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化背景下的新闻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全球化时代。面对全球传播市场的形成和全球化的挑战,新闻教育也要走向国际化。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新闻教育应更新教育理念,改变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材建设。以培养具有国际思维和国际视野的新闻人才为目标,将国际化的维度和全球化的观念融入到现代新闻教育中。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由于受政治体制、历史传统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中西方在新闻教育上产生了诸多差异。由于我国的新闻教育发展艰难和西方主宰国际传播秩序的原因,使得我国经常遭遇由于中西方文化隔阂而产生的偏见,并对西方媒体的误读无能为力。因此,为了培养未来新闻人在新闻传播上的客观公正的职业理念,改变西方媒体主宰国际传播秩序的格局,促进文化的多元性发展,我国必须对新闻进行"教改",对西方新闻教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探索适合国情的新闻教育道路,不断推进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相似文献   

3.
王长潇 《青年记者》2016,(10):68-69
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优化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一环,从战略高度优化国际新闻传播布局,与我国经济大国的地位吻合,也符合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根本利益.正因如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十三五”规划编制思路中,“新闻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工程”被列为十大工程之一.①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闻是国际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逐步提升,国际新闻也将中国作为重点关注对象.互联网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使得全世界人民的交流更加便利,中国的新闻热词也被传播到国外,英语是国际通行语言,因此新闻热词的准确传播取决于英语对新闻热词的翻译.由于新闻热词的翻译对英语新闻的准确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正确的翻译新闻热词,通过阐述新闻热词的概念和意义,提出准确的翻译方法,为精准传播中国新闻提供参考,为我国新闻和文化传播提供新的助力.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传媒全球化的步伐也日益加快,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交流愈显频繁。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崛起使媒介格局发生彻底改变,媒介生态发生剧烈变化,这对职业传媒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传媒教育面临严峻挑战。在国际传播急速发展的环境下,传媒人才培养模式亟待转变,培养国际化传播人才势在必行。中华文化渊远流长,博大精深,香港又是一个中西文化交融的地方,而且在文化产业发展和传媒教育上,有着一定的领先优势。其中,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是香港传播教育和文化交流的先驱,自成立以来,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新闻传播人才。  相似文献   

6.
蔡雯 《新闻实践》2002,(2):12-15
中国的新闻传播业在加入WTO和国际互联网传播发展迅猛的双重压力下面临严峻的挑战,面对新闻信息传播的全球化竞争,新闻从业人员的传播理念和传播方法亟待改进。新闻采集和编辑加工应重视对新闻信息的放量传播,并通过对新闻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以及通过报道结构、方式的设计进行新闻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新闻信息的利用价值,增强新闻媒介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曾苑 《东南传播》2011,(8):19-22
近年来,以网络和移动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迅速,改变着传统国际传播格局。公民记者大量涌现,国际传播主体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传统国际传播媒体面对新媒体环境下公民新闻带来的挑战,如能将这种参与式体验引入到传统媒体中,将大大增强传统媒体的竞争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传统媒体的专业化为公民新闻把关,降低其不可控因素。从另一个角度看,国际传播媒体在新闻采集的过程中容易有“新闻盲点”,引入公民记者,将扩大消息源,一定程度上减少“新闻盲点”,提高传统媒体的报道能力。本文正是在这种思路下探索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介入公民新闻,从而将公民新闻带来的挑战转化为可利用资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徐盟 《声屏世界》2012,(8):19-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电视国际新闻评论在节目形态的多样化、评论主题的丰富性和评论作品的传播力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当今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感知中国的声音变得愈加重要。多棱观点之剑:电视国际新闻评论的题材特色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新闻评论作为发出一国声音、争夺国际话语权的利器,在传递国际新闻的同时,起到了抢占舆论先机、引导舆论方向的重要作用。①国际顶尖电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财经新闻传播主导权是全球化语境下大国争夺的重要领域,用以彰显国家经济形象。在国际经济格局变化中,我国经济地位进一步提升,有关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国元素"、"中国故事"日益成为国际财经新闻争相报道的对象;由于我国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世界经济风云变化对我国的影响更为显著,我国媒体对国际财经新闻也更加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面临的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对主流媒体增强国际舆论引导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中的媒介环境已经发生改变,社交媒体平台成为国际舆论引导的重要传播场域,正深刻影响着新闻的传播机制和传播方式,也给国际舆论引导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通过分析我国主流媒体在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中的舆论引导实践,提出在新的传播场域下主流...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国际传播能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国际传播能力提供舆论支持,一个国家不仅难以和平崛起,甚至维护正当利益都会非常艰难。特别是在危机状态下,国际传播能力不足,将会丧失新闻话语权,导致虚假新闻横飞、国家形象受损,甚至影响国家政局稳定和社会发展。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大大增强从"不敢发声"到"积极发声"的转变媒体要报道的国际新闻不仅仅包括国外  相似文献   

