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赵华 《江苏教育》2023,(8):30-32
<正>坐落在阳澄湖畔的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湘城小学(以下简称湘城小学)有着百年的发展史,阳澄地域文化给学校精神血脉中注入鲜明的红色基因。学校申报的省级品格提升工程项目“传承阳澄红色基因的坚毅少年品格成长行动”,在锤炼新时代红色儿童坚毅品格、高尚人格和理想信念方面形成了立体化实践体系,为中小学校红色基因淬炼和红色文化彰显作出了有益探索,为红色基因传承与红色精神表达形塑了“全场域”道德实践范式。  相似文献   

2.
王夫之是湘楚文化的杰出代表、明清之际的伟大思想启蒙家。他的道德人格,从本质上讲,是属于以仁为核心,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内容的道德范畴,其亮点就是当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家庭、国家、民族失去了自己的主宰力而受制于异族时所具有的民族主义、艰贞之节和纯实之操。这三者铸就了他人格的崇高与伟大,给现代道德人格培养的启迪,一是要有一个明确的价值取向和目的;二是要有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和承担感;三是要有一种坚忍不拔的毅力。  相似文献   

3.
一、《中学修身教科书》蕴含的德育思考 1.德育目标——培养国民健全人格蔡元培认为,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使人明家庭、社会、国家道德之“本务”以修身,发展完全之人格,“育国家之良民”。道德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和发展个体“完全之人格,以保全人之为人的人性”。“发展人格者,举智、情、意而统一之光明之谓也。盖吾人既非木石,又非禽兽,则自有所以为人之品格,是谓人格。发展人格,不外乎改良其品格而已。”道德教育的最终任务是要通过道德教育影响人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从而发展和提高人的道德品质,完善其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4.
“人格”一词源于拉丁文persona,原指“面具”、“脸谱”,用来表现剧中人的身份、性格和角色特点。在“面具”转化为“人格”时,产生了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一个人在生活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行为;另一方面是指一个人的真实面目。现代教育伦理学认为,所谓人格是指个体在一定的道德、文化关系中所显现的品格和行为程式。马克思也曾指出“个人是社会存在物”。由此可见,人格应该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某一部分(道德、文化关系)中形成和塑造的。所谓“学生人格”则是学生在一定的道德文化关系中所显出的品格特征和行为程式。  相似文献   

5.
湘楚文化是湖南人民精神财富的宝库。它具有深邃修远的历史渊源,丰 赡厚实的精神内涵和广阔恒久的流播影响等特点。我们应当大力提倡“湘楚文化”,不应当因为楚文化的发祥地不在湖南,或仅仅囿于湖南的地称谓而一味地提倡“湖湘文化”。  相似文献   

6.
从80年代到叨年代学术范式的转换中,显示了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近两年,知识圈不少人把目光转移到陈寅和顾准,他们身上的人格力量尤为受人瞩目。为什么陈寅格、顾准乃至文学界的王小波的人格力量在当代学界格外醒目,日渐生辉?本文不愿从知识分子的道德人格来阐述,以避免落人道德至上的“泛道德主义”,而着力通过知识的品格、知识与道德的关系、知识分子的岗位意识等方面考察,一方面反省自身,另一方面力图审视当代知识分子的困境与遭遇。一知识的品格‘“戊戌变法”百年正是北大百年华诞,作为中国知识重镇的北大,如今…  相似文献   

7.
孔子的人格思想在《论语》中主要体现在君子、仁人和圣人的道德品格上。孔子所提倡的人格修养就是通过对“仁”的不断追求,使君子的道德品质趋于完满,以成就圣人的完美品质。这是一个在恰当的位置上力求进取而非偏激的发展过程,也深刻地体现了孔子的人格思想中“和”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人格形象是指大学生个性、能力和性格的心理特征,是大学生做人资格和为人品格的综合反映,在今天,具体表现为大学生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个方面,简称为“四有”人格形象。它是大学生完善自身人格形象的具体构成,是大学生人格理想化的完美体现...  相似文献   

