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龚先生,您好!您是我仰慕已久学界前辈,也是我多年来极为钦敬的著名学者。对于您的学术成就、以及您孜孜以求、勤奋治学的精神,更有一种高山仰止般的敬重。今天能够有机会向您请教,感到十分荣幸。那么,下面我们先从您的治学经历谈起吧?您能不能就您大学毕业之后.到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这一阶段的人生和学术经历,给我们谈一谈?  相似文献   

2.
曾国藩日记始记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内容涵盖治学内省、为人处事、军事谋略、家庭教育、生活经历等多个方面,是曾国藩人生阅历的主要载体。在治学方面,除记录每天具体的学习内容之外,日记还保存了曾国藩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治学经验,从日记出发研究曾国藩的治学态度有助于进一步研究曾国藩的治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邯郸师专学报》2013,(4):128-128
2013年12月12日,《邯郸学院学报》常务副主编康香阁编审应邀为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哲学专业研究生作治学经历报告。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周炽成教授主持了这场报告会。康香阁编审以《从赵文化、学术名家到苟子思想——治学经历漫谈》为题,谈了自己从地方(赵国文化)、全国(学术名家)到国际(苟子思想)三个层次的研究实践经历。  相似文献   

4.
本记述了作三度随侍陆宗达先生学习《说》的经历,介绍了陆先生的治学特色和作的收获。  相似文献   

5.
苏轼不仅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极高地位,而且在思想文化史、艺术史、学术文化研究等多方面也颇有建树。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治学思想及治学态度的影响不可忽视。本文将从苏轼治学的特点、方法及其形成原因等方面对其治学思想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陈先生,您是国学大师钱穆的弟子,能否请您先给我们谈一下,您是如何走向治史道路的,以及您的治学理念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苏轼不仅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极高地位,而且在思想文化史、艺术史、学术文化研究等多方面也颇有建树。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治学思想及治学态度的影响不可忽视。本文将从苏轼治学的特点、方法及其形成原因等方面对其治学思想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钱钟书学术方面的不朽贡献,不仅在于产生了许多重要学术作,而且在于创立了一种连接传统与现代的独特治学方法。他的治学方法独标高格,主要是打通、参互和比较。  相似文献   

9.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是20世纪影响最为深远的语言学家,其学术思想还直接或间接地对包括史学在内的其他人文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经历、治学方法和态度引人深思,可以在治史及整个治学方面给我们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0.
殷娴 《科学教育》2003,9(2):37-38
《九章算术》的刘徽注是数学上的又一伟大成就,从中可以看出刘徽勤于探索的治学精神,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事半功倍的治学方法,仍适用于今天的数学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胡德海教授在教育学基本理论的研究方面造诣精深,成就卓著。在长期的教育研究实践中,他形成并提出了"先立乎其大者"的治学原则论,"功夫在诗外"的治学基础论,"先沉思而后言说"的治学路径论,"辩证统一"的治学思维论,"被社会、教育事业所需要"的治学目的论等一系列治学思想。梳理和挖掘其治学思想,对教育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熊铁基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他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50多年,成果卓著。其成就主要集中在秦汉史,上溯先秦,下迄唐宋,内容涉及秦汉制度史、秦汉思想文化史、汉唐文化史、道家道教文化研究等。2007年11月23日,笔者在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赵国华教授的陪同下,就熊先生的治学经历、治学方法等问题进行了专访,同时,还邀请赵国华教授和刘同盛教授撰写了研究熊先生学术思想的专题论文与本文一同发表,以飨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13.
“学者亦必志于彀”-访刘家和教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 :您的学术精神对我们晚辈学者来说有一种鼓舞和昭示的作用 ,我们很想了解您的治学经历 ,尤其是 ,在您学习的过程中 ,是否曾受到一些前辈的特别的影响 ,对形成您自己的学术道路起了重要的作用 ?● :我小时候先上私塾读了几年旧书 ,然后才上小学 ,上了不到三年 ,抗战爆发 ,接着就逃难 ,上学校读书断断续续 ,但我从老先生读旧书一直没有中断。当时的老先生讲古文 ,对于一些关键性的字 ,常会讲它是怎么来的 ,写出它的篆体 ,说出它的古音 ,逐渐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到了十四五岁的时候 ,稍微读了一点书 ,就问先生这些是怎么学来的 ,先生说首先要…  相似文献   

14.
杨灼群 《师道》2010,(5):8-8
初见刘良华先生时,您给予我的是强大的压迫感。诚如先生所说的,您是一脸死相地给我们上了一堂至今为止对于大学来说印象最深的第一堂课。您的压迫感是无形的,在你的一举一动中,我看到了一个严谨治学的学者。  相似文献   

15.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专家樊星教授治学20余年来,不断致力于古、今文学与文化的对话及融通,多年来笔耕不辍,成就斐然,实绩可嘉。其研究历程总体上经历了90年代初"当代小说与传统文化"研究、世纪之交的"当代文学处境及民族性问题"研究、近五年的"当代文学与古典文学关系"研究三个主要阶段。其治学精神、学术意识及研究方法等均能给后人很...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我国当代史学界著名学者李衡眉先生的治学经历、治学方法和学术成就进行了探讨和总结,文章具体介绍了李衡眉先生三度改为的原因,并对李衡眉先生在中国古代昭穆制度、婚姻家庭制度及先奏君位继承制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作具体的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17.
认为当前在教育和学术领域存在浮躁、急功近利的风气,不利于研究生的教学和培养,尤其不利于培养严谨刻苦、求真务实的学风。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家和先生的治学精神、治学经验与治学方法,以为广大学人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论胡适治学方法与治学实践的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始终注重科学的治学方法。他所总结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是其一生学术研究所遵循的科学方法的积淀和结晶。他所从事的属于整理国故的大量的小说考证、有关《水经注》的考证研究,还有诸如《中国古代哲学方法之进化史》、《戴东原的哲学》、《说儒》等著作,都是他运用这一科学治学方法的实践,而且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19.
郑先生 ,您在史学研究的学术成就和地位有目共睹 ,这些成就的取得自然离不开独到的治学方法 ,请您就治学经历、研究心得以及当前的学风问题谈谈自己看法。首先 ,不妨从您的治学经历谈起。● 6 0年代初是个物极必反的时代 ,经过“反右”、“大跃进”的折腾后 ,学术界、高校元气大伤 ,要求落实知识分子政策、重视学术的呼声高涨。 1 96 0年我从厦门大学历史系毕业后 ,留校从事隋唐史教学工作 ,随韩国磐先生做助教。自 1 96 4年开始 ,系里又安排我接替傅衣凌先生教授“中国古代经济史”。现在看来 ,这是我一生的一次机遇 ,从此在老一辈史学家的…  相似文献   

20.
我国著名学者、文学史家、古典诗论家陆侃如先生对中国古代文学和古代文论研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其治学风格和方法对当今治学者有很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本文从治学方面对陆侃如进行初步的探讨,以启迪后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