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3 毫秒
1.
提起女作家张洁,广大读者并不陌生。近几年来,她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和散文,曾连续两年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她的《爱,是不能忘记的》又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对于这样一位有影响的女作家,人们可能有一种神秘之感吧。《青春》一九八○年第七期发表了一篇作家访问记,题目是《一个普通的人——记女作家张洁同志》,作者是孙五三。在这篇访问记里,作者介绍了张洁同志的生活、爱好、创作等情况。文章说:张洁“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女同志,高高的个儿,细细的身材,着一身半旧的蓝衣服。”“和陌生人谈话,常常会使她陷入窘境。”张洁是中国人民大学计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张洁及其创作与影响是无法绕开且不能不书写的。但是,对于张洁的研究成果,就专著而言并不多见。周志雄的专著《生存境遇的追问:张洁论》(以下简称《张洁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全面、深入、立体、系统地对张洁及其创作进行了阐释,是一部才思敏锐、见解独到、功力厚重、文笔流利之学术著作。突出地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3.
一次与朋友讨论女性文学创作时,笔者曾说到,在中国当代女作家中特别喜欢张洁的创作,灵性、深刻而又大气。朋友听后,热情地向笔者推荐周志雄的《生存境遇的追问:张洁论》,并说这是近年来对张洁创作的研究相当全面和深入的一部专著。这无疑激起了笔者阅读的兴致。比较早的研究张洁创作的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许文郁的论著《张洁的小说世界》及何火任编著的《张洁研究专集》,此后便很少看到对张洁创作研究的新专论(何著还不是专论,只是研究资料专集)。而张洁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是第一个两度获得茅盾文学奖,第一个荣获长篇、中篇和短篇小说三项国家大奖的作家,而且也是一个具有鲜明乃至极端性别意识的女作家。其创作不论是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还是对于中国女性文学发展都是意义重大。同时,张洁是一位创作勤奋的作家,一直笔耕不辍,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又创作了《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1993年)、《无字》(2002年)、《知在》(2006年)、《灵魂是用来流浪的》(2009年)、《四只等着喂食的狗》(2010年)等内涵丰富、驳杂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都未进入作家论研究视域,这不能不说是作家研究的一个遗憾。2012年出版的周志雄的《生存境遇的追问:张洁论》则对张洁创作做了相当全面而多方位的深入研究:从早期的《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爱,是不能忘记的》开始,一直到近期的《灵魂是用来流浪的》、《四只等着喂食的狗》等,从张洁的小说创作到散文创作,从整体创作发展脉络的梳理到具体作品内涵意蕴的阐释,从创作历史现场的重返到叙事艺术、心理化倾向、世界性视野及晚期风格等艺术特征的探讨等等,都做了相当扎实厚重的研究、阐释,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新发现。论者还以自己激扬、灵动的创造个性和饱满、热情的研究情感进入张洁创作的艺术世界,与作家的精神体验、个性心理相遇合,实现了一种新的个性化的灵性创造。因此,周志雄的《生存境遇的追问:张洁论》是一部集论者艺术灵性与学术厚重于一体的作家论专著。  相似文献   

4.
张洁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自从以《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谁生活得更美好》等登场文坛以来,一直笔耕不辍,创作了《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无字》等许多优秀作品.她创作生命力旺盛,风格多变,几乎每部重要作品的问世都会引起广泛反响与争议.对张洁创作的研究几乎与其创作同步,大致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繁荣开创期”、90年代的“理论深化期”及21世纪以来的“总结回顾期”[1],这些研究大多是以报纸、期刊论文或是学位论文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5.
1980年《青海师范学院学报》第3期发表了张广志同志的《十月革命后民族民主革命的性质及其所属阵线问题》,1981年3月《新华文摘》第3期转载了该文.张广志同志在文章中提出了两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一)民族殖民地解放运动为什么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
《语文战线》1983年第8期登载了茅以升同志和潘鸿新同志关于《中国石拱桥》一文的通信.潘鸿新同志在写给茅以升同志的信中就《中国石拱桥》一文在执教中遇到的四个疑难问题向茅以升同志请教,茅以升同志复信中逐项答复,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7.
重复是作家生命情结的体现,张洁的新作《灵魂是用来流浪的》是一篇具有重复意味的作品,其中我们可以看到张洁以往小说的种种影子。张洁晚年的小说已经不再以激烈和对抗打动读者,表现的是一种长者式的宁静智慧,《灵魂是用来流浪的》正呈现了这一写作意义。  相似文献   

8.
《历史发展动力应是人的需要与社会生产的矛盾》在《理论学习月刊》1989年第11期发表后,人大资料中心《哲学原理》1990年第2期全文转载。1990年第三期《理论学习月刊》又刊出了杨平同志的文章:《也谈历史发展动力──兼与吉彦波同志商  相似文献   

