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企图成为最大的华文电子书商 《出版参考》:大陆也有几家做数据库的厂家,如,清华同方、万方数据等,而且都得到政府支持。再如,超星的电子书极其便宜。同是华文数字内容,您是如何吸引对岸的资源呢?  相似文献   

2.
曹蓉 《出版参考》2005,(12X):31-31
新崛起的新加坡和它所代表的东南亚华文图书市场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虽然融合了多元种族,但是华文和华人的影响力,还是最重要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在东南亚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来自中国的华文书籍通过新加坡销入周边国家,如重拾华文热情的印尼、菲律宾、泰国和越南等地。一时之间,一个以新、马为中心的海外华文市场已经形成,并具有无限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3.
新崛起的新加坡和它所代表的东南亚华文图书市场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虽然融合了多元种族,但是华文和华人的影响力,还是最重要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在东南亚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来自中国的华文书籍通过新加坡销入周边国家,如重拾华文热情的印尼、菲律宾、泰国和越南等地.一时之间,一个以新、马为中心的海外华文市场已经形成,并具有无限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众多美国主流报纸发行量呈下跌趋势,相比之下,美国华文报纸却势头良好,不仅发行量增加,种类也呈现百花齐放之势。据统计,近10年间,美国华文报纸的发行量增长了约三成。华人集中的美国大城市如纽约、洛杉矶、旧金山、芝加哥等,几乎都有本地华文报纸,有的城市华文报纸多达几十种。其中,发行量和影响较大的有《星岛日报》、《世界日报》、《侨报》等10家左右。华文报纸发展势头良好,越来越凸显其文化桥梁、社会聚集和宣传平台的功能。尽管美国华文报纸竞争激烈,但其维护华人权益和服务的宗旨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月箫 《图书馆杂志》2005,24(4):95-96
从“侨民文学”的淡出到“世界华文文学”的称呼越来越多地进入我们视野,这一变化见证了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在形态和内容上的成熟。作为华文文学百花园中的新秀,它们以独特的视域和新颖的体悟获得了众多关注。占远清先生新近出版的学术随笔集《海外来风》(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l版),以其特有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海外华文文学的风貌。读来如临窗观海,凭海临风,不觉华文文坛云蒸霞蔚,景象万千。  相似文献   

6.
苏枭 《新闻世界》2014,(11):184-185
本文就荷兰华文媒体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了介绍和分析。荷兰生活着近10万华人,而近几十年来荷兰发展起来的数家华文报刊如《中荷商报》《华侨新天地》《华侨通讯》等,在华人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此同时电视广播和新兴互联网发展,给荷兰华文媒体注入新的力量,代表有荷乐网、凤凰卫视欧洲台和荷兰国际广播中文网。  相似文献   

7.
马来西亚总人口2300万,人均生产总值约3300美元。华人人口560万,约占总人口的25%。华文教育虽较其它东南亚国家发达——拥有1287间华文小学(学生人数63万)、60间华文独立中学(学生人数6万)、78间国民型(政府)文中学(学生人数14万);东、西马华文日报也有10余家(读者230.5万;日销量约为77万份)——但扣除老幼与受英文教育者,华文识字人口仅约250万~300万。华人人口也集中在西马西海岸主要城市如吉隆坡(巴生谷)、槟城、新山、马六甲及怡保等。人口  相似文献   

8.
软实力的文化资源有着多样性,书籍则是软实力运用的一种方式。本文选择“华文出版”这一特殊出版形式,对华文出版之于华文软实力的现状、华文出版的目标受众、华文出版内容、华文出版渠道的国际化,以及华文出版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途径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9.
业界动向     
出版集团太商业不利社会华文市场逐渐成型,跨国华文出版集团兴起,不少正面临过度商业化的危机。香港联合出版集团总裁陈万雄在台北书展上表示,出版的本质仍是文化,出版集团若太向商业倾斜,对社会、集团本身都会产生负面影响。他认为,大型出版社(或集团)会对一个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他举欧美日为例,欧美大型出版社如蓝登书屋,无一不以出版好书闻名,因此欧美文化能不断积累、持续对整个世界产生影响;反之,日本大型出版社如小学馆、讲谈社,皆以畅销通俗读物见长,日本文化也逐渐走向下坡。目前,跨国华文出版集团中,新加坡大众集团走的是通俗路线,…  相似文献   

