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很多高三学生都有这样的感受:做了很多古诗鉴赏题却还是把握不了这类题。问题出在哪呢?笔者以为,这与很多教师没有教给学生程序性知识有关。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把个体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陈述性  相似文献   

2.
王硕 《课外阅读》2011,(5):111-112
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把个体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陈述性知识,一类是程序性知识。一直以来,语文教师教给学生的更多是陈述性知识,忽视了程序性知识的传授。特别是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形成写作能力,急需我们每一为教学工作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1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现代认知心理学把知识分为两大类,1类为陈述性知识,另一类为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又称描述性知识,通过记忆获得,主要关注的是“是什么”,如细胞、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有氧呼吸及无氧呼吸等。程序性知识是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它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如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过程中关于能量利用率的计算,  相似文献   

4.
现代认知心理学把知识划分为“知什么”的陈述性知识和“怎么做”的程序性知识。认为程序性知识不是将知识作为直接陈述的对象,而是作为应用的对象,是一套解决具体问题的操作步骤和过程,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传统知识观下的“知识”仅与“陈述性知识”相对应,而传统知识观下的“技能”恰与程序性知识相吻合,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技能是一套习得的程序性知识。  相似文献   

5.
现代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这两类知识获得的心理过程及其在头脑中的表征、保持与激活等特点都有显著的差异。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主要有:促进陈述性知识习得的策略;促进陈述性知识保持的策略;促进陈述性知识有效提取的策略。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主要有:掌握程序性知识的陈述形式;明晰程序性知识应用的条件;从陈述性知识到程序性知识的转化;从程序性知识到陈述性知识的转化等。  相似文献   

6.
肖化移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5期撰文指出.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它是一种经过学习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为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具体操作.程序性知识也可以被称之为“技能”。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区分可概括如下:第一,陈述性知识是“是什么”的知识.  相似文献   

7.
高中生物教学中策略性知识的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心理学把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用于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如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什么?生物的遗传物质是什么?程序性知识用于回答"怎么办"的问题,如利用转基因技术设计解决水稻病虫害防治问题的方案,如何培育无籽西瓜等.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的知识,是关于如何使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去学习、记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8.
认知心理学把个体的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世界是什么的知识,它是程序性知识的前提和基础。陈述性知识对个体认知发展的意义体现在四个方面:接纳新的知识、构建合理的认知结构、创新思维的发展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它对于帮助教师结合教学实际,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各门学科知识,提高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将知识分为两类 :一类为陈述性知识 ,另一类为程序性知识。前一类知识用于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如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怎样 ?生物的遗传物质是什么 ?后一类知识用于回答“怎么办”的问题 ,如利用转基因技术设计解决水稻病虫害防治问题的方案 ,如何培育无籽西瓜等 ,这两类知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知”(即狭义的知识 )与“会”(即知识运用 )。只有先让学生“知” ,然后才能使学生“会” ,即先知后会。可见程序性知识的学习首先经历陈述性知识阶段 ,然后才过渡到实际办事、调控阶段 ,亦即程序性知识阶段。中学生物学科的教学内…  相似文献   

10.
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加工心理学把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尽管两种知识“本是同根生”,但它们仍然存在着差异。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弄懂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异同并不困难,关键要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实现两种知识的相互转化,教会学生在适当的情境中以适当的形式提取某个知识点的技能,把知识学活。  相似文献   

11.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在历史学习中,学生不应只学习“陈述性知识”,还要学习“程序性知识”。所谓“陈述性知识”,是“知什么”的知识。历史学科的陈述性知识,是关于过去发生了什么的知识,它包括史实性知识(如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加工过的历史知识(如历史概念、历史结论)。所谓“程序性知识”,是“知如何”的知识。  相似文献   

12.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在历史学习中,学生不应只学习“陈述性知识”,还要学习“程序性知识”。所谓“陈述性知识”,是“知什么”的知识。历史学科的陈述性知识,是关于过去发生了什么的知识,它包括史实性知识(如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加工过的历史知识(如历史概念、历史结论)。所谓“程序性知识”,是“知如何”的知识。  相似文献   

