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版权在图书馆中的限制与反限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益平衡是版权制度的核心内容,同时这也是图书馆受到版权法保护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因为图书馆具有协调版权人与读者之间利益关系的均衡器的功能.图书馆在版权制度中的特殊效用是通过版权的限制与反限制得到充分体现的,在解决数字图书馆的版权问题中,版权的限制和反限制仍然是必须坚持的最基本原则,关键问题是把二者维持在合理的利益平衡点上,使版权人、图书馆、读者的利益共存与相容.  相似文献   

2.
鲁欣 《图书馆学研究》2007,(12):12-14,19
本文以图书馆权利及在数字环境下的适用为引子,阐述了版权制度下数字图书馆所遭遇的权利的限制与反限制,并提出了应对措施和相应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3.
版权扩张与限制在数字图书馆中的体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版权扩张在数字图书馆中的体现为: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对数字图书馆形成版权障碍3版权限制在数字图书馆中的体现为:合理使用范围相对缩小。在数字图书馆中引入法定许可,是版权扩张与限制在数字图书馆中实现协调的较好策略。  相似文献   

4.
数字图书馆版权限制制度适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字图书馆和版权限制制度密切相关。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有必要保留一部分公益性质的数字图书馆,也就有必要适当放宽数字图书馆合理使用的范围,并允许数字图书馆适时引入法定许可。  相似文献   

5.
法定许可权利在数字图书馆的适用与限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数字图书馆适用法定许可权利的背景,通过比较图书馆不同版权使用模式的特点,就数字图书馆享受法定许可权利的依据做了阐述,对图书馆适用法定许可中的限制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公共图书馆提供资源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版权许可协议。以拆封许可协议和点击许可协议为代表的版权许可协议存在规避著作权限制制度的趋势。版权限制制度失衡,有碍基本人权、公平正义、民主的实现,不利于后续创新。英国于2014年10月1日生效的《版权、设计、专利法案》修改议案中,涉及合同与著作权限制制度的平衡问题,其制度合理性值得我国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来数字图书馆版权限制问题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版权问题是数字图书馆近年来日益关心的问题,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数字图书馆,尤其关注版权权利的限制(合理使用、法定许可).文章就这一问题近两年来的发展状况作了综述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保护独创作品的版权是版权制度的基本原则,而促进传播同样是创立版权制度的宗旨。 为此,在平衡权利人与使用人及社会利益之关系方面,就产生了版权保护的限制制度。也就是说,在特殊情况下,版权保护要受到必要限制。 在版权限制制度中,新闻传播中的版权限制是有突出地位的。我国制定实施《著作权法》十年来,由于新闻传播的广泛性、活跃性,更由于新闻竞争的加剧,因新闻传播引发的版权纠纷不断发生,新闻界、法津界已予以强烈关注,且成为舆论的焦点。 一、新闻传播版权限制的形态 就一般理论而言,有关版权保护的限制形态主要分为合理…  相似文献   

9.
数字图书馆的法律地位及其版权问题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文章认为图书馆中新的版权问题难以解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数字图书馆的法律地位没有全面正确的认识,数字技术的特点和数字图书馆的运作特点都提出了强化版权保护的合理性,同时数字图书馆为保护自身版权而从事有偿服务的机会与必要性也在增加。版权法应就数字图书馆的公益性无偿服务和赢性有偿服务分别作出版权的限制和反限制规定,以便通过,授权许可、法定许可、强制许可等制度,达到平衡版权人、图书馆、读者三方面的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曾学智 《出版科学》2010,18(3):59-61
基于版权法对于版权人权益和公众使用者权益的平衡,文章从宪法规定的人权保护、经济的合理性和OA与CC实践发展三个方面论述了网络环境下的版权限制应呈适度加强趋向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可能。  相似文献   

11.
作为权利宣示与救济指引的重要窗口,版权声明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传播机构所采用.这反映出有关单位对版权问题的重视.但现实中,不少版权声明过分垄断权利、推诿责任,存在严重的违反版权法的问题.这种情况应当引起重视.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设法治国家的今天,合法的版权声明值得提倡,需要推广;违法的版权声明则需要有关方面加强治理与规范.  相似文献   

12.
13.
14.
Unauthorized use of copyrighted materials is widespread and has been facilitated by technological advances. Copyright piracy has been reduced by the ac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Publishers, and the Inter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Alliance. A number of successful antipiracy activities are reviewed, along with areas where problems continue. Fred Kobrak is a partner in Higham Kobrak Associates, consultants on the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industry. He was formerly president of Collier Macmillan International, New York, the international arm of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This article is adapted from a presentation to the seminar “East Meets West: Copyright and the Publisher in a Market Economy”, Hamburg, March 1991.  相似文献   

15.
16.
17.
At this critical point in its development as a burgeoning market economy ensconced within a socialist political system, China faces a dilemma in becoming a fully‐fledged player in the copyright arena.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China has made great strides in creating a legal and governmental framework for the administration and enforcement of copyright. But its implementation has left much to be desired, owing partly to inadequate resources of money and personnel, partly to insufficiently harsh penalties for infringement, partly to cumbersome procedures required to bring action against infringers, and partly to a general cultural tolerance for practices that run contrary to cultivating a broad‐based respect for copyright. This article proposes that a balance of pressure and encouragement is likely to have the best chances of success in overcoming these problems and ensuring that China will become fully welcomed into the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community.  相似文献   

18.
杨屹东 《图书馆学研究》2006,(1):100-100,F0003,99
本文针对中国版权制度起源的问题进行讨论,比较中国古代版权意识与现代版权保护制度的差别,认为中国古代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版权保护制度,并从传统思想、出版技术、东西文化差异、古代作者地位等方面分析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