12.
作为社会的传播领域,新闻总是浮在风口浪尖上,它是社会的窗口.总是备受社会关注。当前,在全球化与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新闻传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索质也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3.
对外宣传工作如何在新形势下,以科学发展观和“和谐”思想为指导,以全球化、网络化、现代化为特征拓展外宣阵地,以应对力、吸引力、公信力为核心增强外宣实力,最终在国际传播体系中成为重要一极,更有效地营造对我国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已成为新时期广播电视媒体做好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尹依环 《今传媒》2023,(5):104-106
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国之间的竞争与较量也在不断增强。在当前复杂的国际背景下,增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顺利开展,作为奥运吉祥物的冰墩墩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增强了国际友人对中国的认识。因此,本文基于冰墩墩爆火现象探索了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策略,旨在为提高我国国际传播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国际传播的目的,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中国的和平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提供有力的国际舆论支持。随着中国国家利益在全球不断拓展,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广泛而深入。增强与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传播能力,已成为中国对外传播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信息传播日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新的媒体形态不断涌现,传统媒体面临转型压力。面对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中国媒体要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必须科学布局、统筹规划、融合发展、一体推进;需要在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基础上,根据国家  相似文献   

16.
赵婷婷 《今传媒》2012,(3):34-35
举办重大国际盛会是一国展示其文化与实力的重要机遇。我国成功举办了奥运会、世博会之后,2011年在西安举办世园会。这一系列的国际盛会是中国走向世界,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契机。西安世园会是展示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社会生态环境美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个平台。西安世园会建构对外传播的环境议题,引领国际传播话语权,对于塑造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具有积极的意义,也是我国对外传播思想的一次提高和创新。  相似文献   

17.
信息全球化背景下的传媒报道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今世界,不但经济和贸易全球化的程度日益加深,而且随着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等新媒体的出现,人类的信息传播也呈现无障碍、分散化传播的全球化趋势.因此,传媒报道传统上以国界为线进行区隔的思维模式和操作方式已经过时,国际、国内、本地新闻的界限已经无可避免地被打破.面对这样的传媒环境变化,无论是国际新闻报道,还是国内新闻报道,都必须树立全球化意识.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全球化为背景,从总体上分析了新闻传播与国家影响力之间的关系。文章认为,全球化是一个整体性的变迁过程,而新闻传播日益成为国家影响力的决定性力量之一,并将逐步重塑国家在国际社会的主体地位。我国媒体应当充分报道并积极参与到国际治理的各个环节中。  相似文献   

19.
明安香 《新闻界》2001,(6):8-10,22
认真研究信息传播全球化现象及其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并确定我们的传播发展战略,是我们在新世纪初面临的重要任务。全球化由一种敏锐的观察和观念转化为客观实际进程,开始于经济全球化,信息传播全球化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其主要标志是全球性电视广播网、电话电信网和国际互联网等三大全球性网络的初步建成和迅速普及。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信息传播全球化到来的时候,毫无疑问应该紧紧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制定出正确的新世纪传播发展战略,积极主动地参与信息全球化的进程,为我国和世界各国在新世纪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全球信息交流、文化交流、新闻传播交流和国际舆论交流环境。作者就几个主要问题谈一谈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20.
邱平 《采.写.编》2020,(2):156-157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影响下,我国的经济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新媒体时代逐渐到来,给我国的生产发展和社会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有效推动了国家的绿色发展。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新闻传播专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国内高校要重视新闻传播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做到与时俱进,积极培养学生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媒体意识,实现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发展与进步,实现学生和媒体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