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听一位老乡聊起孩子的学习情况,她的一席话让我震惊:"我那孩子一提起玩特来劲,可一说到学习,他就满脸不高兴,甚至还瞪着眼吼我,说我啰唆,是不是到了更年期……"笔者也曾亲闻一个学生向班主任编造"奶奶去世了"的谎言请假去上网,而其实他的奶奶还活着;一位学生在期终考试卷的作文中公然写着"去泡妞真好玩"……  相似文献   

2.
以前在评讲周记或习作时,优秀的文章往往由我来读。我觉得我会比学生读得更响亮更清楚一些,讲解得更透彻更有针对性些,学生听起来或许会更专心一些;学生的作文通过老师的口中读出来,或许他们更自豪一点。因为自己在做学生的时候有过类似的感受,且经久不忘。但和家长一次不经意的谈话却改变了我的想法。一天上班路上遇到一位家长,边走边谈起孩子在家做作业的情况。"老师,今天你让小劼把他昨天晚上的作文读给你听听。"看到我满脸疑惑,她  相似文献   

3.
差钱     
尴尬啊,刚才实在太尴尬了!我跑在回家的路上,摸摸脸,还是烫烫的。怎么了?不就是刚才在超市发生的事嘛——我已经读四年级了,从没有独自去超市买过东西。今天,妈妈为了锻炼我的自立能力,答应让我独自去超市买东西。  相似文献   

4.
郑广杰 《生活教育》2008,(10):40-40
最近.笔者读了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曾讲过的一个故事.感触颇深。故事内容是这样的:一天.一位朋友领着孩子让于老师辅导作文。孩子把自己以前写的一本作文递到他手里说:"这是第二本,写得不好.没有一个星,第一本里有两个星。"孩子接着说:"得一颗五角星的作文是最好的,对吗?"朋友一旁插话:"孩子上一次作文得了一颗五角星激动了好几天。"于老师听后.意味深长地对孩子说这本他就不看了.让孩子下次把带  相似文献   

5.
[案例材料] 我刚参加工作那年,教两个班语文课兼一个班班主任。看着那些半大不小的孩子,感觉还真的不错。第一堂作文课,题目是《我第一次……》,要求学生补充好题目,然后写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这个题目应该是非常有写头的,我对学生充满了期待。收上作文后我就读起来,陶醉在学生的叙述与想象当中。——不管作文写得好与不好,读他们的作文就是一种很好的“交流”,这些作文能使我了解学生,认识到他们稚嫩而又丰富的内心。  相似文献   

6.
<正>习作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可就在当前,许多小学生存在着作文写不好、怕写作文的问题,有的学生说:"每逢作文,我感到无话可写,只好东拼西凑,写一些空话套话,甚至编造一些内容。"有的学生说:"作文不叫作文,简直就是作难。"作文就真的难写、可怕吗?从我三十多年的教学经历来看,并不是这样,在此我想就小学生如何写好作文发表自己的一点看法。一、多读是写好文章的要素之一"多读"并非盲读,让学生有选择性、有目的地进行阅读是一  相似文献   

7.
一、注重引导.激发兴趣 1、抓典型进行讲评。 我让学生回忆课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明白叶圣陶是怎样的一位人文作家.他又是怎样引导他的学生肖复兴修改作文。让他的学生成了著名的文学家.以上叙述让学生明白许多名著都是作家反复修改得来的。与此同时。我从本次作文中挑选了两篇学生作文.一篇写得较好。一篇写得较差。先指导学生读好作文.让学生评评好在哪里,提出不足之处和修改建议。再指名让学生读较差的那篇作文.  相似文献   

8.
葛小亭 《班主任》2014,(2):63-63
正前不久,我给学生布置了一篇"我的梦想"的作文,卢伟上交的作文让我很震惊——《没有梦想的生活》。如果不是因为我很了解卢伟,我几乎要断定这是一篇叛逆的刺儿头写的作文了。,卢伟是个淳朴善良的孩子,成绩在年级处于上游,这样优秀的学生却写出这样的作文,表明他的思想出现了偏差。据我了解,卢伟的父亲早  相似文献   

9.
如何把学生视为"苦差"的作文,变成他们的"乐事",使学生下笔有神,乐写善写作文呢?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使作文成为学生"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需要",让他们在快乐中作文,在作文中感受快乐。一、阅读积累是快乐作文的基石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使学生做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关键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外  相似文献   

10.
课余时,我和同事们就作文教学聊开了:"为什么老师一说写作文,孩子们的脑子里就是一片空白?""在孩子们的心目中,作文要得高分,不外乎是抄和编两种方法.""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就经常写捡钱包、扶老奶奶过马路、给老师送伞、借同学橡皮之类的故事.直到现在,我们有的孩子还在编着同样的故事."……讨论还在继续,我不禁陷入了沉思:是谁让天真的孩子学会了欺骗,学会了不尊重事实,学会了迎合?作文教学的任务,本来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书面语言的能力",哪知道学生习作空话假话套话满天飞,抄袭克隆家常事.  相似文献   