9.
我和李振江撰写的《究竟什么是论证》一文(载《贵阳师专学报》1994年第1期)对刘宗棠,同志《论“承认”》一文提出了商榷意见,接着张盛彬、杨世秀同志又分别撰写了《究竟什么是成功的论证》(载《贵阳师专学报》1994年第3期)、《关于论证、论据与承认》(载《贵阳师专学报》1994年第4期),肯定刘宗棠同志的观点,并对我们的文章提出了商榷意见.为了对有关问题进一步展开讨论,以促进我国逻辑界对“论证”的研究,特撰写此文,对张盛彬、杨世秀同志文章(以下简称“张文”、“杨文”)中的一些主要观点反驳如下: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 近几年来,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每期的《小学教学研究》一到,我总是先翻开《数学》栏目,拜读“教法探讨”、“问题研究”、“争鸣之页”等内容,爱不释手,受益不浅。但我发现一个问题:1992年贵刊第十期第33页四川省张全明同志所写的《似是而非关键应搞清“是”》一文竟然又在广西的《小学教学参考资料》第十期上出现了。  相似文献   

11.
在《李逵形象塑造的“失”的异议》(《昆明师院学报》,81年第4期)一文中,张德学同志对我的《李逵形象塑造得失初探》(《昆明师院学报》,81年第2期)一文中的观点,提出了异议,这有利于问题的进一步探讨。一德学同志和我的意见分歧的关键,“是如何看待李逵的受招安。”他说:李逵“受  相似文献   

12.
1978年的夏天,人到中年的张洁用孩子气的纯真追求和寻找“不能忘记的爱”,寻找了近30年,终于发现了“爱是不能指望的”。张洁的痛苦与绝望是可想而知的,张洁的绝望与痛苦源于她爱的方式和爱的对象都是过于理想化的。从《爱,是不能忘记的爱》到《无字》,正是张洁生命的感悟和体验,现实一次次无情的打击使她清醒和蜕变,也使她超越与升华,她终于明白了自己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她将走出自己的情感漩涡。  相似文献   

13.
主要是以小说蜚声文坛的女作家张洁,在散文创作上也有深湛的造诣。她的《拣麦穗》便是备受赞赏的佳作。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写它时,张洁已人到中年。正象这个年龄段的大多数人一佯,张洁常常怀着深深的情意回顾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生活。除了《拣麦穗》外,还有《那里去了,放风筝的姑娘》、《挖荠菜》等,都是这种追忆、检索的结晶。究其原因,当然是复杂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在历经几十年风风雨雨、磕磕碰碰之后,在适应社会方面趋于“成熟”的同时,她不免也会感觉到某种失落、某种精神上的困惑。否则,她为什么要在  相似文献   

14.
我在《长江水利教育》1989年第4期发表一篇题为《“双变”渗水试验方法原理》的论文,其中有一小错(118页,第3行)应纠正如下:又:黎祥族同志在《长江水利教育》1990年第3期(即1990年第3期)发表一篇题为《《“双变”渗水试验方法原理》的数学启示》的论文,有一小错(56页第2行)应纠正如  相似文献   

15.
正读罢《教育艺术》2013年11期张洁慧老师所著《深情苏轼:十年一梦,亦哭亦歌"——江城子·乙卯年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课堂实录》,忽然对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少教多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有了一些感想。今结合自身经验体会,略备陋说,谨飨同仁。  相似文献   

16.
过去苇月给大家介绍过好几本张洁老师的书,那都是上海的张洁老师写的。这本《四只等着喂食的狗》是北京盼张洁老师的作品——对了,她们同名同姓——她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写出了《沉重的翅膀》《祖母绿》《森林里来的孩子》《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等一系列有分量的作品。  相似文献   

17.
鲁迅著名小说《一件小事》的主要人物,是知识分子“我”,还是人力车工人,历来存在不同意见。北京《中学语文教学》八○年第八期姚健同志的文章,江西《语文教学》八○年第四期唐荣昆同志的文章,又再一次系统地论述:是前者而不是后者。这个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到正确归纳《一件小事》的主题,而且关系到探索鲁迅前期的思想发展,不能不认真进行讨论、研究。  相似文献   

18.
2007年12月我校刘爽、韩梅、李晶、张洁四名教师代表宣武区参加了北京市初中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其中。说课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刘爽老师的《山水画的意境》、李晶老师的《巴西》、张洁老师的《二力平衡》、韩梅老师的《让世界充满爱》的说课均受到区教研员的肯定。  相似文献   

19.
林祖成同志在本刊1987年第一期《一文的补充》中提出了两个猜想:  相似文献   

20.
邓德华同志在《这些是限制性定语从句吗?》(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外国语》1984年第3期)一文中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逗号是不是区别限制性定语从句与非限制性定从句的标志?邓德华同志通过分析英国朗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