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化背景下平面设计的网络生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现状与现代设计的互动 科技的进步为艺术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数字化背景下的平面设计艺术的产生正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运用.数字化技术不仅传承了传统艺术形式,而且为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创作方式和艺术语言,为设计师、艺术家甚至包括非专业的美术爱好者提供了发挥才能的舞台,使他们在艺术的创作中获得了更大的自由,进而成为当今艺术领域中不可忽视的新力量.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家全方位地进行创作提供了新的平台.现代设计的发展以数字科技发展和全新传媒技术为基础,将人类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灵感融为一体,现代设计在创作过程中全面或者部分地使用了数字手段.  相似文献   

2.
随着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化已成为必然趋势。未来几年,将是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期。数字化多媒体等信息技术促进了电视、计算机、通信的逐步融合,各种技术将相互渗透,产品界限日趋模糊;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对市场的影响将越来越大;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新产品、新技术日新月异,新的产品门类不断涌现,为市场保持快速增长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全世界都在享受着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应用为我们带来的“数字福利”。然而…  相似文献   

3.
媒介素养教育与网络艺术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晓萍 《新闻知识》2006,(12):69-70
网络艺术目前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将已经存在的传统艺术作品通过电子扫描技术或人工输入方式进入互联网络,这被称作“网络艺术”,相当于传统本的数字化;一类是直接在网络上“发表”或称“首发”的艺术作品;还有一类是通过计算机创作或通过计算机特殊软件生成的艺术作品,比如电脑自动“创作”的小说、音乐、绘画等作品。由于网络艺术具有个人性、综合性、动态性、交互性、虚拟性、可下载性、可无限拷贝:等特性,因此,它天生具有较传统艺术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其艺术门类也就远非传统艺术所能涵盖,大杂烩式的艺术发展空间同时也给艺术消费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其艺术产业化的趋势十分看好。但在产业化的进程中,开始显现出这样那样的问题,阻碍了其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分析表明,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受众媒介素养偏低,媒介素养教育不足有关,本将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李军强 《大观周刊》2012,(47):319-319
一、何谓数字艺术?数字图像? 在网络时代,人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甚至社会形态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网络文化的信息化,开放化开阔了人们的视野空间。其互动性、交互性给人类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方便。网络对数字化艺术图像的成像和传播带来了重大的影响,为图像艺术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那么什么是数字艺术呢?所谓数字艺术一般是指以“数字”作为媒介素材,通过运用数字技术来进行创作的具有一定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或艺术过程。  相似文献   

5.
司雯  蒋冠 《兰台世界》2023,(3):41-44
“以资源为中心、以用户导向、以技术为支撑”建设的数字人文项目为人文研究提供了新方法、新手段和新视角。数字人文基础设施是数字人文项目建设的核心内容,图档博机构是数字人文基础设施建设重要的参与者与推动者。通过文献与网络调研,收集国内数字人文基础设施建设案例,对其建设方法与思路进行分析,归纳得出“数字化—数据化—知识化—可视化”的数字人文基础设施建设一般模式。  相似文献   

6.
数字技术正以超出人们想象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为了理清数字时代电影字体与色彩新的创作要求,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抽样、统计,对数字时代电影的文字与色彩视觉传达的特性和要求做了归类,并结合优秀电影创意过程,透析出了符合数字时代需求的电影文字与色彩创意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这将是数字时代电影字体与色彩创作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曾红 《兰台世界》2007,(3S):31-32
电子件是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贮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件。它是信息时代衍生出来的一种件形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件呈几何速度增长,它向长期以来以纸质件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档案管理思想,管理原则,管理体制,管理方法提出了全面挑战。[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孕育着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的生成,促进了艺术信息的迁移、艺术手法的创新、艺术经验的积累。网络艺术既是作品形态的网络化,也是创作手段、创作方式和创作思维的网络化,依其网络化程度差异,可将网络艺术分为传统艺术作品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艺术作品的网络创作和发布、计算机艺术的网络化三种类型。作为一门新兴艺术形态,个性化和综合化是网络艺术的经典特征,互动化是其交互特质,虚拟性和短暂性是其多元特征。  相似文献   

9.
彭宝攀 《档案管理》2023,(3):106-108
本文基于“元宇宙”的情境,分析了在此背景下艺术档案文创策略创新在创作主体、创作体系、创作形式三个方面的优化机遇,立足技术、资源、体系三个维度建立了艺术档案文创策略创新的优化体系,并从文创众包、文创体验、文创靶向、文创宇宙四个方面探讨应用路径,以期通过新的数字技术促进艺术档案文创事业的发展和创新,逐步形成文创宇宙建构。  相似文献   

10.
从上世纪的1964年美国兰德公司将内部计算机连成网络开始,计算机网络发展速度异常迅猛,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向前拓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的“网络文化”应运而生。网络文化是指以互联网为载体,借助计算机的网络技术,以数字化形式储存与传播,在世界范围内资源共享的一种信息文化。  相似文献   

