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科技风》2021,(28)
目的:探讨胆结石实施小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价值。方法:106例胆结石患者根据电脑产生随机数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分别开展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低,手术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排气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术后6、12h视觉模拟法(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观察组(3.77%)较对照组(18.87%)低(P0.05)。结论:相较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结石治疗中的运用价值更高,具体体现在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等。  相似文献   

2.
张庆达 《西藏科技》2005,(10):43-43,47
本文介绍拉萨地区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与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对比.方法我院今年收治胆囊炎、胆结石病人41例,分两组对比治疗.效果第一组20例术后切口疼痛应用镇痛剂给予对症处理.第二组21例所有患者均无手术切口剧烈疼痛症,未用镇痛剂.两组对比腹腔镜胆囊切除生理干扰小、创伤小、痛苦小、并发症小、康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治疗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64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依照手术方式不同分成探究组和对比组,对比组行常规开腹切除术,探究组行腹腔镜下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结果:探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创伤小,痛苦轻,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胆囊三角"优先后入路"解剖在基层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洛扎县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普外科收治的120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对象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n=60,采用胆囊三角优先后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方式)与对照组(n=60,采用胆囊三角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中转开腹情况、肠功能恢复时间、胆道损伤情况、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结果 120例患者中,女性84例(70%),男性36例(30%)。平均年龄46.5岁。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28±17min,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14±10min。在对照组中,10%的人转换为开放,而观察组为1.5%.术中出血量,对照组23.29±3.87ml,观察组18.95±4.35。对照组胆道损伤发生率为3.3%,观察组为0。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3.7±5.3天,观察组为2.1±0.3天。结论在基层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中应用胆囊三角"优先后入路"解剖治疗结石性胆囊,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长,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5.
<正>胆囊疾病与手术胆囊恶性肿瘤是肝胆系统多发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文献以及临床研究显示,胆囊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在消化系统肿瘤中呈上升趋势。随着大家健康意识的增强,患有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的患者为预防恶变,选择以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为主的微创手术方式治疗的情况在逐年增加。由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具有术后恢复快、组织创伤小、患者痛苦少、切口美容效果好、住院时间短的特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渐渐成为胆囊切除手术的主流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4年在我院就诊的78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选取42人作为对照组,行腹腔镜顺行性全胆囊切除术治疗。另取36人作为实验组,行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各种并发症出现。实验组手术所需时间以及手术中病人的出血量、所需补液量都少于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使用腹腔镜和小切口切除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名之前在本院接受胆结石疾病治疗的病患,任意平均分为LC和MC两组,各个组40名,对于LC组的患者使用气管插入,让全身麻醉,再通过镜下观察胆囊的解剖症状和炎性变化,倘若胆囊床电出血停止,可以借助穿刺洞将胆囊取出来。对MC组的40名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的方法,再通过B超检测胆囊各个部位的具体方位,切口长度在4~6厘米之间,待入腹腔内再切除。结果各个组在手术中的切口距离、血流量、住院时长以及住院支出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LC组患者的病发率远远小于MC组的病患(P0.05)。结论使用腹腔镜治疗胆结石病患效果比小切口手术更为明显,可以提高病发的治愈率,在现代医学中,此方法应得到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纵行小切口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多发肋骨骨折的患者20例,行纵行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观察术中失血量,术后复查胸X线片观察肋骨复位情况,术后患者恢复情况。结果:20例患者均顺利手术,术中失血量150-300.0ml.术后复查胸X线片内固定确切,对位对线良好,术后第2天患者可离床活动,疼痛刺激轻。结论:纵行小切口胸膜外内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的特点,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0,(25)
目的:分析胃癌采用腹腔镜胃癌切除术治疗效果,并观察对其手术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的影响。方法:随机采取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76例,时间介于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按照盲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胃癌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胃癌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观察,并且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期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等质保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明显,且占优(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患者采取腹腔镜胃癌切除术治疗,能够降低术中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优化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电视腹腔镜手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omy,LC)是近几年开展的一种新式治疗腹部疾病的手术方式.具有切口小,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特点.我院自1996年7月至2001年10月共施行电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共97例,现将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在甲状腺腺瘤治疗中采用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的样本病例为广西玉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甲状腺腺瘤患者88例,以2015年8月~2016年5月为样本选取时段,以抽签分组方式进行分组,予以传统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44例患者为对照组,予以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的44例患者为实验组,经不同的治疗,对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对和分析。结果:相比对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较短、切口长度明显较小,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少,术后引流量明显较少,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同时住院时间明显较短,另外,实验组患者治疗后CRP、RBP、PA均明显较优,以上2组比对数据差异均P0.05,统计学具有意义。结论:在甲状腺腺瘤治疗中采用小切口微创手术方法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分析小切口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僵直的临床疗效,总结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成办医院就诊的32例创伤性肘关节僵直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6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方法实施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32例患者在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5~12个月。按Cabasset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研究组优14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为93.75%;参照组优10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为75.0%。两组优良率对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小切口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僵直效果良好,改善血运和骨膜的生长与恢复,减去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13.
