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从创新扩散制约因素的角度,从广东省外源型和内源型企业集群的代表———东莞石碣电子工业集群和南海西樵的纺织业集群入手,对两类集群的创新扩散方式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促进两类集群创新扩散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作为区域发展的重要模式,它的成长也在国内外的研究中倍受关注。而浙江地区内生型产业集群发展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本文在内生型成长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浙江产业集群的发展及成长特征,分析了内生型市场主导产业集群的成长动力。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阐述了科技创新与产业集群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总结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实践,提出了我国传统产业集群创新平台的模型及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形成机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产业集群的特性和相关理论,分别从内源形成机制和外源形成机制的角度,剖析了产业集群竞争力形成和强化的驱动因素,旨在为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模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中间性体制组织理论基础上,对中小企业集群内生性条件作出补充说明。从价值链角度,分析中小企业集群的网络效应,提出基于网络效应最大化基础上的利益分割机制和测算办法。归纳出现实中存在的五种集群模式:资源禀赋型,产业关联型,共享设施型,知识富集型和外力驱使型等。并对各种集群模式的网络效应和利益分配特点进行了比较。结合中国中小企业集群的成长阶段和主要问题,提出促进中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科技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与持续创新生命周期之间具有关联性.在比较科技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持续创新与非持续创新生命周期的基础上,探讨了科技产业集群持续创新演化的内在机理,构建了集群持续创新周期演化的数量模型,研究了集群周期和持续创新周期演化的关联模式,并对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创新集群与传统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传统产业现状及其发展路径的基础上,认为我国传统产业的发展可以通过产业集群的思想和方法找寻出路。以湖北彭场无纺布产业集群为实例,从聚集效应、溢出效应和多样化三个角度探讨了如何以创新集群的发展模式来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并提出有关集群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产业集群机制的民营科技园成长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民营科技园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简述了产业集群的概念,论述了产业集群的专业化分工机制、交易费用机制、知识溢出性机制和资源吸纳机制对民营科技园发展的重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应用产业集群机制理论解释了民营科技园的成长机理,从而为政府制定促进民营科技园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郑风田  程郁 《中国软科学》2006,10(1):100-107
产业集群是创业家群体的集聚体。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个体创业家创新行为引来创业家群体模仿的过程。创业家在产业集群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是产业集群从低级向高级演进的最根本的动力因子。在产业集群成长的不同阶段,会遇到制约产业集群发展的不同障碍,需要不同类型的创业家的创新行为突破产业集群的发展瓶颈,促进产业集群的成长、升级与创新。在产业集群产生阶段,发起型创业家起重要作用。而集群在从“点”到“线”的发展过程中,模仿型创业家功不可没。在从“线”到“面”再到“群”过程中,网络型创业家起主导作用。而产业群在升级换代从低路(low road)向高路(up road)转型过程中,研发型创业家扮演重要角色。本文结合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演进的特点,提出以创业家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成长机制理论,并以号称亚洲第一花卉之乡的云南斗南花卉产业集群的产生与成长为研究个案,具体解剖创业家在集群产生与演进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构建传统产业集群共性技术供给体系——一项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共性技术供给不足是我国传统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产业集群为基础构建共性技术供给体系是推动我国传统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和升级的关键。产业集群按照集群内部企业的联结方式可以分为横向产业集群和纵向产业集群,分析了这两种类型产业集群基础上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的差异,以及地方政府、企业和其他创新主体在建设共性技术供给体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自2002年底以来,我国纺织工业协会启动了纺织业集群的试点工作,先后命名了100多个集群试点,主要集中于中国东南沿海一带,特别是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福建等省份,它们无论从试点市、试点镇的数目还是产值来说,在全国纺织产业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纺织行业集群初步形成。本文借助乔治·阿克尔洛夫的理论,分析我国纺织产业集群现状,指出了纺织产业集群中存在的"柠檬市场"问题,并提出抵制"柠檬市场"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国际和国内的产业现状为背景,针对广东省纺织服装内部产业形态与外部产业环境的状况,系统剖析目前广东纺织服装业面临的机遇与威胁,存在的优势和问题,并以此为研究的切入点,挖掘广东纺织服装产业应突破的最大瓶颈,进而制定相应的战略定位。  相似文献   

13.
陈军  孔庆锵 《科教文汇》2021,(10):152-154
醒狮技艺起源于广东佛山,是一项集武术、舞蹈、编织、刺绣、绘画和音乐等多种艺术于一身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及独特的健身、教育、表演、竞赛等社会功能。该文通过探讨佛山醒狮技艺的内涵特征和育人价值,结合醒狮技艺在学校的传承与发展现状,以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民乐小学为例,探析佛山醒狮技艺在学校发展的意义及其实施路径,为醒狮运动在学校的开展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纺织工业是绍兴第一大产业,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是绍兴纺织产业发展特色。本文以绍兴纺织工业为例,通过对绍兴纺织工业的比较优势,提出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的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绍兴纺织工业升级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云丹平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7):90-92,98
有别于传统产业或其他处于成熟阶段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伴随着新科研成果与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广泛应用而发展壮大。LED产业是当前广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三大突破口之一,结合广东省推动LED产业发展的工作部署和实际工作,就若干管理上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是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载地之一,而产业集群已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一种有效组织机制.在知识经济时代,核心能力的培育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性策略.在知识理论体系中,隐性知识转化是知识管理的主体性内容.基于广东省高科技产业集群企业的数据,经验性的研究揭示了隐性知识转化在核心能力成长过程中的微观路径机理,从而为高科技产业集群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提供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7.
于斌斌  陆立军 《科研管理》2012,33(5):132-138
产业集群共性技术不仅是提升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的的技术基础,而且对增强产业竞争力、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具有决定性影响。基于共性技术的内涵与特征,政府为载体、产学研为平台、企业间战略合作是产业集群共性技术供给的三种模式。通过对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发现,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的研发供给已经形成以政府研发为主,辅之产学研联合研发和企业间合作研发的供给体系。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理论,通过研究目前国内典型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做法,借鉴其成功经验,结合广东专业镇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实际情况,提出推动广东专业镇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产业集群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东21市为例,采用因子分析法和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深入分析了2007-2012年间广东各市金融产业集群水平和特征,并对金融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广东金融产业发展水平较为不平衡,以深圳、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金融圈的金融产业集群程度较高,并且对于区域经济增长有着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区域辐射力度仍有待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