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故事激趣,感知妙言 1.老师讲故事《唐伯虎题诗贺寿》. 唐伯虎是历史上有名的才子——书、画、诗、文样样精通! 有一次,他被邀请到一个大户人家去参加老太太的寿宴.在当时,能够邀请到唐伯虎,那是非常有面子的事,如果能在寿宴上讨得他的墨宝,那就更美了! 果然,寿宴上,有人提议,请唐伯虎作诗贺寿.唐伯虎也不推辞,在众人的喝彩声中,挥笔写下了第一句“这个老妇不是人”.  相似文献   

2.
唐伯虎写诗     
明代才子唐伯虎曾和客人一起登山,其间客人赋诗,唐伯虎扮作“乞儿”,要求和诗一首,唐伯虎写下了一个“一”字后,就不再写,转向就走,客人赶紧把他追回来。  相似文献   

3.
明代江南才子唐伯虎,平生多困苦坎坷,而品性潇洒依旧。他留给后世的不是辛酸的眼泪,而是俊逸的微笑。有一次,吴县街头上,有一位犯通奸罪的和尚被戴上枷锁游街示众。唐伯虎  相似文献   

4.
正据传,苏州才子唐伯虎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是为一位作威作福的高官之母祝寿所作。唐伯虎不愿趋炎附势,但迫于压力无可奈何。祝寿时写下开头第一句:这个女人不是人。众人惊诧,面面相觑。直到看到第二句诗:九天仙女下凡尘。老太太顿时眉开眼笑,陪客也都夸唐伯虎技惊四座。没想到第三句吓得众陪客脸色发白──生的儿子都是贼。眼看高官火冒三丈地要将唐伯虎扫地出门,第四句让大家提着的心放了下来──偷来蟠桃献母亲。原来是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历史上生活原型的唐伯虎与《三笑》故事中的唐伯虎相比较,以大量的史实否定了唐伯虎“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传统看法,而认为他实际上出身屠夫之家,是一个小屠夫.后得文征明等人帮助,闭户读书,一举获乡试第一。在京考中却因为受人牵连,革去功名,贬为小史.从此浪迹天涯,家道中落。本文还认为“三笑”传说,是他人所为,与唐伯虎无干,唐乃代人受“过’.曹雪芹著《红楼梦》,曾受到唐伯虎作品的启发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同学们,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位老太太做寿,她的子孙请来唐伯虎为她题诗。全家大小及亲朋好友争着来看。唐伯虎挥笔写了第一句“这个婆娘不是人”,举座皆惊;写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众人由吃惊转为喝彩;写了第三句“儿孙个个都是贼”,在座的由喝彩转为惊怒;写完最后一句“偷得寿桃献至亲”,大家无不拍手叫好。这短短四句、二十八个字的祝寿诗,  相似文献   

7.
《新作文》2006,(2)
1故事播讲站唐伯虎祝寿大家对于明代文人唐伯虎也许并不陌生。一次,唐伯虎应邀出席一家财主婆八十寿宴。当轮到唐伯虎致祝寿辞时,他劈头盖脑一边手指宴会,一边口吟道:“这个婆娘不是人!”引得在座者个个目瞪口呆。于是,他趁势口锋一转:“九天仙女下凡尘。”主客们顿时化忧为喜。不待情绪安定,唐伯虎又爆出第三句:“儿孙个个都是贼!”儿孙和祝寿者们无不惊讶,怒目而视。不料,诗人妙语回天,“偷得蟠桃寿至亲。”顿时,众人开怀大笑,掌声轰然。从第一句开始诗人就设置悬念,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直到末句,才完全解开悬念。你是否能从中受到一些有…  相似文献   

8.
《笑笑录》曾载唐伯虎写对联的故事。有一次,唐伯虎代市上某商人写对联:生意如春草;财源似水泉。那个商人却不中意,认为夸张得不够,要求用显而易见的东西作比喻。唐伯很生气地改写道:门前生意,如似夏夜蚊虫,队进队出;夜里铜钱,要像冬天虱子,越捉越多。那个商人看了,竟高高兴兴地拿走了。又据传说,唐伯虎对门有一家富翁,为其母做生日,请唐伯虎绘画题诗,以祝寿。唐伯虎绘“蟠桃献寿”一幅,挥笔题诗,写到“对门老妇不是人”,富翁十惊愕,怒目而视。当他看到第二句“好似南海观世音”这才转怒为喜,但看到第句“生下儿子是个贼”,富翁笑颜又消失了…  相似文献   

9.
明代“吴中四才子”中的祝枝山与唐伯虎交情甚厚,时常相聚。一次,祝枝山与唐伯虎对饮。祝枝山带着醉意,口出一上联:  相似文献   

10.
江南才子唐伯虎思维敏捷,如不是自以为有点能与他抗衡的存货,一般人是不敢与他相伴出游的。在唐伯虎的眼中,处处是画,处处是诗,处处暗藏机巧。  相似文献   

11.
猪八戒=唐伯虎?文/许嘉璐图/李宽〔编者按〕《猪八戒=唐伯虎》一文,提出了语言学中的一段“公案”,即“声转”和“假借”固然是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中的一条规律,然而若运用不当,或者无文献佐证,则必会出错误,以致得出“猪八戒=唐伯虎”的荒谬结论。这篇文...  相似文献   

