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对线性方程组的解,在高等代数教材的基础上,作了进上步的研究,证明了几个饶有趣味的结论,最后给出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2.
求齐次线性方程组基础解系的一般方法是利用矩阵的初等变换将原方程组化为同解方程组,写出含有n-r个自由未知量的一般解,然后通过给自由未知量适当赋值即得到原方程组的基础解系。该文对这一方法进行了改进,给出了用矩阵的初等变换直接求出齐次线性方程组基础解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给出齐次线性方程组与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若干注解,并举例说明其在解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我们知道,求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通常都是先将系数矩阵A化成行简化阶梯形矩阵,看方程组是否有无穷多个解,若有,设出自由未知量表示出方程组的一般解,再去求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本文利用矩阵的初等行变换给出了求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的一种比较简便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矩阵方程AX=0解的增长性,并应用解的增长性,通过增长AX=0的一个极大可增长的基础解系的办法,得到了幂矩阵方程AmX=0的基础解系,从而解决了因幂指数m较大以致AmX=0难以求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给出了体上非齐次右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的定义,证明了其存在定理,讨论了体上非齐次右线性方程组与其导出组的“基础解系”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用矩阵初等变换解线性方程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矩阵初等变化的方法求解线性方程组,是线性方程组矩阵解法的一种延伸。利用这种方法,只需通过对线性方程组的系数矩阵(或增广矩阵)进行初等变换,便可直接求得其基础解系或一般解。  相似文献   

8.
用初等行变换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理论根据,就是对增广矩阵左乘可逆阵后所得方程组与原线性方程组同解,现存的问题是:如果两个线性方程组同解那么它们的增广矩阵之间是否存在一个可逆矩阵,答案是肯定的,现在听见到的线性代数讲义中均未提到这个问题,本文将从矩阵理论出发,给出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同解判别法。引理1如果非齐线性方程组与同解,则矩阵(A,h)与(c,d)的积相等。证明;设方程组的导出组的基础解系为ξ1,ξ2,ξn,其中r为矩阵(A,b)的秩.再设方程组的导出组的基础解系为其中r2为矩阵(c,d)的秩。如果是方程组…  相似文献   

9.
已知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反求齐次线性方程组;已知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构造线性方程组。  相似文献   

10.
用初等变换解线性方程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线性方程组的系数矩阵(或增广矩阵)进行初等变换,可直接求得其基础解系或一般解.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分析效率和公平的经济学和伦理学双重意义的基础上 ,认为效率与公平的实现要发挥市场与政府的作用 ,但必须看到政府与市场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 ,提出利用社会道德力量弥补市场与政府在调节效率与公平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中西方美学分别产生于春秋战国与古希腊罗马时期。先秦美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协调性、艺术对情感的表现性及善与美的教化性;古希腊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性、艺术对现实的再现性及真与美的功利性。中国的艺术哲学产生于魏晋时期,《文心雕龙》完成了中国古代美学体系的建构。西方直到文艺复兴时代随着人性复苏、艺术哲学的发展,康德与黑格尔的美学体系才得以诞生。中西方美学体系形成之展开方式虽有不同,但基本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13.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战略高度对巡视工作作出新部署,强调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巡察是巡视的延伸,巡察整改决定着巡察的实际效果。从近年来全国巡察整改的实践看,影响巡察整改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在于原则性,二者密不可分且巡察整改的原则性与实效性呈正相关态势,即被巡察党组织自我革命精神强,整改的原则性就强,整改实效性也强,反之则弱。分析原则性与实效性的内在关系,探究巡察整改的基本原则,可以从立足实际、立足长远、立足公平、立足发展四个方面提出增强巡察整改实效性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4.
2013年11月,2013教育信息化暨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国际论坛在中国上海召开,作为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领域的首次学术性国际盛会,本次大会兼顾产业发展和教育应用,其规模大、规格高、成果多、影响大、意义远,其宗旨:总结经验、展望发展、促进研究、推进应用、加深产业界和学术界交流与对话.并构建了国际化的协作研究与发展平台。通过对本次会议背景及会议情况的分析.重点阐述和分析了会议专题讨论的五个主题和相关内容,包括论文专题划分、依据作者所在区域划分,并对整个论文和报告内容进行全面概述。最后,给出总结与展望。以期深入推进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及应用的研究与发展之路.探索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的“标准研制一产业发展一教育应用”一体化推进的发展新模式,构筑一个“全”学习数字化教育生态新环境.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对于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学说的认识需要深化。我们长期以来坚持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的认识值得反思。实践表明,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都既有绝对性的一面,又有相对性的一面。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是与矛盾普遍性的绝对性和矛盾特殊性的相对性直接相联系的。我们必须完整科学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对立统一学说的论述,深化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关系和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加强教学管理与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从加强对专职教师的培养与管理、加强对兼职教师的培养与管理、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等三个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从源头上保证教学质量,提出了建立健全符合学校实际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阐述了大众化高等教育条件下科学的质量观,分析了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的构成和主要工作环节;并提出规范教学档案管理和加强教学与教学管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学科和课程分化与综合的辩证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和学科是课程的基础,科学和学科内容的发展趋势必然影响课程教学内容的发展走势。科学、学科和课程的分化与综合是辩证的。分化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化的结果。没有分化就没有综合,只是混沌。在分化基础上的综合和在综合基础上的分化既是近现代科学、学科和课程发展的基本趋势和规律,也应该是未来科学发展、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8.
言意关系有着深远的文化背景。言说形式、言说者、言说对象是言意关系的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在历史文化背景下的演进描绘了人文奋进的轨迹;由巫术而祭祀、占卜再进而到哲理这三要素完成了言意关系在先秦的具体形态的展开。对具体言说形态的辨析归纳出言意关系的症结在于形式的意蕴能否包容对象的意义、言说的意图能否抵达目的对象这两种关系和言说形式、言说者、言说对象这三个要素。  相似文献   

19.
论怪诞     
通过对中外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怪诞现象的探源和浅析 ,认为怪诞是一个流变的概念。初步概括并分析怪诞的审美特征 :反常的构成原则 ;混合恐惧和滑稽的震惊感 ;双重性的功能价值。怪诞与滑稽的区别主要在于反常程度、创作态度和审美价值的差异上 ;怪诞与荒诞的区别在于怪诞更多作为一种创作手法 ,荒诞更主要是一种观念和意识。  相似文献   

20.
政府—企业—居民形成的三角关系实质上是管理—生产—消费这种三角关系。在生产一消费关系产生的微观链中,人口是供需结构的基数,价格是供需组合的纽带。围绕政府管理,存在着政府管理与消费之间关系产生的微观链、政府管理与生产之间关系产生的微观链以及政府管理在生产一消费关系上产生的宏观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