王晖 《中国科技信息》2005,(13):242-242
自1882年Langenbuch首例施行胆囊切除术以来,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llolecystectomy,0C),作为胆道外科最为常见的手术,已成为胆囊结石及某些胆囊疾病的常规处理方法。随着科学技术及内镜外科的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由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作为一种微创外科技术被外科界所承认,大有改变开腹胆囊切除之趋势。很多胆石性胆囊炎患者急诊入院后要求行LC手术。既往多采取先控制炎症,再手术的方法。这样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增加了住院天数和费用。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院从1999年开始实施急诊LC手术,到目前为止行急诊LC,手术40余台,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黄炳东 《大众科技》2021,23(6):67-69
伴随着我国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成为当前手术临床上常用的术式,多应用于胆囊炎患者身上.当前我国胆囊炎疾病发病率的升高,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身体健康,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也发挥越来越高的应用价值.文章结合笔者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应用过程及效果进行总结,整理形成综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结合西藏地区特点,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护理路径及术后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方法以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7月30日作为研究阶段,共纳入研究对象122例,均为近期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联合术后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排气时间无差异,P005,对照组首次下床时间(12.88±3.42)h、住院时间(7.01±1.42)d与研究组首次下床时间(8.03±1.06)h、住院时间(3.55±1.09)d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技能(18.69±0.85)、沟通能力(19.32±0.52)、护理质量(18.99±0.64)与研究组护理技能(13.64±1.11)、沟通能力(16.31±0.44、护理质量(13.15±1.09)差异显著,P0.05。结论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及术后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可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术后恢复,可考虑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20,(13)
目的:探讨后交通动脉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9年5月期间60例后交通动脉瘤合并急性脑积水患者,所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方法,根据治疗方法按照1:1比例分组,观察组患者给予显微手术夹闭治疗,对照组采用介入栓塞术,对照组实施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血肿吸收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均低于对照组(30.00%),对比差异明显(P0.05);随访观察组mRS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将显微外科治疗技术显微手术夹闭疗法应用在后交通动脉瘤合并急性脑积水患者治疗中,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预后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对促进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的77例患者随机分配为治疗组(37例)及对照组(40例),其中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严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出现肛门排气排便及肠鸣音恢复的时间,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2天血清中胃动素(Motilin,MOT)含量.结果:对照组出现肛门排便排气及肠鸣音恢复的时间较治疗组显著延长(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清中胃动素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术后第1天、第2天与对照组相比,血清中胃动素含量显著提升(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可促进胰十二指肠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安全系数高,临床疗效较好,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上普遍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重度营养不良结直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理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8月至2019年10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收治的重度营养不良结直肠癌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n=58)进行常规护理,并于术后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n=58)则接受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相关指标,营养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胃管留置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术后住院时间等术后恢复情况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0 d的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理能够明显改善重度营养不良结直肠癌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倪孔海  曾兴业 《科技通报》2000,16(3):235-237
为探讨萎缩性胆囊炎的手术方式,回顾性分析了1986-1998年经不同手术式方治疗的萎缩性胆囊炎患者87例,手术并发症以顺序性胆囊切除术最高,为3/22,胆囊部分切除术后可出现长期上腹隐痛不适,其发生率为2/18。萎缩性胆囊炎胆囊三角尚能分离者行顺行胆囊切除,难分离者行逆行胆囊切除或胆囊大部切除。  相似文献   

20.
次卓嘎 《西藏科技》2009,(7):47-47,50
本文总结我院开展的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护理体会。结合高原LC手术期护理的两个主要阶段,各期的护理应遵循各期不同的特点,紧紧围绕高原LC术后切口愈合和并发症的防治进行及时稳妥的护理,疗效满意。该组病例均采用LC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均未出现切口延迟愈合或其他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