9.
在晚唐诗歌璀璨的星空中。李群玉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其湘楚文化滋养下的文化个性和抒情模式体现了对以屈、宋和庄子为代表的湘楚文化及其诗性思维方式的认同,其诗歌作品是对以迁谪和隐逸为主题的湘楚文化的反复吟咏和诗性思维方式的运用和再创造。从情感的共时向度上看,其诗歌与晚唐普遍的末世情感也呈现出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在晚唐诗歌璀璨的星空中,李群玉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其湘楚文化滋养下的文化个性和抒情模式体现了对以屈、宋和庄子为代表的湘楚文化及其诗性思维方式的认同,其诗歌作品是对以迁谪和隐逸为主题的湘楚文化的反复吟咏和诗性思维方式的运用和再创造。从情感的共时向度上看,其诗歌与晚唐普遍的末世情感也呈现出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把儿童当儿童看”是卢梭教育思想中最具革新意义的思想。卢梭的学生观不仅是一种人道主义学生观,更是对作为人的特定发展阶段的儿童的地位、价值和尊严的确立。因此卢梭的学生观可称之为“童道主义”学生观。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在《易经》还是在《易传》中 ,“圣人”、“君子”的概念都频繁的出现。在《周易》的人格价值判断体系中 ,“圣人”、“君子”是理想人格的代表 ,具有“仁”、“义”、“谦”、“慎”等等美德 ,要达到这样的人格境界则在对自然、社会和人的关系上都应有所努力。《周易》中的理想人格还具有一定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站在强调人的主体性、人的价值与尊严及人的本性解放的立场上,对发达工业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全面的控诉。从"肯定虚假的需要,人沦为商品的奴隶;异化的劳动,人沦为劳动的工具;本能结构的破坏,人沦为了麻木的物的状态",论述人的单向度三种具体表现形式,以此唤起人们否定和批判的意识,提高人们否定和批判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现代人的精神追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科学技术的时代,人类精神生活的“单向度化”带给人极大的困惑,现代人对尊严、公正和有意义的生活的渴望实际上比任何时代都强烈,这反映在当代学术对所谓“现代性”的批判(被统称为“后现代批判”)反思中,表现上看来这是对现代化的“俗性”之性质的不满,实际上却深刻地反映了现代人对超越的精神生活的强烈追求,表现出的是对当代大行其道的科学理性用“求真”(“实然”),用“工具”遮蔽了“求善”、淡化了“意义”的神性之向度(“应然”)的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15.
论池田大作的和平观与庄子的和谐立场相契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池田大作彻底的和平主义倡导维护生命的尊严、人际间要彼此尊重。这一思想与我国古代庄子坚持“以鸟养养鸟”的和谐立场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宪法学视角下人性尊严的核心内涵是指人基于人之为人的本性而具有的不可侵犯、不可剥夺、不可放弃,而在法律上享有的无差别的人格精神和主体地位.是人的价值基础和权利根源。人性尊严的权利属性决定了其更适合作为宪法基本权利,而不是具体法律权利;人性尊严的价值属性决定了其更适合作为宪法最高价值原则,而不宜单纯地作为人的内在价值。人性尊严作为宪法基本权利所具有的权利功能.包括消极防御功能和积极请求功能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17.
湖南禅宗作为中国禅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特点.湖南禅宗与湖南古代文学在文化上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出现了“文人禅学化”和“僧人文学化”的文化现象.其文化融合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即思想倾向、话语立场、体验方式、题材范围、美学风格相融.  相似文献   

18.
受意象派影响,海明威的小说和弗罗斯特的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都符合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从"客观描述、简单语言,背景意识和独特象征"三大方面足以呈现弗罗斯特诗歌中体现出的"冰山原则"。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儒家将人视为封建伦理大网上的纽结,近代思想家们将这一入学观进行了革新。康有为凸显个人的价值和尊严;谭嗣同对封建制度和纲常伦理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严复对人的“能群”格外重视;梁启超的“新民说”的提出标志着中国近代启蒙思潮达到了顶峰;孙中山最终提出了“国民”的概念,完成了近代入学观的转向。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局势的发展,湘黔铁路潭新段拆毁,新化以西停建,从而很大程度上依靠地理屏障阻挡了日军侵犯湘西。一大批党政军机关、工业和学校迁入,湘西与四川、桂林一起成为抗战时期军政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因战而兴的短暂繁荣没能得到长足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铁路交通支持。1972年湘黔铁路建成通车,又一次带动湘西社会大变迁。一大批工业随之迁移或投建到湘黔铁路带来的交通便利之处,湘西经济文化中心亦转移到被誉为“火车拖来的城市”——怀化。形成铁路与社会经济发展“共赢”的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