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的人格特征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创造型教师的人格特征是培养未来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在阐述教师人格、剖析创造型教师人格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培养创造型教师人格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林语堂的道家思想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特殊现象、林语堂把传统的道家哲学与现代的西方文化结合起来,并揉之以社会时代现实和个人审美感悟.从而创造了“林语堂式”的道家哲学,显示了他独特的人格智慧与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3.
林语堂作为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因其独特的双重文化身份,有着独特的东西文化见解,并将其渗透到翻译活动中,成为林语堂文化翻译研究的价值所在。林语堂翻译过程中,并非单纯强调归化和异化,而是选择性地创造性叛逆,在文化选择和翻译策略方面表现出鲜明的特征。文章从林语堂文化翻译研究为切入点,分析了林语堂翻译中影响其创造性叛逆的因素以及创造性叛逆在其典型译作中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电大学员的人格特征,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量表(16PF),对本溪电大学员的人格特征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电大学员的人格特征在恃强性、幻想性、忧虑性等因素上与普通院校大学生差异显著,男、女电大学员的人格特征差异不大。在分析电大学员人格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心理传记法为基础,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弘一大师的人格特征,概括出弘一大师的核心人格特征是“严谨认真”、“质朴大度”、“稳重善良”、“慈悲睿智”,并通过心理发展观探讨了弘一大师人格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6.
罪犯在监狱中生活使他们的人格特征深深打上了"监狱"的烙印。监禁刑造成罪犯人格变异,这种罪犯人格障碍就是监狱人格。解决监狱人格问题,就要立足于影响监狱人格形成发展的心理学因素和社会学因素,主要通过监禁手段、管理方式、教育方法、心理矫正四方面的有机结合来进行。对监狱人格的研究,有助于预防监狱人格的形成,有助于促进罪犯人格健康发展,有助于罪犯出狱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7.
一代文学大师林语堂,有很强的女性意识。他的许多文学作品,都以女性为中心,不仅展示女性的美丽、可人、温柔、善良,而且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社会地位、人格重构。他把女性的解放看做创建现代社会的基础,将女性的人格独立视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中小学生人格特征量表》,小型团体施测我省2158名中小学生十项人格特征。测得了典型人格因素特点;典型人格因素的性别差异;典型人格因素特点的城乡差异和年龄特征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父母教养方式角度揭示大学生人格成因,阐释影响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家庭教育因素,以求促进大学生人格状况的改善。方法对山西省某高校350名2009级大学生进行父母教养方式、人格特质测评。结果男女生人格特征在P因子和L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大学生人格特征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相关显著(P〈0.05);父母教养方式中的多项因子对大学生人格特征有预测作用。结论新时代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人格特征依然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生幸福感主要受学习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关系、人格特征、休闲运动等因素的影响;未来的研究重心将由学习因素、生活事件等客观因素的研究转向人格特征、应对方式等较为稳定的主观因素研究,由单一因素的研究转向多因素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林语堂的享乐主义生存目的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语堂以享乐为人生的目的 ,同时认为地球是美丽的 ,人生就是天堂 ,足够人们享受和快乐地活着。林语堂要的是精神享受和物质享受的统一 ,是内在的持久平衡和具体的随时满足的统一 ,是简朴、闲适、和谐、艺术化、美而人性精神饱满的平常人的快乐和幸福。他强调个体人格完善对真正的享受和幸福的决定意义 ,这观点特别深刻。  相似文献   

12.
教师人格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师人格是影响教师自身和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已有研究中对教师人格的界定、对教师人格特征以及教师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的分析,特别是回顾有关优秀教师、专家型教师和创造型教师的人格特征研究的丰富成果,可以探究到教师人格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近代作家林语堂书法美学思想从“气韵”、“性灵”、“韵律”、“自然”等角度论及中国书法特征,显示其敏锐的观察力和以及对中国书法美学的精深把握。林语堂书法美学思想展示出中国书法共时性发展规律。作为近代中国书法美学的初步奠基者,林语堂书法观具备向西方介绍中国书法文化的积极意义。辩证对待林语堂书法观,有助于当代中国书法研究多向层面的展开。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新生自杀意念的发生情况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全校新生进行群体心理测评.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有自杀意念学生的主要人格特征.结果:敏感、怀疑、忧虑、独立、紧张、适应与焦虑型、懦弱与果断型7个因子的得分显著高于无自杀意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聪慧和有恒人格特征与自杀意念呈负相关(B=-0.22,P=0.000;B=-0.14,P=0.000);而忧虑、独立和紧张人格特征与自杀意念呈正相关(B=0.18,P=0.000;B=0.12,P=0.001;B=0.23,P=0.000).结论:人格忧虑、独立性高和紧张是学校新生产生自杀意念的不利因素,而人格聪慧、有恒和实验是预防新生自杀意念发生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15.
高校特困生人格特质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的目的:了解高校特困生的人格特征。方法:采用CATTELL16PF量表。并与非特困生进行比较。结果:特困生与非特困生相比。特困生在乐群性、稳定性、有恒性、敏感性因素上与非特困生差异显。结论:根据特困生的人格特征,应加强对其人格的改善与培养。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中学生人格特征与体育锻炼参与程度的现状的关系,采用随机采样方法选取100名初中学生,从学生背景、体育锻炼的参与程度、影响学生锻炼的因素以及对学生人格影响等4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参加体育锻炼程度越高,人格越趋于外向和低神经质。  相似文献   

17.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输入、吸收和输出是其必要的关键环节。如何更多地将语言输入转化为吸收,促进语言输出的准确度和流利度,是二语习得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本文通过分析林语堂个人经历,来探讨林语堂文化身份的构成及影响林语堂文化身份的因素。以林语堂的《浮生六记》译本为例,从"文化替代""文化补偿""文化简介""文体风格"四个方面分析了林语堂的文化身份对其二语习得输出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城乡生源大学生人格特征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使用抽样调查方法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河北省某高校1 046名不同年级大学生进行测试,分析了城乡生源大学生人格特征差异及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人格因素特征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6PF人格因素测试法对河南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格特征进行测试,分析河南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测试结果显示:河南省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人格因素表现为焦虑性较高;性格内向;注重感情;性格显怯懦等特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高师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探索人格特征等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SCL-90、EPQ和一般情况问卷对5270名新生进行测试。结果:除恐怖因子外,高师新生SCL-90其余各因子上的得分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内外倾得分显著高于全国青年常模,神经质和精神质得分显著低于全国青年常模;人格特征、对专业的满意度、生源地、体育运动、是否开设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否缓交学费、学科类别等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高师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人格特征及环境、教育等因素对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