11.
高桐 《现代传播》2024,(2):108-118
迅猛发展的数字技术,以联络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媒介属性宣告着数字时代的来临,由此,数字媒介成为人文学科传扬与发展的工具。作为人文学科的规定性现实条件,它推动与构入人文学科,使人文精神、人文主义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种态势已致使一些学者提出“数字人文”的说法,并热衷于以“数字人文”等同人文、取代人文。然而,“数字人文”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人文。“数字人文”与人文不具有等值关系,“数字人文”对于中国人文更不可等值置换,数字技术只是人文建构的媒介性工具。人文不能简单地由“数字人文”替换。  相似文献   

12.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现代通信技术正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计算机网络和无线通讯成为人们彼此联系的重要手段。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任何新闻可以在几秒钟内传遍全球,时空的距离被打破,数字技术让地球缩小信息加快,在人们的惊呼中,一个进入新媒体时代的“数字地球”日益清晰地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邱志勇 《现代传播》2013,35(1):58-64
在我们所处的数字时代里,影像以各种新的方式出现,出现在不同的空间里,更以惊人的数量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数字影像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影像的呈现方式,更改变了影像的概念。既有的媒体形式创造了新的结构、新的接口、新的规模,研究者与艺术家也开始投身新媒体的工作上,包括视觉媒体的新形式,亦即所谓的新影像,这些新影像本身已经以新的方式来介入真实。当代新媒体艺术理论与美学实践中最大的问题之一乃是在于媒材本身的结构上,这种变化建立在个人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4.
“跟着档案观上海”数字人文项目是数字人文与档案事业融合发展的创新案例,为历史档案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分析“跟着档案观上海”项目的实践做法,发现其在平台建设价值、数字档案资源建设、数字技术应用和平台建设导向四方面的先进之处,为历史档案开发的数字人文平台建设总结出经验。以此为基础,文章进一步提出历史档案开发与数字人文融合发展应持续深化数字档案资源建设、引入生成式AI技术等建议,旨在为历史档案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信息时代的特别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动力。计算机的发明与因特网的广泛应用是上个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创举 ,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最具有影响力的两件大事。由于它们的发明与广泛应用 ,使人类由工业时代跃升到了信息时代。信息时代是以数字媒介为主体 ,以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为传媒的新时代。美国著名学者尼葛洛庞帝在其著作《数字化生存》中是这样描述信息时代的 :“在电脑和数字通信呈指数发展的今天 ,我们生活在由0和1组成的一串串‘比特’所代表的数字空间里” ,“信息的DNA正迅速地取代原子而成为人类生活中的基本交换物 ,并展示出这一变化的巨大影…  相似文献   

16.
数字鸿沟与网络时代公共图书馆的职能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论文介绍了数字鸿沟研究中的图书馆。因特网发展导致的“数字鸿沟”使公共图书馆的保障信息公平的作用被重新认识。数字鸿沟问题使人们对公共图书馆职能有了新的认识,公共图书馆在消除数字鸿沟方面的特殊作用有:提供公共计算机因特网接入、进行基本信息技能教育、提供合适的网络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17.
媒体脸谱     
《青年记者》2022,(15):2-3
<正>总台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启动7月2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央博”数字平台建设启动。“央博”数字平台将以“央博”App为核心载体,把各大博物馆、美术馆、美术院校及艺术家的典藏文物、艺术作品、美育课程等展示给受众。中国青年报社发行历史版面数字藏品7月23日,中国青年报社《星期刊》创刊号版面在中国青年报社“豹豹·青春宇宙”数字藏品平台推出,限量发售1000件。  相似文献   

18.
高婧 《新闻传播》2023,(3):74-76
数字媒体艺术是信息技术发展下的必然产物,该艺术的出现为媒体行业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空间。影视创作与媒体间存在着紧密联系,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影视创作带来了变革,且两者的融合应用也成为人们考量的重点内容。本文重点对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进行分析探讨,以期能够提升影视创作的整体水平,推动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艺术运用摄影摄像、数字技术等光学媒介、电子媒介进行创作,与传统艺术有着极大的区别。新媒体的艺术特质正在逐步被人们所接触、了解和熟悉。新媒体艺术的审美实现,包含着与都市感性经验的遇合。艺术场域的观看与被观看赋予新媒体艺术独特的审美体验,更与现实交换一种虚假真实的可能。本文将试图以新媒体艺术家章清的个展作品为例,分析新媒体艺术的审美实现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引文是施引文献与被引成果的纽带,反映了后继者的借鉴和肯定。本研究在传统题录关键词网络的基础上,创新地将引文上下文关键词作为研究材料,所构建知识图谱不仅能揭示文献主题的深层次信息,也能够反映受众主观筛选和利用文献的知识过程。[方法/过程]选取数字人文为研究领域,获取3个文献集和两个引文文本集,构建两个无向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和两个有向的基于文献引证的关键词网络。通过共现网络,观察数字人文领域知识的吸收与扩散;通过引证关键词网络,观察数字人文的形成与转化。[结果/结论]研究揭示数字人文的研究重点、核心领域与核心技术,从受众的角度为数字人文领域未来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