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D(3-dimension)全息影像技术是一种将三维全息投影,3D打印技术和智能手术刀进行结合以实现人体的虚拟和再现的方法,具有高仿真性,高灵敏性,较高识别度的优点,是一种新型的虚拟成像,模拟实物的方法。本文介绍了全息影像技术的基本原理,被摄物体在激光辐照下会形成漫射式的物光束,利用光的干涉与衍射原理实现物体光波信息记录与再现,再利用一套基于单片DMD的无透镜式三维彩色全息投影系统,得到真彩色三维物体成像。搭载智能手术刀,实现虚拟人体,模拟触觉的效果。虽然全息影像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有许多理论和实验方面的内容亟待解决,仍处于初级研究阶段,同时指出了该技术研究面临的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2.
简述利用全息照相的原理,设计出白光全息照相的拍摄光路,探索出能成功拍出全息图的方法以及能实现白光再现的实验参数,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全色三维展示器,并且讨论视差、角度、光谱等因素对成像效果的影响,提出解决方法.总结出拍摄白光全息图片的条件,提及到大视角数字全息的制作,展望全息术的应用前景和开拓领域.  相似文献   

3.
全息投影是一种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观看者可以无需像现在的影院需要通过佩戴3D眼镜才能观看影片,从而实现真正的3D投影。然而全息投影的技术是一个展示平台,而真正观看的还是影片本身的内容,现在的技术对于全息三维场景成本还非常之高,需要大量的全息投影仪进行配合,但虚拟角色的技术结合全息投影已经相对成熟,并且运用面非常广。本文就全息投影技术中虚拟角色的制作与设计要点进行相关的分析以及论述。  相似文献   

4.
杨毅 《科教文汇》2013,(28):94-94,98
全息投影是一种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观看者可以无需像现在的影院需要通过佩戴3D眼镜才能观看影片,从而实现真正的3D投影。然而全息投影的技术是一个展示平台,而真正观看的还是影片本身的内容,现在的技术对于全息三维场景成本还非常之高,需要大量的全息投影仪进行配合,但虚拟角色的技术结合全息投影已经相对成熟,并且运用面非常广。本文就全息投影技术中虚拟角色的制作与设计要点进行相关的分析以及论述。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3):I0007-I0007
<正>[导读]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先后发明了3D眼镜、偏振光眼镜、快门式眼镜等,这些设备大多是诱导大脑感知到一种假的三维实体,目的都是为了提高观影或看戏的现场真实感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科学家发明的一种全新的全息摄影术首次成功形成了高分辨率全息图。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1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先后发明了3D眼  相似文献   

6.
三维地形可视化技术一直是地理信息系统、数字摄影测量、虚拟现实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介绍了X3D的相关知识,利用Java平台和X3D技术实现三维地形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7.
虚拟现实技术最重要的步骤是再现逼真的现实环境.该文研究了如何借助AutoCAD,从DXF格式的房屋平面图文件中提取关键的几何拓扑信息.并从平面图中识别"门""窗"等结构;借助VisualC++以及OpenGL 重现真实的三维房屋,实现3D房屋的构建的方法,并在具体应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真正的3D全息显示器一种能够产生真正三维图像、不要求观看者戴特殊眼镜就能观看的实用方法,在远程医疗、测绘和娱乐等方面将会有很多潜在应用。真正的3D全息显示器一直存在,但却不能以足够快的速度来更新图像以反映运动情况。现在,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光学学院和位于美国加州Oceanside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场渲染的动态3D目标重构的方法.目前基于图像建模的方法对于复杂场景难以建模,而基于图像渲染的方法因数据量大不利于动态场景的实时渲染.因此采用了模型和图像相结合的方法,从多视点视频图像中重建动态3D模型,采用光场映射算法对重建的3D模型进行光场采样,然后对样本分解压缩.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真实感的同时,减少了数据量,并可实现动态3D目标的重构.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5,(20)
实体文化遗产是以有形物质的形式呈现文化遗产。以全息数字化建模技术,对实体进行三维扫描和数字化建模处理,并对单体实物进行3D打印。以实体展示的形式,让文化遗产实物能以其它材料的形式快速成型或生产。以三维全景技术,对实体文化遗产进行实景摄制,用数字展示的形式进行互动体验。  相似文献   

11.
利用激光点云数据构建实体三维几何模型过程包括数据预处理和模型重建。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很好的为快速三维建模进行服务,尤其是比较关注道路两侧信息的三维获取,这将大大减少人工三维数据获取及其建模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2.
李铮 《科技通报》2019,35(10):64-67,72
对于复杂异形锻造产品的设计,现有设计方法在局部几何端面的细节表达方面效果不佳,整体设计耗时长,模型的总体精度也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提出一种基于3D激光表达的机动车底盘控制系统羊角连接设计方法,构建3D激光表达模型,利用激光束对产品进行空间扫描,提取产品表面的3D激光点云数据集合;基于融合阴影恢复技术对产品表面阴影区域梯度变化较大的特征点进行精确测量,按照提取的三维空间坐标对羊角连接的空间标定点进行精确配准,提高产品的设计精度。实验表明基于3D激光表达控制产品设计对比传统设计方法,可以大幅提高产品精度、减少设计耗时、产品的整体性更好。  相似文献   

