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9月,2012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评选结果揭晓,安徽省淮南市市直机关幼儿园园长孙明霞作为幼教界的唯一代表入选。孙明霞老师已在幼教园地上辛勤耕耘了26个年头。26年来,她无论在管理工作上、教学工作上还是在其他社会工作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们很想了解这些成绩背后的故事。于是我们对孙明霞老师作了一次专题访谈。  相似文献   

2.
王雅琴 《教师》2014,(33):118-118
正想到这个题目是因为听了当代知名教育家孙明霞的讲座,她说:"不要做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老师,老师就应该像树一样地成长。"自此,我记住了这句话。时至甘肃省兰州市第三十四中学(以下简称"我校")构建高效课堂模式已两年整,对这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交流总结,回望走过的两年,我想从认识、行动、反思三个方面谈谈我们物理组的成长。1.高效课堂模式之识——乱花渐欲迷人眼高效课堂是现在很流行的词语,  相似文献   

3.
由浙江省上虞市春晖中学王国芳老师著、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杂志社主编黄建炜先生作序的《做个爱思考的教师》一书,即将与广大读者见面。《做个爱思考的教师》分"教学散谈""教科探微""高考品读""学海导航"和"解题探讨"五个部分。每个部分均精选王国芳老师在教育、教学和教研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论发展性教师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性教师评价作为一种评价理念,其核心思想是以教师为核心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发展性教师评价具有评价内容全面性、评价组织主体性、评价方法多样性等特点。教师专业发展是一项非常复杂、要求极高的活动,发展性教师评价摒弃了传统教师评价的弊端,通过对教师专业态度和情感、专业信念、专业知能、专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专业服务精神几个组成部分的促进作用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教师与指挥     
最近,我参加了一个合唱团,在整个训练和参赛过程中,深深感到:指挥的作用何其重要,指挥与教师的角色何其相似!  我们的指挥兼教练是校内的一名教师,他是个业余音乐爱好者,虽然态度积极、端正,也很卖力,但效果平平。我们练得是疲疲塌塌、松松垮垮,真没劲儿!后来,我们外聘了一位专业老师,她就像一缕春风,吹皱一湖春水;她就像一团火焰,燃烧起我们心中的音乐激情。她光芒四射,激情万丈,一会儿面带醉人的、赞美的微笑,唱得真棒;一会儿双眉紧锁,唱错了!她身上仿佛有一种魔力,激活了我们,b中的每一个音乐细胞,我们每一个…  相似文献   

6.
某日,一学生走进教师的办公室,天真而诚恳地对英语老师说:“郭老师,你的穿着太朴素了,你看我们的化学老师,打扮得多精神,即使讲课差点,我们也愿意上她的课,一看见她就来精神,心里就舒服。“郭老师一听,难过极了,心里头是又酸又气,又难堪。自己辛辛苦苦地,每天认真地备课、上课、看作业,也就没有时间照照镜子,打扮打扮,注意自己  相似文献   

7.
我们先来看两个案例:张老师当教师已经10年了,最近吃惊地发现,原来特别喜欢和学生一起聊天谈心的自己,总是有意无意地避免与学生们近距离接触。一想到要重复多年来熟得不能再熟的教案,她就头疼,于是常常安排学生上自习。她说,自己一进课堂就有倦怠情绪,不愿意与学生沟通,彼此的互动交流也在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8.
教师上完"新年的礼物"一课后,让学生做贺卡并写上诚挚的祝愿送给自己敬爱的人。一位学生把贺卡送给老师,老师满脸笑容地说:"你的贺卡做得太好了!我一定好好珍藏这份礼物。"可是几天后,这位学生在垃圾堆里发现了她送给老师的贺卡。这位学生生气地说:"我再也不相信这个老师了!"这位老师丢弃的不仅仅是一张贺卡,更是丢弃了作为教师的一份诚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教师讲诚信。社会主  相似文献   

9.
戴慧 《江苏教育》2023,(27):95-96
<正>初识吴海燕老师,她就给我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她总是笑眯眯地、目光炯炯地看着你,听着、记着、点头回应着,让你很容易感受到她的专注。随着交往增多,越发觉得她言谈举止温和,由内而外地散发着知性与真诚,工作上态度积极,做事踏实而不张扬,让我觉得青年教师就应当是这样:内心丰盈、坦荡真诚、主动作为。一、做一个内心丰盈的教师当下的时代,没有终身职业,只有终身学习。有位作家曾把人的大脑比作仓库,里面的货物就是知识,只有不断汲取知识营养的人,  相似文献   

10.
专业觉醒是发展的前提教师不是一个仅靠热情和勤奋就能干好的职业,它还需要很高的专业技巧和专业智慧。一个没有专业素养的老师,会把天才培养成庸才,那是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犯罪。法国文学家雨果说:"只要学有专长,就不怕没有用武之地。"对于一个教师的事业而言,最大的危机就是业不精专。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但是不能原谅老师的不学无术、不思进取、业不精专。学生  相似文献   

