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研究高黏气液条件下垂直管环状流动规律,对不同黏度下的流动状态、持液率及压降值进行了实验和数值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液相黏度的增大使液膜厚度增大,气芯液滴数目增多,平均持液率逐渐增大,同时液膜厚度、平均持液率和气芯液滴数目因气体流速的增大而减小;液相黏度的变化对环状流压降有一定影响,总压降和各分压降随着黏度的增大而...  相似文献   

2.
研制了一套模拟测试湿天然气输气管道内液膜的实验装置。实验装置由供液系统、抽气系统、液膜厚度测试系统、管内液滴粒径测试系统、管路系统等组成。管路系统采用有机玻璃制成,便于观察管内气液两相或多相流流态;管路设计为可拆卸连接,便于研究管道形状、管内表面粗糙度等对管内液膜分布的影响规律;气体、液体流量比例可调,便于实现管内泡状流、塞状流、分层流、波状流、弹状流和环状流等流态。该实验装置可开展不同结构参数、操作参数、物性参数对管道内多相流流态、管壁液膜分布特性、液滴浓度分布特征影响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塔板降液管混合及其对板效率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板式塔降液管内液体的混合进行测定,并用混合池模型对液体的混合程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降液管内液体实际处于不完全混合状态,这对目前板式塔模拟计算中普遍采用的降液管完全混合和完全不混合的假定是一个有意义的修正.进一步把这一结果应用到二维涡流扩散模型中,对塔板效率进行了计算,结果进一步表明,降液管完全混合的假定较完全不混合的假定更接近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4.
使用高精度的力敏传感器测量了纯净水和15#白油的表面张力系数,分别为72.8 mN/m和30.6mN/m,相对误差分别为0.55%和1.6%,测量误差较小。实验过程中,力敏传感器的数显特点,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到电压值的变化过程,便于分析液膜拉脱过程的受力情况。比较了纯净水和15#白油的拉脱液膜状态,可得出表面张力系数小的液体拉出的液膜较长。  相似文献   

5.
为了让液体表面张力实验现象更明显,实验结果更准确,通过自制素材,对之进行创新:用自制纸质弹簧来显示破液前的张力,用浸漆铜圈做浮币实验,用悬浮支架演示液膜被上顶时的张力,用特质泡泡液与特质铜丝圈让液膜更大、更持久,和表面张力来一场"趣味拔河比赛"。这些实验取材方便、容易操作,均获得了明显而又富有震撼力的实验效果,很好地演示、说明了表面张力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6.
测量了20℃时纯净水和浓度为1.50 g/ml的食盐水、肥皂水和洗衣粉水的表面张力系数。纯净水表面张力系数测量值为73.11 mN/m,相对误差0.4%,说明该仪器的测试误差较小。食盐水属于无机盐水溶液,其表面张力系数大于纯净水的表面张力系数;肥皂水和洗衣粉水的表面张力系数远小于纯净水的表面张力系数,主要原因是肥皂水和洗衣粉水中的表面活性剂降低了溶液的表面张力系数。利用计算机实时在线采集了4种溶液液膜拉脱过程电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根据受力情况将液膜拉脱过程分为6个阶段,分别对每个阶段研究了电压变化的原因。肥皂水和洗衣粉水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加入使溶液的表面张力系数减小,液体分子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减弱,宏观表现为拉脱的液膜更长,液膜在空气中会存在一段时间,与电压变化趋势相一致。  相似文献   

7.
分析总结了污水源热泵污水侧存在的关键问题:毛发类污杂物堵塞换热管;污水中杂质造成换热面污染结垢,降低换热性能,造成实际应用中的污水换热设备庞大。进而提出采用大管径管防止毛发类污物堵塞换热管;采用循环流化床换热技术,降低换热器内污垢热阻,强化传热过程,同时解决毛发堵塞换热管与污垢严重与换热效率不高等瓶颈问题。并对大管径换热装臵的防堵性能进行了实验测试,实验表明大管径壳管式流化床污水换热装臵有效解决了毛发堵塞问题,大大提高了换热设备的性能,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8.
很多现象说明,液体的表面象紧张的弹性薄膜,具有收缩的趋势,因而在表面内一定存在着张力。设想在液体表面上划一根直线,直线两旁的液膜之间一定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拉力,拉力的方向与所划的线段垂直,液体表面上出现的这种张力,就称为表面张力。高中物理课本(甲种本)第二册增加了这方面的内容,本文从微观的角度来谈液体表面张力的实质。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液体表面是一个具有一定厚度的薄层,称为表面层。它的厚度等于液体分子有效作用半径(一般不会超过6×10~(-9)米)。表面张力就是液体表面层中  相似文献   

9.
对弹性管束水-水换热器的传热与阻力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分析了换热器在不同工况下的传热系数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弹性管束在管外流体和管内流体的共同诱导作用下,管外和管内对流换热的情况;并对管程和壳程的流动阻力损失进行了实验测量,得出了管程和壳程的阻力损失变化的规律,以及换热器管程阻力损失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开发了一套可在控温、控湿环境中开展不同形态薄层液膜下CO2腐蚀测试的实验装置,以适应薄层液膜下的CO2腐蚀机制及规律研究需求。实验装置主要由环境控制系统、液膜厚度测量系统和腐蚀电化学测试系统组成。环境控制系统主体为有机玻璃做成的密闭环境腔,既可以开展控温、控湿以及承压环境下的实验测试,同时又可方便地观察腔体内情况。薄层液膜形态包括不同厚度的均一液膜和存在厚度梯度的不均一液膜,由液膜厚度测量系统获得不同液膜形态下的CO2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金属CO2腐蚀速率随液膜厚度的不同而不同,液膜厚度相同但均一性不同时,CO2腐蚀行为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