12.
画像与真相     
正唐伯虎的曲折身世在很多影视作品中,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不但才华横溢而且风流倜傥,但历史中真实的唐伯虎,不仅没娶到秋香,还一点都不帅。后人可以通过唐伯虎的画以及史料考究其经历,来推测唐伯虎到底帅不帅,也能知悉他是否真的过着风流倜傥公子哥的日子。唐伯虎以画肖像画闻名,他的肖像画不仅  相似文献   

13.
写文章,能尺水兴波,是一种创 造技能。通过事件、情节的出人意料 的衔接,创造新奇的,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结果,给既定的语境生出一个出乎意料之外的延续,也是一种创造。请看下面的一则短文: 明代画家唐伯虎作诗曾借助奇妙的延续,作出令人拍案叫绝的诗句。我们不妨看看这段流传的佳话。唐伯虎对门有一家富翁,一日,富翁为其母亲过生日,请唐伯虎来绘画题诗,为其母祝寿。唐伯虎先画了一幅《蟠桃献寿》,然后拿起笔在画上题诗。诗的第一句是“这个老妇不是人”,顿使举座失色。可他接着写第二句“好像南海观世音”,人们转怒为喜。…  相似文献   

14.
<正>【训练主题】传说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一次应邀到一个富翁家给他母亲的寿辰绘画题诗。他挥毫画了一幅《蟠桃献寿图》后,接着题诗,笫一句便是:“这个婆娘不是人。”刚写完,满座皆惊,富翁也十分愤怒。唐伯虎接着写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这下四座宾客转惊为喜,富翁也转怒为乐。唐伯虎又写出第三句:“儿孙个个都是贼。”这下大家又惊得发呆,富翁一家更是怒气冲天,这时唐伯虎第四句脱笔而出:“偷得蟠桃献母亲。”这时满座宾客赞叹不已,富翁也顿时对诗画赞不绝口。  相似文献   

15.
大家对明朝风流才子唐伯虎的"风流"多有误解,认为他虽然文采出众,却是个追逐于花丛中、卖弄才情的浪荡公子。其实,唐伯虎之风流是在仕途失意之后参悟了人生真我的真风流,那就是"适志"。唐伯虎生于苏州的一个富商之家。明朝视商人为"贱民",因此唐伯虎的家族将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唐伯虎也不负众望,16岁便考中秀才,随后又高  相似文献   

16.
明代,一个乡绅为母亲办寿宴,邀请唐伯虎赴宴。席间,该乡绅请唐伯虎作祝寿诗,表达他对母亲的孝顺。唐伯虎不加思索,信笔写了第一句:“这  相似文献   

17.
趣味聊吧明代风流才子唐伯虎有一次应邀出席一个财主婆的80寿宴。当轮到他致祝寿辞时,他一边手指寿星,一边吟道:"这个婆娘不是人!"引得在座者个个目瞪口呆。在大家惶恐不安之际,他话锋一转:"九天仙女下凡尘。"主客们顿时化忧为喜。不待情绪安定,唐伯虎又爆出第三句:"儿孙个个都是贼!"儿孙和祝寿者们无不惊讶、怒目而视。不料,诗人又妙语回天,说:"偷得蟠桃寿至亲",顿时,众人开怀大笑,掌声轰然。应当说,唐伯虎是一个善用"欲扬先抑法"的高手。为了赞扬老妇人及其儿孙,他先抑后扬,以惊人之语吊足了听众胃口,令  相似文献   

18.
陈志远 《现代语文》2009,(11):57-58
明代唐伯虎才华横溢,书画冠绝,尤其在仕女画上有很深的造诣。仕女画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唐伯虎的女性观。唐伯虎对女性有着深切的同情,赞颂女性的美貌,肯定自由恋爱、婚姻自主,赞赏女子反抗压迫、追求自由和人格独立的斗争精神。  相似文献   

19.
唐伯虎学画     
唐伯虎的名字叫唐寅(yín),伯虎是他的字。唐伯虎擅(shàn)长画山水、人物、花鸟,是我国明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和文学家。唐伯虎从小就在绘画方面显示出了超人的才华。他9岁拜当时  相似文献   

20.
谜破谜     
明朝的著名才子唐伯虎和祝枝山是好友,相传他俩常在一起吟诗联对和制谜,颇有情趣。有一年清明节前夕,唐伯虎去杭州拜访祝枝山。一见面,唐伯虎就迫不及待地说:“祝兄,快拿‘草木之人’来。”才思敏捷的祝枝山一听就知道唐伯虎要的是啥,便笑哈哈地说:“老弟渴成这个样子,还制谜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