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科技创新过程分为技术创新和经济产出两个阶段,选取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9-2019年的面板数据,基于超效率DEA-Tobit对该区域测度两阶段科技创新效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效率总体上有所提升,但各省市之间技术创新效率和经济产出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区域间差异随时间演进逐渐减...  相似文献   

2.
促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行动,论文运用DEA方法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8-2018年的绿色发展效率进行综合测度与评价.从综合效率来看,十年间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效率增长缓慢,从省域看其效率主要由技术效率决定;从上中下游区域发展来看,其效率主要由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共同决定;从投入冗余率与产出不足率来看,固废>财政预算>劳动力>资本>废气>废水>能源>GDP;因此,必须严格控制三废尤其是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将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作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两大抓手,倡导技术创新扩散绿色创新成果,推进体制创新保障绿色发展效果,采用差别战略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一体化进程促成联防联控联治,将长江经济带打造成水清地绿天蓝的绿色生态长廊.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超效率SBM-DEA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对2004—2018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和空间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前期呈“倒V型”发展趋势,金融危机后呈缓慢的波动上升状态,纯技术效率是影响绿色创新效率的关键因素;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的绿色创新效率存在差异,其中下游区域的效率水平最高,上游和中游城市的绿色创新效率均值在各年份期间交替领先;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格局由上游和下游高于中游的“U型分布”特征逐渐转变为“多中心分布”特征;随着时间的推进,城市间绿色创新效率的正向空间相关性愈发显著,但低效率城市聚集的规模大于高效率城市,局部两级分化现象加剧。  相似文献   

4.
将科技创新过程分为技术创新和经济产出两个阶段,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科技创新两阶段的效率水平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面板随机Tobit模型分析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效率总体上有所提升,但各省市之间技术创新效率和经济产出效率存在地区差异,整体呈现“东西高,中部低”的空间格局,区域间差异随时间演进逐渐减少。②政府支持、人力资本水平对技术创新效率呈显著正向影响,对经济产出效率影响不显著;地区开放程度、产业现代化程度对技术创新效率影响不显著,地区开放程度对经济产出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产业现代化程度对经济产出效率有显著负面影响;城镇化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对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负面影响,对经济产出效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选取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面板数据,基于超效率SBM模型与Dagum基尼系数,对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效率情况进行评价,并对其科技创新均衡发展路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效率并未实现整体上各省市DEA有效,存在着非均衡的发展趋势;其上、中、下游区域科技创新效率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现象,存在着空间集聚性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造成非均衡发展趋势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区域之间科技创新发展的差距,且上游与中游区域间创新发展差距最大。因此,提出构建跨区域协同创新系统,以期实现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协调发展,进而促进长江经济带形成整体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从细化城市层面及动态演化视角研究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采用超效率SBM-DEA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研究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2004-2018年绿色创新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和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前期呈倒"V"型发展趋势,全球金融危机后呈缓慢波动上升状态,纯技术效率是影响绿色...  相似文献   

