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技术创新的高标准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雍颜  陈劲 《科研管理》2001,22(1):79-85
本将高标准定位这种新的管理工具引入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少许顺国际上技术创新高标准定位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更为系统和动态的新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总结了最佳创新公司在技术创新管理上的成功经验,以帮助我国企业的实提高技术创新管理水平,获得基于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
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都是复杂、开放的系统,并影响着企业发展.本文运用耗散结构论、熵理论研究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与商业模式创新系统的熵变,探讨二者的相互作用及协同机理,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协同的熵变模型,并对苹果公司进行熵变分析.该模型的运用不仅能够明确当前企业创新系统的运行状况,也为企业下一步决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突破性技术创新对企业获取和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已成为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关注的焦点。基于行为科学理论,构建了技术管理能力对突破性技术创新行为影响的理论模型,并根据理论模型建立了技术管理能力对突破性技术创新行为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应用Vensim PLE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技术管理能力对突破性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具有临界点效应。因此,企业需要对技术管理能力进行长期投资,持续提升技术管理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4.
陈迅  赵仁勇  李维 《科研管理》2003,24(4):110-115
本文主要探讨信息技术在技术创新实践活动中的应用。文章以系统理论为指导,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源和企业创新主体的剖析,主张通过技术创新信息系统软环境的建设,将集成管理、知识管理、业务重组等思想贯彻到创新活动中去,并提出了在企业内部网上建立技术创新信息系统平台的观点及其模型。  相似文献   

5.
周园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1):13-15
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合作创新的模式进行技术创新,但合作创新固有的知识产权风险可能导致企业资源、能力甚至核心能力的流失与扩散。本文在分析了合作创新基本特征及创新过程的基础上,应用软系统方法建立了基于合作创新全过程的知识产权风险控制系统的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6.
基于卓越绩效模式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国内外关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卓越绩效模式"的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并据此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模型,该模型包括创新投入能力、创新过程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及创新环境支持四大系统;简单介绍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模型在湖南54家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最后得出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7.
基于关系流的概念,通过建立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结构的有向图模型,探讨如何对企业技术创新系统错误进行诊断,包括错误模式的识别、错误源的判定及其定位步骤,旨在为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控制提供依据,从而保障创新项目顺利实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8.
根据C.Freeman的技术创新定义,建立了技术创新动因评价模型.利用该评价模型,提出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因判别标准.通过该判别标准,对企业在被保护垄断市场状态下的技术创新模式选择偏好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在被保护垄断状态下,企业更偏好于生产创新,而缺乏产品创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煤炭企业创新特点的分析,建立了煤炭企业技术创新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结构,并应用矢量法,建立了煤炭企业技术创新效果评价的多指标评价模型,为企业技术创新综合评价提供比较符合客观实际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技术创新对于增强复杂产品系统(Co PS)集成商的市场竞争力尤为重要。在Co PS创新和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证考察确定了复杂产品系统集成商技术创新系统的34个构成要素,分析了各要素之间的影响关系,并应用解释结构模型(ISM)方法构建了复杂产品系统集成商技术创新系统模型,论述了系统模型各组成部分的内部工作机制和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建立基于合作绩效的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知识管理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系统内技术和知识应用、开发、产生与扩散的系统图,系统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知识的应用与开发,一部分为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知识的产生与扩散。  相似文献   

12.
企业技术创新持续领先能力及其DEA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获得与提升,是企业持久开展高水平创新活动的结果,合理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应该能够综合反映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持续性和领先性.文章阐述了企业技术创新持续能力和领先能力概念,定义了基于相对效率指数的企业技术创新持续领先能力度量方法;通过引入理想决策单元,建立了能区分有效单元的企业技术创新持续领先能力DEA评价模型,并运用模型对六家汽车行业上市企业连续四年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3.
根据多年外加剂从业经验,构建我国外加剂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模型。通过对模型系统内部运行流程的剖析,揭示外加剂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独特运行机理,阐述外加剂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成功后,常常形成技术创新核心刚性,阻碍企业形成新的创新模式.提出了技术创新核心刚性的概念和成因.针对成因提出了克服技术创新核心刚性的措施,利用系统动力学流位流率基本入树建模法建立仿真模型,对克服技术创新核心刚性各措施进行灵敏度分析和演示,验证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煤炭企业创新特点的分析,建立了煤炭企业技术创新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结构,并应用矢量法,建立了煤炭企业技术创新效果评价的多指标评价模型,为企业技术创新综合评价提供比较符合客观实际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促进企业更好地开展技术创新工作,本文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出发,对企业技术创新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动力学的三种模型:科技发展推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市场需求拉动的创新动力学模型、科技与市场耦合的复合环状创新动力学模型,以便企业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创新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尝试从微观角度、技术管理的视角研究高科技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的系统对策,构建了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模型,揭示技术管理各环节与增强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密切联系,总结了系统特征和运行规律以及对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的启示,并借鉴这些系统特征和运行规律提出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的系统对策.  相似文献   

18.
李宇  安玉兴 《科学学研究》2008,26(6):1333-1340
 文在互构的分析框架下从双向互动的角度研究技术创新与企业规模之间的动态关系,建立了多元互构体系下技术创新与企业规模的互动演化空间,动态解说了技术创新与企业规模之间的协同演化过程,并在互构逻辑下应用基于VAR模型的广义脉冲函数法和方差分解法对我国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与企业规模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企业规模是影响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技术创新也同样影响企业规模,但是存在着滞后现象;企业规模对技术创新的解释度较大,而技术创新对企业规模的解释度则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9.
物流平台技术创新系统与运营模式创新系统是开放的复杂系统,并且对物流平台企业的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文章运用耗散结构理论与熵理论深入研究了物流平台技术创新系统与运营模式创新系统的熵值变化,探讨了两者协同创新的机理,建立了物流平台技术与运营模式协同创新的熵变模型,并且对美国明尼苏达州Nestivo公司的熵值变化进行了分析。运用熵变模型不仅能够把握当前物流平台企业创新系统的运转状况,而且也能为物流平台企业今后开展创新活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企业技术创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是企业竞争力中最重要的竞争力。通过引入企业技术创新竞争动力学方法,建立了以技术创新质量与速度为维度的企业技术创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述了企业技术创新竞争力;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竞争力评价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理论分析,把行业内企业分为6个区域,分别探讨了它们提高技术创新竞争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