等职。多年来一直从事战略两性金属资源亚熔盐清洁化工冶金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企业委托等二十多项国家和院部级科研任务;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50项,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50年代,我和赵忠尧先生都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工作,先生任副所长,正所长是钱三强教授。当时为了发展原子能事业,从全国各地调去一大批著名核物理学家,这是一座国内外都居一流的研究所。赵忠尧先生是浙江诸暨人,1925年毕业于南京前东南大学,后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研究部深造,师从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密勒根校长。在加州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以后,当时的德国在某些物理领域方面已经走在世  相似文献   

13.
王应睐 ,生物化学家。 1 90 7年 1 1月出生于福建金门。 1 92 9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化学系 ,1 938年留学英国 ,1 941年获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 1 945年回国任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生化研究所教授 ,1 950年任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1 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院士 ) ,1 958年筹备创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并任所长至 1 984年。现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名誉理事长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名誉主编 ,美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名誉会员 …  相似文献   

14.
姚蜀平女士在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科学院政研室(后改为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中国科学院的发展史,曾有机缘采访和拜会了许多科学家前辈。本刊2016年第6期曾刊登《中国科学院早期院史札记》,主要是对中国科学院几届院领导的访谈记录。从本篇开始,她用系列文章追忆所接触过或采访过的一些科学家,作为对老一辈科学家的怀念与追忆。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简称“理化所”)成立于 1 999年 6月 ,由中国科学院原感光化学研究所、原低温技术实验中心、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物理研究所和化学研究所的有关部分整合、组建而成。理化所是以物理、化学为学科背景 ,以技术创新与发展为主要方向的研究机构 ,它的组成是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之一。理化所理化技术发展中心是中国科学院北京物质科学研究基地的组成部分。总体目标 瞄准国家的战略需求和相关科技领域的国际前沿 ,立足物质科学研究基地的基础研究成果 ,有选择地开展国家急需的重大项目的应用研究 ,推动具有自主知…  相似文献   

16.
为了加强海外留学人员与国内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交流,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和国际合作局的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和清华大学化工系共同主办,并由颗粒协会协办的“’94青年学者流态化前沿研讨会”于1994年6月4—8日在清华大学召开。国家基金委员会有关学部、局领导到会,并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的流态化专家郭慕孙教授到会做了题为“资源与人才”的报告,表达了老一代科学家对年青人的希望和鼓励。  相似文献   

17.
武衡,1914年3月生,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苏徐州人,1934年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学习,1937年参加抗战工作。历任延安自然科学院教员,《科学园地》主编、东北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东北分院秘书长、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顾问,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执行主席,中央科学协调小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地层委员会主任、国家科委发明奖  相似文献   

18.
1984年,陈春源从江苏常州化工学校毕业后,在武进防腐材料厂工作;后又到山西太原防腐蚀技术学院学习。毕业回厂后任开发科科长、技术科科长。1989年厂办防腐蚀技术研究所成立,陈春源任研究所所长。1992年10月武进化工防腐材料厂组建为江苏兰陵化工(集团)公  相似文献   

19.
国际著名数理统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主编、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陈希孺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8月8日21点5分在北京肿瘤医院逝世,享年71岁.陈希孺先生1934年2月11日出生于长沙市北湘江之滨的一个农民家庭(今属望城县),1946年秋考入长沙城内长郡中学,1951年转入湖南省立一中,1952年秋考入湖南大学数学系,一年后,因院系调整转到武汉大学数学系学习,1956年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1957年秋被选派去波兰留学一年,1959年被下放陕西洛川劳动10个月,1960年夏调至新成立不久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  相似文献   

20.
《科协论坛》2005,20(2):F002-F002
赖远明,男,汉族。1983年毕业于南方冶金学院机械系。1983年至1986年在兰州铁道学院学习,获硕士学位。1986年至2000年在兰州铁道学院任教,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96年至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职博士生,并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4年荣获“第三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