7.
基于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现状,根据产学研合作创新主体发挥的功能和作用,构建知识协同开发、科技成果转化两阶段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分析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高技术产业产学研合作创新面板数据,对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考察期间,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整体较高,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但存在波动,创新成果有待进一步巩固。其中,创新技术是主要促进因素;科技成果转化阶段效率略高于知识协同开发阶段。最后结合研究结论,提出发挥创新主体优势、加强创新主体合作,合理配置创新资源、提高创新规模效益,以及完善创新法规制度、巩固合作创新成果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长江经济带2007-2016年11省市面板数据,运用Super-SBM模型与Malmquist指数对工业绿色发展效率进行动静分析;并结合改进的灰色斜率关联模型分析影响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因素。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效率呈上升趋势,区域差别显著;技术进步对工业绿色发展效率提高的贡献率高,提升潜力大;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等因素促进工业绿色发展效率提升,工业产业结构和环境规制则具有抑制作用。最后提出提高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利用共同边界技术和序列SBM-DEA效率模型对2008-2017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和中国其他区域19个省(区、市)的工业固体废弃物治理效率进行测算,分析其在共同边界下的技术效率、组群效率区域差异。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工业固体废弃物治理效率整体偏低,且长江经济带工业固体废弃物治理效率低于其他区域;长江经济带工业固体废弃物治理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治理资金投入冗余、污染物排放过多,且固体废弃物综合再利用率和处理率不高。最后为提升中国工业固体废弃物治理效率,提出落实监督管理制度,科学编制发展规划、树立“一盘棋”思想和整体观,完善工业固体废弃物治理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中国八大经济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为研究对象,应用SE-DEA视窗分析和计量分析技术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八大区域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在2001—2011年期间的均值存在区域差异,从高到低依次为南部沿海、东部沿海、北部沿海、西南地区、长江中游地区、东北地区、黄河中游、西北地区;从长期趋势看,效率值变化不稳定,忽高忽低;政府创新资金资助、国有产权比例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有负面影响,高技术产业技术溢出、企业规模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提高工业绿色水资源效率是缓解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地区工业为研究对象,将工业用水与水污染排放纳入分析框架,构建Epsilon-Based Measure(EBM)-Tobit两阶段效率分析模型。首先,采用兼容径向与非径向特点的EBM模型测算2005-2014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工业绿色水资源效率,分析效率的时空差异特征;然后,从投入要素视角对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工业绿色水资源无效率进行解构,测算各投入要素的贡献率,通过泰尔指数分解诠释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水资源效率地区差距的形成根源;进而,根据EBM模型计算得到的投入目标值与实际值的差异测算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工业节水与水污染减排潜力;最后,利用面板Tobit模型检验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水资源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水资源效率较低,地区差异特征明显,工业节水与水污染减排潜力巨大;缩小长江上游、中游与下游三大地区间差距和长江上游各省市间内部差距是未来优化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水资源效率的关键;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程度、工业用水强度、科技进步、政府环境规制力度、地域差异对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水资源效率均有一定影响,但是各因素影响方向、影响力度与显著性存在差异。本文研究结论可以为长江经济带实现工业水资源高效、绿色利用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田泽  严铭  顾欣 《软科学》2016,(12):38-42
运用改进的超效率DEA-EBM模型和全局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法相结合的综合方法,对2006~2014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节能减排效率进行评价,以揭示时间演进规律和区域差异特征。结果显示:考察期整个长江经济带节能减排效率得到提高。从空间分布看,长江经济带省际节能减排呈现出东高西低特点;从时间看,整个长江经济带节能减排效率呈先降后升的U型趋势。长江经济带省际节能减排效率差异经历了先增后减的过程,并有持续下降的趋势。在影响节能减排效率的诸多因素中,技术进步是推动长江经济带节能减排效率提升和区域差异缩小的主要动力,并得出结论与有意启示。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12—2015年面板数据,建立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的DEA-Tobit模型,研究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创新效率距前沿面存在一定差距,规模技术效率较低是制约综合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创新效率Malmquist指数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技术退步是制约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环境因素中的硬件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和创业环境对创新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市场环境对创新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提升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采用超效率EBM模型对2013 - 2019年长江经济带36个城市的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度,通过构建修正引力模型得到城市间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关联矩阵,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QAP分析法从网络化视角探索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网络关联特征和形成机理。研究表明:①研究期间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空间关联强度处于下降趋势,等级结构特征比较明显;②长江经济带下游城市在空间网络中处于相对中心的位置,而中上游城市处于相对劣势地位。③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创新效率集聚板块特征:板块内集聚,板块之间存在一定空间关联。④城市环保、科研投入差异有利于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空间网络的形成,城市距离、开放、创新水平差异则对其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和ML指数对长江经济带9省2市2007—2017年的财政科技投入绩效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进行测评,并在此基础上采用Tobit面板回归模型进一步对影响长江经济带财政科技投入绩效的外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财政科技投入绩效地区差异显著;(2)长江经济带财政科技投入绩效并不稳定;(3)从长江经济带整体来看,市场化程度、高等教育水平和产业现代化水平对财政科技投入绩效的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外开放水平对财政科技投入绩效的提升则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规模对财政科技投入绩效的提升并没有显著的作用,但这些外部因素对不同区域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模型测算长江经济带各地区高技术产业近6年的创新效率,发现其整体创新效率水平较高,各省(市)之间的差距较大。利用Malmquist指数对创新效率进行动态分析,发现除云南外,各省(市)在最近6年TFP增长率都大于1,且技术进步是推动创新效率增长的主要动力。建立基于面板数据的Tob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政府资金支出、企业规模、所有制、外商直接投资等4个因素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有显著影响。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网络主体间联系不紧密,东部地区网络主体间联系好于西部和中部。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骆灿  陆菊春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4):195-203
采用超效率EBM模型对2013—2019年长江经济带36个城市的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度,通过构建修正引力模型得到城市间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关联矩阵,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QAP分析法从网络化视角探索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网络关联特征和形成机理.研究表明:(1)研究期间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空间关联强度处于下降趋势,等级结构特征比较明显,下游城市在空间网络中处于相对中心的位置,而中上游城市处于相对劣势地位;(2)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创新效率集聚板块特征呈现板块内集聚、板块之间存在一定空间关联;(3)城市环保、科研投入差异有利于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空间网络的形成,城市距离、开放、创新水平差异则对其有负向影响.为促进长江经济带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出将长江经济带城市看作一个整体,在提升绿色创新效率时注重城市间的协同关系和联动效应;打破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的马太效应,优化整体格局;进一步完善各城市的交通设施,推进路网规划设施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2010-2015年间的面板数据,运用两阶段串联DEA模型,将技术创新过程分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探究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现状,并采用DEA-Tobit模型分析影响技术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考察期内我国工业企业技术综合创新效率和各阶段创新效率总体不高,成果转化阶段的创新效率值稍高于技术研发阶段的平均效率值;区域两阶段技术创新效率值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的效率值相对较高,中部地区的效率值相对较低。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受市场集中程度、政府支持程度、对外开放程度、国有化程度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分析长江经济带GDP与各项创新指标的相关性及其程度;阐述科技创新现状:科技创新要素分布不均、科技创新主体较多、科技创新专利水平有待提高等。基于因子分析法测算长江经济带创新能力,得出长江经济带区域间协同创新能力发展不平衡的结论;运用DEA的BC2模型计算出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效率,得出区域间创新效率差异显著的结论;使用DEA超效率模型进一步计算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市的超效率状态,并对各地区超效率值进行比较和分类。最后,提出促进长江经济带协同创新发展的建议:保护专利知识产权;加强高端科技人才培养;构建创新主体联合有效信息平台;促进绿色创新发展,实现生态效益;促进跨区域协同创新合作等。  相似文献   

20.
作为全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佛山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重要战略。通过构建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消除投入产出指标间可能存在的强线性关系,采用超效率DEA模型对2016年、2017年佛山五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来佛山创新绩效逐步提升;佛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明显提升,相较而言,顺德需要进一步优化科技投入和产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