13.
一般来说,知识包括两大类: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说明“是什么”的知识,程序性知识则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能力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的,同时又表现于活动之中。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知识本身并不等同于能力,只有当知识可以灵活变通、灵活迁移,从而能够稳定地提高学生在某领域中的活动水平时,这种知识才转化成了学生的能力。写作知识和技巧纯粹是运用性知识.那种静态的描述性陈述性知识对于写作的作用极少或几乎无用。这正如一个学习游泳的人依靠游泳课本上的知识.倒不如多一点下水的体验。即使有游泳方面的知识,也必须在实践活动中,这些知识才有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方武 《中国教育学刊》2004,(5):19-21,37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师生对课程知识的主动建构。教师对课程知识的建构主要表现为: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建构人际间民主协商、平等对话、和谐相处的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建构解决问题的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以对文本多种解读的方式建构阅读、鉴赏、重构文本的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以对课本知识的分析、归纳或进一步扩展的个性化方式建构课程知识;建构课程学习的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建构主要表现为:以汲取课外读物中的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的方式建构课程的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以积累人生经验和阅历的方式建构关于社会人生的知识;以个体独特的认知结构精细加工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的方式建构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性知识;建构自我的元认知知识。  相似文献   

15.
本文所说的知识是指广义的知识 .现代认知心理学把广义的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大类 .陈述性知识又称语义知识或言语信息 ,它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 ;程序性知识是办事的一套操作步骤 ,其中又可分为两个亚类 ,一类为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识(智慧技能 ) ,另一类为对内调  相似文献   

16.
知识分类学习论和教学论是我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邵瑞珍和皮连生教授提出的,它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应用于我国教学实践的产物。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个体从世界中所习得的知识性质是不同的。概括来讲,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陈述性知识,另一类是程序性知识。由于不同类型的知识习得的内外条件不同,所以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来设计不同的教学策略,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7.
语文导语中陈述性知识的陈述主体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是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对知识的分类,其中陈述性知识正如它的修饰词所限制的一样,是可以被陈述和描述的,用来问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是个人可以有意识地回忆出来的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在语文导语中经常运用的故事、古诗、成语、对联、作者、人物和背景内容等都属于陈述性知识,由于这类知识是相对静态的知识,可以通过陈述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常被用来导入新课,较常见的方法有介绍作者法、叙述故事法、导入成语法、直入引文法、导入背景法等。  相似文献   

18.
物理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把精力集中在陈述性知识(回答“是什么?”)和程序性知识(解决“为什么?”)的讲解上,而忽略了策略性知识(探讨“怎么做?”)。这样做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其一,由于题目千差万别.学习者虽然掌握了教师讲授的范例.但当问题的情形稍有变化,很多学习者就会变得无所适从。这样要想在处理问题时得心应手。就必然以“见多识广”来补救,从而陷入“题海战术”不能自拔。其二。教师长期地重复讲解同一些问题,虽然形式上可能有举例子、提问题及做练习等多种多样,但这样就使得学习者的思维固定在了一个狭小的圈子里,形成对教师的依赖性,思维局限于教师讲授的涉及面之内,学习成了无创造性的“脑力劳动”。  相似文献   

19.
古诗鉴赏是高考必考考点。这一考点既是学生复习的重点,也是学生复习的难点。要把握古诗的形象,领会古诗思想内容,赏析古诗的表达技巧、揣摩古诗的语言,固然与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生活经验有关,但教给学生一定的鉴赏技巧,让他们掌握一些答题的方法,也不失为解答古诗鉴赏题的有效手段。鉴赏古诗的方法有多种,[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教育心理学家解连生教授认为,认知策略的学习要经过命题表征(陈述性知识)阶段,转化为产生式表征(程序性知识)阶段,达到元认知阶段。练习是认知策略从陈述性阶段向程序性阶段转化的重要条件。因此,解题在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分发挥习题的功效,利用题目问题条件的变换以及解题思路的变换而掌握一类题或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