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小学生闲暇教育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工时制的实行,使中小学生拥有了较多的闲暇时间。怎样认识闲暇时间及利用闲暇时间促进人的发展,成为热点问题,笔者认为:闲暇是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能够促进学生个体的良好发展,所以,闲暇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课题,学校社会家庭诸应协同运作,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可行的途径搞好教育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闲暇教育的历史演变闲暇教育是指教会人们利用闲暇时间充实本人生活、发展个人兴趣的本领以及如何"有价值地"、"明智地"利用闲暇时间发展个性的教育。而闲暇时间是指除去"工作时间"、"上下班的往返时间"、  相似文献   

3.
邓炳森 《文教资料》2010,(24):147-149
针对小学生闲暇时间增多,闲暇生活质量差的现象,学校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充实学生的闲暇生活,引导学生有价值地利用闲暇时间,进一步培养学生爱好和才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形成学校的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4.
人的个性的丰富和全面的发展,是人类的崇高理想和追求。马克思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科学地揭示了闲暇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即人类闲暇时间、自由时间的增加,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但闲暇时间的增加不必然带来个性的全面发展,因而必须进行闲暇教育,提高处理闲暇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对湖南省四所高职院校学生闲暇生活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闲暇生活是高职学生学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闲暇生活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通过对湖南省四所高职院校900名学生闲暇生活状况的调查研究,可以了解高职学生闲暇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对学生进行闲暇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闲暇教育是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闲暇价值观,形成运用闲暇时间的良好习惯,提高闲暇生活质量的教育活动。中学生闲暇教育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当前,中学生闲暇教育面临着闲暇意识淡薄、闲暇技能缺乏、闲暇教育缺位等问题。为此,应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方面着手,建立完善的中学生闲暇教育体系,以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进步 ,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导致人的劳动工作时间缩短 ,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改变 ,闲暇时间的占有和利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闲暇教育也就应运而生 ,这为提高人的素质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 ,闲暇教育、素质教育已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拟就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及教育价值观为理论基础 ,对闲暇、闲暇教育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方面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闲暇时间的管理有利于促进人的个性化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升小学生闲暇时间管理的策略为:在社会层面,将闲暇教育列入国家和学校教育的议程,动员社会力量开发闲暇活动可利用的资源;在学生层面,树立正确的观念,重视闲暇时间的管理,学习科学方法,合理管理闲暇时间;在学校层面,培育闲暇时间管理意识和技能兼具的教师队伍,开发建立闲暇时间管理的课程体系,落实闲暇活动设施与场所的多样性与开放性;在家庭层面,发挥父母为第一任教师的启蒙作用,坚持整体性原则,形成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合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闲暇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智障人这一特殊群体有较为宽裕的闲暇时间。为此,我们对本校智障生闲暇时间是如何度过的做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智障生闲暇时间的生活质量较差,同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开展闲暇教育的意义,论述了从学校、家庭、社区三个方面对智障生开展闲暇教育,以便让智障生生活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
闲暇·闲暇教育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导致人的劳动工作时间缩短,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改变,闲暇时间的占有和利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闲暇教育也就应运而生,这为提高人的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闲暇教育、素质教育已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拟就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及教育价值观为理论基础,对闲暇、闲暇教育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方面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学习化社会教育的新使命:闲暇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使人们拥有了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从"求学与就业"到"学习与生活"的转变,构成了业已到来的学习化社会的显著特征,以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为职志的教育有了新使命闲暇教育.  相似文献   

12.
闲暇时间日益增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为自由活动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因此,关注人的闲暇是不可忽视的永久话题。基于此,文章对休闲、闲暇时间、闲暇生活等一系列基本概念予以厘清,进而深入挖掘蕴含于闲暇生活中的教育价值,提出了关于闲暇教育、闲暇德育的一些理论观点,这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有一定参考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闲暇具有关乎人类生存的本源意义。在某种意义上,没有闲暇,就没有哲学、艺术、科学……进入暑假,教师的生活重心将由工作转向闲暇。闲暇是个体的生活方式,享受闲暇是教师的基本权利,充满活力与自由的闲暇时空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的个性需求。教师不但要学会教书育人,而且要学会如何设计闲暇生活,获得人格的自主发展。张健同志长期从事青少年闲暇教育研究,先后主持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小学生闲暇教育"、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闲暇教育研究"、"闲暇教育深化研究",出版了《闲暇与未成年人教育》专著以及《闲暇·高中版》、《闲暇·初中版》《闲暇·小学版》系列教材,参与编写《中国公众休闲状况调查》,有多篇闲暇教育论文发表。在暑假来临之际,我们约请张健及其课题组成员从休闲的视角看暑假,为教师的暑假生活提供一份有价值、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劳动、闲暇、教育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劳动与闲暇既对立又统一.劳动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劳动教育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素养.闲暇教育是教育的第三种职能,学校应通过"外在因素确定法"和"内在因素确定法"开展闲暇教育.人的教育是劳动教育与闲暇教育的融合,二者的结合具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在现代社会,要牢牢把握劳动与闲暇、劳动与教育、闲暇与教育的关系,明确人的教育是劳动教育与闲暇教育的结合,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结合高职教育规律、学生特点和社会发展需求,高职通识教育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公共生活必备、职业生活必需、闲暇生活必要"的品格和能力。"公共生活、职业生活、闲暇生活"是个人能力发展的"全面性尺度";"必备、必需、必要"是个人能力发展的"目标性尺度"。"公共生活必备"应定位于培养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公共素养;"职业生活必需"应定位于培养职业发展需求的核心素养;"闲暇生活必要"应定位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志趣。  相似文献   

16.
劳动、闲暇、教育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劳动与闲暇既对立又统一.劳动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劳动教育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素养.闲暇教育是教育的第三种职能,学校应通过"外在因素确定法"和"内在因素确定法"开展闲暇教育.人的教育是劳动教育与闲暇教育的融合,二者的结合具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在现代社会,要牢牢把握劳动与闲暇、劳动与教育、闲暇与教育的关系,明确人的教育是劳动教育与闲暇教育的结合,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时间是闲暇的载体,闲暇赋予了时间闲暇的性质。闲暇是一种哲思状态,超越世俗的追求,处在休闲的彼岸,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闲暇是一种权利,一种包含多种选择的权利,我们具备选择的能力才能很好地享受这种权利。闲暇教育是一种真正关注人类本身的教育思想,是一种由来已久的教育内容,是培养人最理想的教育,是一切教育围绕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高质量的闲暇生活对人的自主全面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我国人们有1/3的时间是在闲暇中度过,但当前对闲暇的价值还缺乏正确的认识,对闲暇和闲暇教育还存在观念上的误读,也导致人们在现实中难以正确和合理地开展闲暇活动。从“闲暇”、“闲暇教育”的概念入手,阐述了闲暇与闲暇教育的研究意义,指出了闲暇与闲暇教育的几个观念上的误读,倡导人们关注闲暇教育的功能,以正确的态度去认识和对待闲暇与闲暇教育。  相似文献   

19.
闲暇教育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但已进入高等教育视野.高职教育注重技能培训,闲暇教育严重缺失,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闲暇生活已成为高职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闲暇生活质量的高低、利用闲暇时间的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发展.对高职院校学生开展闲暇教育意义重大,探索闲暇教育新途径是高职教育不容忽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浅论大学生闲暇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增加,闲暇教育应运而生。本文在追述闲暇教育基本概念及其发展的基础上,拟就从闲暇教育的意义、闲暇教育对大学生素质培养和素质拓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入手,分析大学生闲暇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人的全面发展及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对开展大学生闲暇教育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