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语用失误是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的原因之一,对其进行研究能为英语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基于对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现象的调查,在关联-顺应模式下,从交际语境视角,探讨了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根本原因是语言使用者在交际中,其语言的选择与其交际语境的诸因素(心理世界,社会世界和物理世界)之间未能达成有效地关联顺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拟从交际语境、语言语境和文化语境三大跨文化交际语境要素入手,运用顺应理论阐释跨文化背景下的交际者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如何进行语境顺应,以达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3.
在认知语境视域下,结合交际主体心理过程,分析语言交际过程,探究语言交际模式;根据交际模式和跨文化交际特征,从认知语境的建构基础、建构主体和交际过程三个层面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强调语言文化知识在交际过程中的整合和内化,强调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认知语境的动态建构过程中提升。  相似文献   

4.
商务谈判是商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跨文化商务谈判的顺利完成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以Verschueren的顺应论为理论框架,探讨跨文化商务谈判中谈判者如何顺应谈判场合的交际语境,选择适当交际语言以保证跨文化商务谈判的顺利进行,尝试为跨文化商务谈判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5.
从顺应理论视角分析跨文化语用照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顺应理论认为,语言运用的过程就是不断作出选择的过程,跨文化语用照应也是一个语言选择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语用照应的运用要顺应交际语境,对交际语境的顺应是综合考虑跨文化交际语境中各因素的变化动态地做出的。在跨文化交际中说话人要顺应交际双方的交际语境进行语言选择,促使听话人通过语用推理照应理解其试图表达的意义,从而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6.
罗娜 《海外英语》2012,(3):133+167
Verschueren的顺应论着重对语言的使用是一个连续选择语言的过程进行了阐述,并且提出语言的选择必须顺应于语境。语言翻译的实质是交际翻译,所以交际语境在翻译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需达到交际语境顺应,具体指顺应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该文旨在研究交际语境的顺应在翻译过程中语言的选择上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顺应理论认为语言的使用是交际者在某种程度意识下根据语境而做出语言选择的动态顺应过程。该理论对翻译具有很强的解释力,翻译中译文的选择也是一个动态顺应的过程。作者以顺应理论为基础,从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两个层面探讨翻译中的顺应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交际中,人们的语言应用是一个不断选择的顺应过程,而语言顺应要受制于元语用意识。追求交际的和谐是一种无标记元语用意识,是多数场合下交际者追求的交际目标。成功的交际者会根据交际语境不断变换语言形式、交际策略及话语内容来达到交际和谐,从而实现交际过程中的语言的和谐顺应。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跨文化交际为视角,以文化价值观念体系为基础对不同文化语境下的当代中英食品广告进行分析,民以食为天,因此,选择食品广告更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同时试图从广告语言中探寻中西文化异同,并以期对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的跨文化交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社会发展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顺应理论,实现语言、非语言选择和语境的动态顺应,克服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11.
非语言交际作为人类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交际中起着语言交际无法替代的作用,而外语教学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基础,因此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拟通过介绍非语言交际的功能和特点,非语言交际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来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非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非语言交际总是与语言交际相伴相生。每一次语言交际都需要一种或多种非语言交际的参与。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非语言交际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也发挥着应有作用。正确区分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合理看待非语言交际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分析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对推动非语言交际与教学的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应该重视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规范教学中的非语言行为,丰富非语言交际策略,建立健全综合英语教学评估体系,从而促使非语言交际在高职综合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13.
人类交际是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结合。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在交际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1]萨莫瓦尔说:"在面对面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时语言行为,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2]在跨文化交际中,很多人往往重视语言的正确运用,而忽略非语言交际行为的文化差异及其影响,导致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频频发生。实际上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比语言交际行为所起的交际作用更大,它的差异比语言行为的差异所引起的文化冲突还要严重。根据毕继万在《跨文化非语言交际》中将非语言交际粗略地分成四大类:1)体态语;2)副语言;3)客体语;4)环境语,本文试从手势语、眼神交流、体触行为等方面研究体态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减少由此导致的文化差异的干扰,以促进人们之间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4.
随着少林功夫不断向国内外的传播和推广,少林功夫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对其传播方式的研究,必然会为进一步弘扬少林功夫、展示少林魅力提供更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交际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类社会活动中,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共同完成人类的交际活动。其中非语言交际在人际交往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导致不同的非语言交际方式。本文从身势语、手势语以及体距和体触行为三个方面介绍非语言交际的差异,突出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以便加强交际特别是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跨文化非言语交际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重要分支,其重要性已获得共识。如何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运用和理解非言语手段关系到交际的成败。提出了跨文化非言语交际的语用功能,跨文化非言语交际的异同,以及跨文化非言语交际的语用对策,希望能对交际者非言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火星文是为了适应网上交际的需要而创造的一种颇具特色的语言.文章从符号学的角度对火星文这一特殊的混合符号系统进行分类,并就其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火星文包括非语言交际符号与语言交际符号两个并行的系统.语言交际符号系统是主要的,在非语言交际符号的辅助下,火星文焕发出更大的活力.如何看待火星文,还需要人们加以引导和规范.  相似文献   

18.
博客新闻在传播形态与传播特点上的创新之处,部分地改变了以往互联网新闻的形态,拟由此产生了对自媒体新闻的过度崇拜,以及对博客新闻反主流传播的过高预期。但是,博客新闻在现实中的传播状况远未达到具有影响的传播力度,倒是其自身的局限和存在的悖论,终结了自恋般的博客新闻崇拜。作为一种正在上升势头中受到普遍崇拜的新的传播形态,博客新闻无法完成人们过高预期的任务。其中的症结在于:博客新闻首先存在着新闻精神、发布身份和发布权利的尴尬,更加重要的是,博客作为"自媒体"或是"新媒体",其发布过程的监管缺位,使得自身的公信力在实践中必然存疑。  相似文献   

19.
Food science researchers have pronounced the Institute of Food Technologists Success Skills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competency mastered by graduates entering the work force. Much of the content and outcomes of the Success Skills pertains to o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of public speaking and interpersonal and group communication. This qualitative study reports the results of an examination of oral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in the classes of 9 faculty in the food science program at Iowa State Univ. The findings revealed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in the classes that support the Success Skills oral communication mandates; however, the food science faculty did not explicitly teach these skills. Faculty assumed the students would acquire proficiency in oral communication through participation in disciplinary activities that required them to practice the skills. A situated communication framework cautions communication researchers to honor the oral communication traditions in other disciplines. Still, the practice of preparing students to communicate in professional contexts without formal instruction raises 2 ques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communication researcher: first, are students aware of the communication skills they applied in classroom activities? Second, are students able to transfer communication skills to other classes and, more importantly to professional practice, when they graduate, as a result of this approach? The discussion suggests exercises that direct students’ attention to the specific skill sets inherent in the oral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in the Success Skills while enabling faculty to maintain the communication traditions of food science as they prepare students for professional practice.  相似文献   

20.
语言交际的生命本质包括个体生命本质与人的类生命本质。语言交际的个体生命本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语言交际是个体的一种生理活动;其次,语言交际是在个体生命的生理条件容许的情况下的所进行的活动。语言交际的精神本质主要包括:首先,语言交际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而人的心理活动,就是运用大脑这个重要的生理器官进行的精神活动;其次,语言交际的作用是影响人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