13.
若要问时下最酷的显示技术是什么,非3D全息投影莫属。你一定还记得今年5月18日(美国时间)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公告牌音乐奖颁奖仪式上,已故流行天王迈克尔·杰克逊借助全息影像还原技术“复活”时的情景,震撼的现场表演令人叹为观止。3D全息投影不仅应用于立体电视、电影等娱乐场所,还可在投影光刻、军事侦察、水下探测等方面发挥作用。它既能呈现真正的3D影像,让人们360°观看影像的不同侧面,又能使幻象与表演者互动,呈现别样的演出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梳理政府开放数据的跨层级耦合聚类特征,有助于促进政府开放数据的协同,实现数据要素价值赋能和提升,促进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发展。[方法/过程]划分政府开放数据系统的子系统和要素,厘清系统耦合机理,构建政府开放数据系统的耦合模型;建立耦合模型的指标体系,借鉴物理学科的测算方法,设定政府开放数据系统的耦合函数方程;基于119个政府开放数据网站,进行耦合度测度及耦合协调度评价,分析政府开放数据系统的跨层级聚类结构。[结果/结论]政府开放数据系统跨层级结构包括省级、副省级、地市级、县区级,各层级平台的耦合聚类数分别为3、3、4、2类,其中山东等平台具有跨层级的耦合性和协同性,对于构建一体化政务平台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信息》2011,(7):10-14
封面故事:真正的3D全息显示器 一种能够产生真正三维图像、不要求观看者戴特殊眼镜才能观看的实用方法,在远程医疗、测绘和娱乐等方面将会有很多潜在应用。真正的3D全息显示器的确存在,但它们迄今为止不能以足够快的速度来更新图像以反映运动情况。现在,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光学学院和位于美国加州Oceanside的日东电工株式会社的一个研究小组研发出一个系统.它能接近实时地更新图像。  相似文献   

16.
科教大事     
《科学中国人》2011,(1):34-35
真正的3D全息显示器 一种能够产生真正三维图像、不要求观看者戴特殊眼镜就能观看的实用方法.在远程医疗、测绘和娱乐等方面将会有很多潜在应用。真正的3D全息显示器一直存在,但却不能以足够快的速度来更新图像以反映运动情况。现在.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光学学院和位于美国加州Oceanside的日东电工株式会社的一个研究小组研发出一个系统,它能接近实时地更新图像。  相似文献   

17.
李德兵 《科技通报》2019,35(10):128-132
针对三维泥模表面形貌重建误差低和真实度低的问题,导致逼真效果较差。提出基于Unity3D的三维泥模表面形貌仿真研究方法。分析泥模表面形貌表征,建立三维体素矩阵,计算三维分形维数,并利用泥模表面图像的孔隙个数等条件计算孔隙率,通过对三维泥模表面形貌的数据采集和统一坐标数据,可以完成纹理数据的构建和导入;在此基础上,将Unity3D作为建模工具,介绍了三维泥模表面形貌的建模步骤,根据三维泥模表面形貌的采样点数量划分仿真区域,并构建随动包容盒,分析包容盒中的数据,计算空间变换,可以得到三维泥模表面形貌,结合三维泥模表面形貌表征分析、数据的采集处理,泥模表面形貌三维建模以及泥模表面形貌生成的研究,最终实现了三维泥模表面形貌的仿真研究。测试结果显示,本文方法在对三维泥模表面形貌进行仿真研究时,不仅泥模表面形貌的重建误差小,还具有真实度高的优点,使得三维泥模表面形貌的逼真效果较好,验证了本文方法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水平不高、信息化支撑保障能力不足,传统的二维静态数据依然是公路管理的主要手段,随着基于倾斜摄影的实景三维技术的发展,二维数据已经不能满足公路地上地下一体化、全要素、全过程的管理需求,需加快提升公路基础设施全息感知能力,逐步实现公路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基于WebGL的地图引擎Cesium设计研发了公路基础设施三维数字孪生平台,构建了公路路面及周边环境、桥上桥下、隧道内外、建筑物室内外的三维数字孪生场景。与此同时,进一步探索与交通业务相融合,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1):I0008-I0008
一只乌龟的全息图,采用美国科学家研发的新技术显示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2日消息,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报道,在20世纪70年代的科幻大片《星球大战》中,机器人R2-D2投射出来的莱娅公主全息影像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现在,美国科学家在研发图像三维显示技术的道路上又往前迈进一步。他们研制出一种新型三维图像显示器,无需佩戴特殊的眼镜,可用于手机、平板电脑和手表。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动物细胞体外三维培养技术的概念、重点材料、方法、应用,指出三维细胞培养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1不同功能性三维细胞组织结构创造;2三维细胞组织结构创造构建的高重复性和稳定性提高,便于商业化生产和应用;3形成功能性三维细胞组织的自动化生产技术,即3D生物制造打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