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测度产业结构优化,利用我国2004—2016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考察服务业专业化、多元化和一体化集聚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而言,专业化集聚虽然会阻碍产业结构合理化,但能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多元化集聚既阻碍产业结构合理化,也阻碍产业结构高度化,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一体化集聚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分区域而言,专业化和多元化集聚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产生负效应且由东部向西部强度递增;抑制东部产业结构高度化,但能促进中西部产业结构高度化;一体化集聚对东中西部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均有正向效应,且西部显著高于东中部。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别构建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测度指标,以典型资源型省份山西为例从合理化和高度化两方面分别进行测度,并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定量分析它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山西产业结构合理度不高且波动较大;产业结构高度化提升主要得益于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比较显著,而高度化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并不显著;不论是合理化还是高度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都与经济增长速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总结海南城市化水平和产业演变特征,分析海南城市化和产业结构互动发展的的规律和问题,并对国际旅游岛建设下海南城市化和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软科学》2019,(5):11-16
探索产业结构对能源消费结构的作用机制,并在测度中国30个省份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基础上展开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对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在全国层面表现为正向效应,但存在着显著的地区差异;且省际能源消费结构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产业结构高度化能有效改善传统能源禀赋对能源消费结构的"负向锁定"。  相似文献   

5.
杨旭 《科技与管理》2006,8(6):86-89
产业结构的升级和高度化目标的达成应该遵循集约经营、效率优先的发展之路。在重点强调了产业组织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产业结构调整中观和微观机制长期滞后于产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另外,并利用产业升级协调化和高度化理论,从结构和组织两方面对这种可能的影响进行了简洁、框架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从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两个维度,构建了包括6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的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程度测度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个指标赋值权重。在此基础上,基于2000—2011年装备制造业7大行业的统计数据,对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水平进行测量。研究发现,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较高,且呈逐年增长趋势,但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整体偏低。  相似文献   

7.
林育芳 《未来与发展》2012,35(8):110-113,109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要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载体,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现代产业体系是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的统一体。以海西区为例,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对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都有相应较高要求。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构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陈林  肖倩冰  蓝淑菁 《资源科学》2021,43(2):341-356
环境质量的改善不仅是环境政策单独作用的结果,通常还与政策作用下产业结构的调整密切相关。本文基于中国2006—2016年1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PM2.5年均浓度面板数据,以“大气十条”政策作为环境规制的代理虚拟变量,结合双重差分法,研究“大气十条”政策的实施是否有利于降低京津冀晋鲁蒙、长三角、珠三角3个目标区域内城市的雾霾污染水平,并通过构建产业结构升级指标,探索该政策如何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影响雾霾污染治理。进一步,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验证“大气十条”政策实施背景下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度化对雾霾污染治理是否存在门槛效应。回归结果显示:①双重差分回归中,全样本下,“大气十条”的政策效果不显著;分区域样本下,政策对京津冀晋鲁蒙区域产生了显著的雾霾治理效应,而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没有产生明显的政策效果。②中介效应模型中,京津冀晋鲁蒙区域“大气十条”政策主要通过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量”作用于雾霾污染治理,且为部分中介效应;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量”作用于雾霾污染治理则为完全中介效应;珠三角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不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③面板门槛回归中,京津冀晋鲁蒙与周边区域样本、长三角与周边区域样本下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均存在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9.
魏敏  胡振华 《科研管理》2019,40(11):67-84
根据生态系统理论,构建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变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赋权,借助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定量评价模型,对湖南省2000-2015年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变协调发展度动态变化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看,新型城镇化和产业结构演变综合发展水平均呈不同程度上升趋势,前者明显快于后者,两系统时间性协调存在不均衡性;从结构功能看,两系统相互作用不明显,整体功能性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从动态趋势看,两系统协调发展呈现良好势头,协调发展度不断提高,但协调类型从城镇化滞后转变为产业结构滞后;各市协调发展度存在不均衡性,东部城市远高于中西部城市。  相似文献   

