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师院校增设非师范专业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师院校增设非师范专业刍议安徽阜阳师院邹斌关于高师院校的办学方向问题,多年来一直存有争议。专业设置是和办学方向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过去人们对师范院校设置非师范专业也就讳莫如深。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师院校不再囿于纯...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专业教育,我国高师院校自诞生之日起,主要承担培养中等教育师资的任务。高师院校专业设置主要依据中学课程的需要,大多为师范专业。上世纪80年代末,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高师院校在承担培养师资任务的同时,开始关注整个社会的发展,纷纷开办了培养社会急需人才的非师范专业。全国有700多所本科院校,其中高师院校97所,占近1/7,97所高师院校都在办非师范专业。1995年一般地方师范院校,常设非师范专业与师范专业之比平均在1∶3,省属以上重点师范大学,比例在1∶1左右,到2007年非师范专业与师范专业之比达到2∶1至5∶4左右。通过对我国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发展这一普遍、现实问题作系统地历史回顾,可以为高师院校发展非师范专业提供可资借鉴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三、对藏族高师教育的新要求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民族教师关键靠民族高师教育的培养。藏族人口文化和经济现状对藏族高师教育的新要求是:既要服务于藏族地区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工程,面向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科技兴省的战略,又要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两个根本转变”。所以,藏族高师教育既要突出师范性、民族性,又要调整专业,拓宽办学路子,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积极主动地适应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经济和社会结构的调整,部门和行业的变化,都对高师教育提出多规格、多层次、高质量和高标准的人才需求。随着高师教育战略部署的调整,高师图书情报工作也应随之向社会延伸,使自身与高师教育改革同步,形成同经济建设密切结合的机制。在改革大潮的推动下,各种信息情报需求的高潮必将提前到来,高师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如何适应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新形势,尽快摆脱困境,改变图书情报工作落后于高师教育形势,脱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成为值得深刻思考和认真对待的问题。 思考之一:新形势下高师图书情报工作有哪些新要求? 近年来,我国高师院校都在认真实施党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一步加强与生产的结合,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抓住有利时机,挖掘潜力,调整办学模式,开展多种形式办学。既要面向基础教育,开设师范专业,培养大量合格的中学教师和教育家,又要顺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开设非师范专业,培养四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种专业人才。这就势必对图书情报工作提出以下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深化信息服务促进高师教育发展魏力更高等师范教育是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专门教育和工作“母机”。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高等师范教育面临着改革和对社会需求的应答。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涉及到高师的办学体...  相似文献   

6.
师范专科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与之紧密相连的毕业生分配是师范专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形成、建立一个正确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师范专科毕业生分配制度,这关系到师专教育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初中师资培养质量和我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否顺利实现的重大问题,这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摆在政府教育部门和师范专科学校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研究课题。一、传统的师范毕业生分配制度及其现状我国师范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实行的是国家计划办学体制,与之相伴的毕业生分配就业制度则实行以“统”和“包”为特征的计划分配制度和政府直接管理体制。这种分配就业制度和管理体制是建国后伴随着高度集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次代表大会明确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国政治开放和经济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经济体制的变革必将给社会各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必然对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冲击。高等学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阵地,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更好地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朱开轩同志认为,高等教育在90年代的发展方针是:“规模有较大发展,结构更加合理,质量上一个台阶。效益明显提高。”这个方针规定了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都需要进行一个大的改革。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是在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长期以来与计划经济体制相一致,为计划经济体制服务。从招生规模到专业、课程设置,从投资模式到毕业分配都按严格的计划管理。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着自成体系、专业目标不明确、脱离国民经济实际发展水平、脱离社会实际需要的现象,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其不适应的地方愈来愈明显地暴露出来。尤其是高等师范院校,这种不适应更加突出。下面就高师院校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办学体制改革.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高师教育应牢固树立为中学培养合格师资的办学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高师汉语言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仍然囿于综合大学模式,缺乏师范个性,难以满足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要为新世纪培养和造就精于从事高素质教育的语师资,就必须坚持高师教育“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方向,在对现行高师汉语言学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优化的基础上,开发作为中学语言学科主体之一的“章类”课程、开发将语学科基础性学术成蝤转化为语教育应用性成果的“中介类”课程、开发体现师范教育专业化方  相似文献   