11.
专业精神即教师在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娴熟锻炼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对"教师"这种专门职业的态度和价值观等的一种理想追求。专业精神可以保障发挥教师专业的价值与功能、促进教师的发展完善、在精神上引领学生、帮助教师树立良好形象。培养专业精神需要教师敬畏学术,热爱科研;要有良好的师德,尤其是要有"教育爱";学校也要坚持"以学为尊"的永恒价值,激励教师潜心向学。  相似文献   

12.
李春忠 《中国教师》2010,(10):44-45
<正>一个师范专科生曾在教育学课程作业"我的老师"里,记述了她小学时的一位班主任教师,在作业的最后她发出疑问:"老师,您认为一个好教师的标准应该是什么?今天我们怎样才能做一个好  相似文献   

13.
正笔者去年参加语文教育专业硕士论文答辩时,有一位学员的文献综述中列了一本参考书,是清代王筠的《教童子法》,但是她把作者写成"王军";无独有偶,另一位学员写的是"古诗词鉴赏教学"方面的论文,其中引了一首宋人王禹偁的《村行》,但是她写的作者是"王禹",开始我以为打印漏字,但后面又反复出现了几次作者的名字,我就知道她一定是搞错了。我问她们作者姓名有没有记错,两个人都说是从网上搜索来的。  相似文献   

14.
朱益民  孙广超 《考试周刊》2014,(54):171-172
<正>多年前,一位家长这样评价梅中老师:"专业、敬业、爱业,夜以继日;热心、贴心、细心,心心相印。"它既是对学校以精神文化育人办学理念的生动描述,又折射出身为梅中人的价值感和幸福感,在"至贤教育"的行走中,成为一名"至贤"的教师。一、梅中人的价值感和幸福感在哪里在教育追求中,学校植根于尚贤、博学、索美、创造的以"敏毅诚朴,至贤至德"为内涵精要的梅中精神里。在梅中教师的心坎上,学校视教师为最为宝贵的财富,让  相似文献   

15.
初识郑春和老师是在他为北京市海淀区理科教师作的一次有关"探究性学习"的讲座上,年过花甲的郑老师精神矍铄,讲起课来思路清晰。他从自己将近40年的教学经验出发,深入浅出地把"探究性学习"理论介绍给了在座教师;他列举了自己女儿和小孙子的很多成长趣事,生动地为学员们阐释了培根、卢梭、苏霍姆林斯基、布鲁姆、杜威  相似文献   

16.
浅谈教师的人格魅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校园里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组镜头:有的老师,因为学生敬重他(她),见面就会主动向他(她)打招呼问好,并喜欢上他们的课。他们常常一呼百应,学生对他们“惟命是从”;而对有的老师,学生总是躲着他她),尽管他(她)“发号施令”,却没有几个人响应。 同样是老师,为什么学生的态度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其实,这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在起作用,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在吸引学生。 这里的人格是指教师个人的道德品质、性格、气质、能力等的总和。为什么这些因素会起这样大的作用呢?这要从教师的劳动特点说起。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师的劳动…  相似文献   

17.
情景再现去年6月,我校请于漪老师作了一场报告。与其说是报告,不如说是于漪老师与我们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交流。75岁高龄的于漪老师神采奕奕,激情满怀。两个多小时的报告,她滔滔不绝,妙语连珠。结束的时间到了,仍然意犹未尽。光是这种人格力量,就使在场的每一位教师折服。即便这样,于漪老师还反复说:"我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相似文献   

18.
在江苏省海门市电大开放教育的校园里,活跃着这样一个特殊的身影:上午,她是求知若渴的学员,在教师的帮助下力图使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多、走得更远;下午,她是循循善诱的教师,热心地指导学员克服一个个困难。完成一项项任务。她,就是江苏省海门市电大开放教育优秀学员张静。从学员到教师,她只用了一年半时间。  相似文献   

19.
我的教师梦     
鄢晓红 《初中生》2013,(Z5):65-66
从小,我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记得七岁那年,我上一年级。教我们的是一个高挑漂亮的女老师。她温柔亲切,我最爱上她的课了。只要是她的课,我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看老师站在讲台上,那标准的普通话就像  相似文献   

20.
<正>黄海之滨的江苏省滨海县有一所偏远的农村学校——滨海县滨海港经济区第二中心小学,这所学校有七百多名学生,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为留守儿童。"中国百名优秀母亲""全国模范教师"邵海霞老师就是这所学校的一位普通教师。在领导眼中,她实在、勤恳、有爱心;在同事眼中,她真诚、进取、有热情;在学生眼中,她善良、慈祥,就像妈妈一样。25年的教师生涯,让邵海霞老师饱尝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困难和艰辛、喜悦和幸福。作为教师,她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