10.
首先测度出了产业结构高度化与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构建经济计量模型对我国西部地区12个省份2011年—2019年的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发现:在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经济增长,而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的提升并不会促进经济增长。基于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查明莲花山水质的水文地质,化学成分特征和应用价值,先后对清心泉,灵龟吐液进行6次观察和2次水质分析,初步证实:两口井水质清沏明亮,口感好,富含偏硅酸和钠离子,现已测定的各项指标均达以国家饮用矿泉水标准,是一种饮用天然偏硅酸矿泉水。  相似文献   

12.
设K为代数闭域k的有限生成扩域.C:f(x)=ayn为K上曲线,其中f是k上至少有3个单零点的多项式且n>3是正整数,n不是域k的特征的倍数,再设a■Kn,那么曲线C不能定义在k上,即曲线C:(x)=ayn不会k(a)同构于一条k上的曲线.  相似文献   

13.
物联网是什么?物联网不是互联网、传感网、产品电子代码,也不单纯是一种技术应用。物联网将“互联网”和“物”连接在一起,就意味着把破坏性创新引进到当今的信息和通信技术世界。与互联网不同,物联网是物、网络、语义等视角的综合而形成的集网络、应用服务于一体的技术融合系统。在物联网语境中,物联网技术像人一样形成了人为的自主特征。物联网意味着一种潜在的技术异化的环境:个人隐私以多种方式受到威胁。而现有对隐私的制度规约存在诸多的不完备性。  相似文献   

14.
廖汗成 《科技广场》2005,(10):60-62
文章介绍了一种利用多项式公式,推导出一种仅使用加法求整数的任意次方根的算法及代码实现,并对此算法时间复杂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办学特色是指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特有的、稳定的、区别于其他高校的独特优质风貌,以及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体现一所高校办学优势和特性的总和。地方高校要实现较好发展,根本出路在于特色办学,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整体考虑,把握凝练、构建和路径三个环节,要以现有特色凝练提升为前提,整体特色体系构建为核心,特色培育路径选择为关键,真正实施"特色兴校"战略,推动地方高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自利和互利之间关系的分析,揭示了氏族制度时期体现互利的公共权力被替纯粹自利服务的国家权力的异化。而随着自利之间的不断斗争,最终将导致国家权力向体现互利的公共权力的重新回归。这也就意味着替纯粹自利或部分自利服务的国家权力的消亡,而国家作为体现互利的公共权力的载体将继续存在下去。  相似文献   

17.
湖北农村土地流转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总体上比较落后。阐述了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做法,借鉴浙江的经验,湖北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农村的土地流转。  相似文献   

18.
纳米生物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纳米生物效应是将纳米技术与生物、化学、物理、毒理学与医学等领域的实验技术结合起来,研究纳米尺度物质与生命过程相互作用及其结果的一个新兴科学领域。本文介绍了纳米生物效应研究的科学意义,国际发展现状和趋势,我国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我国如何发展纳米生物环境效应与安全性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PowerPoint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一款功能强大、实用性较强的多媒体课件开发工具。因它简单易学、容易上手,已成为目前教师制作课件的首选工具。利用PowerPoint自身提供的动画设置及触发器功能,完成了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经常需要采用其它交互性较强的软件才能实现的功能:下拉菜单的设计。  相似文献   

20.
成层地基固结性状中不同定义平均固结度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勇  龚晓南  连峰 《科技通报》2006,22(6):813-816
一维地基固结理论从传统的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到成层地基一维固结理论中。由于实际地基大多由性质不一的成状土组成,成层地基固结度计算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固结度有按沉降(压缩量)定义的地基总平均固结度和按作用的平均有效应力(或所消散的平均孔压)定义(简称按平均孔压定义)的地基总平均固结度。但对实际工程对它们的大小比较讨论甚少,对实际的选取应用没有理论上的支持。本文从一般均质地基的固结度定义入手,在相对比较理想的土体条件假设下,系统的比较了它们的大小区别,并在单面排水条件下结论Us>Up是一定成立的,并且根据以有的半理论解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来说明本文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