9.
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走过了共同发展的道路。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以计划为特征的现行高教体制,特别是高师教育体制,越来越显示出许多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之处,显示出高师教育的单一性和脆弱性。因此,高校改革势在必行。民族边远地区的师范专科学校既要和全国高教发展的总趋势相一致,又要能适应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走与市场经济共同发展的道路。在地区性经济环境及办学的总体社会条件下,努力探索民族边远地区师范专科学校的发展方向,是本文的根本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0.
简论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几类课程的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现行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 ,仍然囿于综合大学模式 ,缺乏师范个性 ,难以满足 2 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要为新世纪培养和造就精于从事高素质教育的语文师资 ,就必须坚持高师教育“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方向 ,在对现行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优化的基础上 ,开发作为中学语文学科主体之一的“文章类”课程、开发将语文学科基础性学术成果转化为语文教育应用性成果的“中介类”课程、开发体现师范教育专业化方向的“教育教学类”的课程  相似文献   

11.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必将对整个教育包括师范专科教育产生非常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师专必须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突出师专特点,坚定不移地为初级教育服务,适当发展非师范专业,寻求经济规律与教育规律的最佳结合点。要改革内部管理体制,提高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基础工程,高师教育只有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才有存在的价值和强大生命力。为使高师教育适应“三个面向”和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当前高师院校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前提下,还应继续理顺师范性和学术性之间的关系,使高师教育在“主动适应”、“主动服务”的过程中,更好地体现我国改革开放大环境的要求,不断地提高培养合格中学教师的人才质量。  相似文献   

13.
对世纪正阔步向我们走来。这是一个倡导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面对国际美术教育的发展变化和要求,面对以竞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确立,高师美术专业怎么走向发展和繁荣,值得关注和探讨。1998年11月,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杨力副司长在“全国高师艺术教育专业系主任研习班”开幕大会上明确指出:艺术教育要坚持师范方向,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要转变观念,要逐渐与国际美术教育接轨,要打破和改善旧的知识结构,突破专业界线,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知识结…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制主要是“封闭型”。新型中等教育师资的培养、职业技术教育的蓬勃发展,教师在职培训和教师资格认定体系的建立及高等教育对市场经济的适应等方面的要求,需要“开放型”的高师教育体制。制定指导性发展规化,建立职前教育、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相结合的完整体系,调整系科专业结构、更新教学内容,面向社会开放办学是我国实行“开放型”高师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我国教师教育正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教师教育系统内外对有限教师教育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综合性大学纷纷举办“教育学院”,跻身于教师教育行列,为教师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而高师院校则努力向综合化迈进,开办大量的“非师”专业,有些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数和在校生数已超过师范专业,更有甚者,有些新升格的高师院校几年后又迅速更名,这种“围城现象”对高师院校既是发展机遇、更是一种挑战。地方高师院校要在变革中主动应对,保持良好的竞争态势,就必须坚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确定办学定位,提升核心竞争力。一、科学定位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  相似文献   

16.
高等师范教育是一种教师职业教育,在办学中应突出“师范性”。文章从高师院校的性质和任务决定其办学方向应紧紧围绕“师范性”出发,分析了高师办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办学中突出“师范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正> 高师教育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职业教育,其职业性集中表现于它的“师范性”上。国家设立高师这一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中等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但由于历史原因,关于高师的性质、办学方向,教育界一直存有争议,是坚持“师范性”还是突出“学术性”一直困惑着人们。由于认识上错误,导致师范院  相似文献   

18.
改革当代中国高师必须遵循三个前提,即必须坚持高师为中等学校服务的办学方向;必须符合高师自身的独特性;必须正视高师所处的当今社会背景。同时还要着力解决三个具体问题,即“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问题;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问题;教学与科研问题。如此,我们才能把一个具有个性鲜明的、中国特色的、达到世界水平的新型高师带入21世纪!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高师办学模式曲艺,王玉琢师范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一个国家的国民教育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就是要看师资的培养规模、培养方向和培养质量。中国的社会经济正处在转型时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下,高师教育办学模式的转型势在必行,并存在着明显...  相似文献   

20.
高师院校发展非师范专业是其综合性办学转型、推动地区产业经济发展和繁荣区域精神文化的必然选择,但是面对非师范专业办学过程中显现出的核心竞争力不强、社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需依托优势、更新理念、制订方案、凝练规格、建立机制、调整面向,有效提升地方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