11.
<正>我是一名农村语文教师,在教学生活中经常听到语文老师无奈地叹气:"唉,要想让农村孩子写好作文,难哟。"有的教师则要求学生背别人的作文。由于长期这样,学生写作时机械地照抄,乱编造,根本写不出什么真情实感,写不出属于自己的文章。一个班上的学生写的文章大多千篇一律,如果是写妈妈的作文,每个孩子的妈妈都长一个样,做同一件事情,这实在是一件可悲的事。说实在的,虽然农村文化氛围不浓,相对城市而言,农村孩子见识面窄,作文素材贫乏,但是生活在  相似文献   

12.
正还记得一位老师布置一篇《我第一次……》的作文,有80%的同学写了做饭——这可能不奇怪,其中又有80%的同学做了大米饭——也有可能,其中又有80%的同学把米饭做"糊了",并且都还吃得很香——怎么这样巧?由此可见,学生虚假作文的现象非常严重,胡编乱造更是普遍。动辄"五子登科":推车子、抱孩子、领瞎子、拾票子、让位子……人们一直没有放弃对解决作文诸多问题的探索,而随笔化写作无疑是治疗虚假作文的一剂良方。每个孩子都  相似文献   

13.
吴敏 《生活教育》2011,(7):73-76
一天,在县城某重点小学读四年级的一个亲戚的孩子,拿着老师布置的作文题《平凡的感动》让我指导。我告诉她,生活就是作文,只要把发生在自己生活中的、自己认为令人感动而又平凡的事写下来,尽管在别人眼里是不起眼的,只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情就是好文章了。她问我是否可以以母爱为题材,我欣然赞同。第二天,孩子忧心忡忡地打电话给我,说她的作文没有得"优",而且老师要求重写。问其原因,她说老师叫她以后别写"母爱"、"父爱"之类缺少新意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尊师重教的传统可谓深入人心。除了那些老掉牙的例证之外,我还可以举出一个更深刻的例子来证明,那就是人们对于教师教育行为中的过失,往往采取了包容的态度,说“心是好的,只是方法不对”,或者说是“好心办了坏事”。我的一个孩子读小学时,写了一篇题为《我们的老师》的作文,却不敢交上去。问之,原来是写一位教师上课时用竹扫把赶打学生的事,并说这全是事实,绝无半句虚假。她问我能不能写。我说要写也写得,但你不能写好的事情吗?她说不,就要写这个,看来意见还挺大;但又不敢交上去,怎么办,我便启发她,那就想个办法,让教师看了作文以后…  相似文献   

15.
1.作文教学的起点与归宿——爱作文。 为了让学生爱作文,我基于以下认识着力实践:①“解放”作文,还作文以自由和轻松。形式上不求一定成篇,写片断、写几个句子部行;内容上生活化,选取生活中的一点、一面、一人、一事;放开手脚写、兴之所致地写,至于技巧让孩子们在读中、写作中领悟与摸索。②开放练习形式,让作文妙趣横生,不爱都难。③不断地激励与赏识,让作文成为学生成功体验的载体,欲罢不能。  相似文献   

16.
怎样使每个孩子都能爱上作文?怎样让读和写有效结合?怎样使孩子的书面表达能力得到稳步提升?我们积极参加到区"十·五"教育科研课题<课内外结合,培养小学生良好读写习惯>的研究,探索出了"阅读·生活·写作"三位一体化的实践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7.
针对很多学生一写作文就头痛、烦躁的心理,采用一些恰当的方法,调动他们作文的兴趣,是十分必要的。有道是:“兴趣是最好老师。”为此,我运用了一系列方法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一、辨析比较法我从学生作文中找一些实例,读给学生听,让他们辨析文中的毛病,并加以修改。例如有一篇作文,写一位农村大娘到城里医院看病,  相似文献   

18.
每次高段接班,我都会让孩子写第一篇作文《我》,引导学生描写语文学习中最怕的故事?很多学生会写自己写作文时想美词的痛苦,凑字数的悲哀。我发现学生怕写作文是"动听"在作怪,"动人"在作秀,"动情"在作对。学生没有看重"平常"生活,而在刻意追求"优美"的写作素材无从下手。通过调查,我也看到作文课堂教学三大现状:1.作文教学如同"缝扣",希望一次成品;2.作文教学如同"挖地",希望层层好泥;3.作文教学如"割草",希望永久巩固。  相似文献   

19.
今年,我教三年级语文,两次作文教学的经历,让我感触颇深。学生第一次写周记,我要求至少写250字。一个孩子写的是“图书馆”,我一看,都是大人的话。跟孩子的妈妈交流后,才知道这篇作文是她陪着儿子,用了4个小时写出来的。孩子的妈妈还说,她的孩子不会写作文,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于是,我决定在“作前”多指导。  相似文献   

20.
钱国宏 《家长》2015,(3):18-19
其实,现在的孩子很愿意为家长做些什么,就是因为某些家长不愿意让孩子碰这碰那而束缚了他们的手脚,才使得孩子们失去了很多学习生活技能的机会。女儿玲玲的作文本发下来了,她这次写的作文只得了个"良"。老师的评语是":缺乏生活真实感,内容空洞无物。"玲玲拿着作文本,哭着来找我:"老爸,这篇作文咋能写好啊?"我接过作文本一看,作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