10.
安辑 《出版参考》2005,(6X):31-31
据媒体报道,第三届曼谷国际书展上,华文书刊的展出阵营在增大,如南美有限公司、台湾的联经出版事业公司、上海外文图书公司、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广西新华书店出版社以及新加坡的亚太图书有限公司等。此外,很多家以泰文为主的出版社摊位也展出一些儿童汉语、汉语教材等书籍及多媒体读物,展现了泰国人学习华文、华语的兴趣,这也让许多业者感受到泰国的华文书业有了很大的改观。  相似文献   

11.
易淑琼 《图书馆论坛》2012,32(5):98-104
华文文学是中国内地30余年来新兴又蓬勃发展的学科。内地学界通过有计划、成规模的选集、丛书、大系等形式组织和留存华文文学的创作与研究成果,体现了华文文学文献整理出版的自觉意识。但华文文学文献在内地高校图书馆的公共收藏体系中呈现为散点、随机的自发状态,这影响华文文学的大众与学术传播,制约华文文学学科建设,加强华文文学文献资源建设成为当务之急。文章并提出构建完善的华文文学文献资源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被誉为华文媒体“峰会”的首届“世界华文媒体论坛”9月16日至18日在南京举行。五大洲约30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百余家华文媒体与会,就“面对新世纪的海外华文媒体”这一主题进行研讨和交流。 据介绍,首届“世界华文媒体论坛”旨在为世界各地的华文媒体探索其生存发展并促进华文媒体之间及其与中国大陆传媒界的联系沟通及协  相似文献   

13.
地域文化渗透与华文教育教学研究背景 国务院侨办九江华文教育基地于2000年4月经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审核、评议、批准,在九江学院建立,这是国务院侨办首批建立的22个华文教育基地之一,也是目前全国的27个华文教育基地之一。地域文化异彩纷呈,这使得各地华文教育基地在总体一致的前提下要形成鲜明的地域特色,而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地域文化,是各华文教育基地所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记者缪立平)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整个华文出版市场的格局调整,华文出版一体化趋势加快,为适应这一变化,更好地为世界各地的华文出版人服务,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决定结合世界各地华文出版人的力量,编写出版《世界华文出版年鉴》。此书将汇集世界各地的华文出版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华文报刊在世界华文报刊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发展轨迹大致是:19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美国华文报刊的初创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美国华文报刊的政治纷争期;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华文报刊的繁荣期.本文拟对上述三个阶段美国华文报刊的历史发展与表现特征作一概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华文出版创新是文化传承与积累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影响力与文化软实力,推动华文出版"走出去"步伐。随着世界范围内文化融合趋势的加强,新的时代不断赋予华文出版新的创新要求。在文化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把文化创新与出版创新有效结合,推动华文出版的新突破,是值得出版人思考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华文出版要通过本土文化创新、引进出版物的本土化改造以及推动本土文化"走出去"等策略实现华文出版创新,以推动华文出版的发展,增强中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英国华文媒体竞争越来越剧烈。在此背景下,对英国五大华文周报进行比较研究,注重对其各自优势和经验的分析论述,有利于海外华文媒体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从而促进海外华文媒体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给国内的传媒业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苏彦韬 《中国广播》2011,(10):14-17
美国是中国海外华文媒体发展最蓬勃的地区之一,早在1854年就诞生了全球最早的一份中文报纸《金山日新录》。华文媒体1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在美国出现过的华文媒体种类和数量都在海外华文媒体中名列前茅。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华文媒体在国际上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9.
资讯     
《全国新书目》2010,(22):1-1
全球馆长专家共论华文报刊文献数字化10月25日"国际图书馆东亚文献合作暨华文报刊数字化研讨会"在长沙举行。来自全球知名图书馆和汉学研究机构的250余名图书馆馆长和专家出席会议,共论"华文历史报刊文献数字化发展计划",寻求全球华文报刊资源共享。"华文历史报刊文献数字化发展计划"将整合从清朝嘉庆年间至今  相似文献   

20.
王华  李姝 《图书馆论坛》2015,(3):98-101
调研马来西亚40多所华文文献机构,对馆藏华文文献的规模、种类、分类法以及网络资源建设等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华文报刊、华人社团档案、华文学校文献资料以及华人宗教文献等资源的地域特色与发展趋势,就中马华文文献交流合作、资源共建共享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