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本刊讯近日,为了解高校在全面改革创新特别是推进成果转化中取得的成绩、遇到的问题和建议,推动在川高校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加快在川高校加速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省科技厅副厅长景世刚、基础处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到西南石油大学调研,听取了校长赵金洲专题介绍并进行了交流讨论,副校长张烈辉、科研处、石工院、国家大学科技园负责人参加了调研。西南石油大学近年来在高校全面创新改革试点、创新创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按照省委《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专项改革方案》(川委厅〔2014〕16号)的部署,为保障改革工作顺利推进,7月29日,省科技厅组织召开了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专项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刘东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省科技厅、省人社厅、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人才办、省国资委、省经信委、省农业厅、省国税局、省地  相似文献   

3.
通过全面系统分析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广东高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优势与不足,指出制约广东高校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借鉴国际高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成功经验,从科研经费管理、岗位设置与人员聘任、科研评价与激励、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提出完善高校体制机制、推动高校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校在英国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将英国大学强大的科研成果优势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英国政府针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策。通过对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卡迪夫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山大学等高校科研竞争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方法与模式的对比分析,剖析英国对研究管理体制和科研评估系统的创新改革举措与成效,借鉴英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先进经验,为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创新型国家,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近日,为了解成都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进展情况,掌握高新区科技需求,更好的从加强原始创新、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人才团队建设等方面为自主创新示范区改革与发展服好务,省科技厅副厅长景世刚率领基础处、高新处相关负责人到成都高新区调研,听取了高新区科技局局长林涛的专题介绍,并对加强原始创新、成果转化、全创区改革等工作进行了充分交流。成都高新区于1991年被国务院批  相似文献   

6.
地方大学要通过改革科研政策、凝练科研方向、组织创新团队、加强基地建设、创新转化机制、实施专利战略等手段努力营造科技创新环境,积极参与地方科技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7.
文章认为促进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地方教育部门和高校领导层需要解放思想、科研人员要更新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在制度和机制上创新;并提出了改革现有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科研评价激励机制、规范地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创造性开展“产学研”合作等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管理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近日,我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9张清单"之一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清单推动落实落地专题工作会在蓉召开。科技厅副厅长、省全创办副主任田云辉主持会议并讲话。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工作会上,各有关部门就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清单2017年工作进行了总结,对2018年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和规划。会议强调,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是推动我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各单位要认  相似文献   

9.
高等学校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体机构。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高校的科技创新活动与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大环境相适应,也经历了几个不同的改革与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高校成为基础研究的主体,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通过创办科技产业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因此应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同时处理好科技与经济、教育与科研、科研与产业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201i”计划的实施,为地方高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从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创新团队建设、成果研究和转化平台、科研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目前地方高校科研管理中的问题,基于协同创新的视角提出了完善地方高校科研管理机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9月29日-30日,刘捷副省长及省级有关部门负责人与应邀来川调研的清华大学邱勇副校长一行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四川省—清华大学战略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座谈,并就打造新型创新载体、推进科技人才交流和培养等多方面达成共识。省科技厅厅长刘东参加会议。邱勇副校长对我省近年来在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  相似文献   

12.
高校科研成果管理的误区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是建设创新型国家重要的智力支持。现阶段我国高校科研成果管理存在重成果轻专利、重数量轻质量、重申报轻研发、重验收轻转化、重形式轻创新等问题。如何促进科技创新和加快成果转化,高校科研管理可以在创新管理理念、建立统筹管理机构、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建立复合激励机制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是解决突出问题,激发科技活力,推动科技发展。探讨高校科技创新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科研理念创新、科研环境创新、科研平台创新、科研团队创新、科研评价创新等5个维度提出推动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校科研成果如何向市场经济要素成功转化是我国各大高校及其下属研究院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从我国高校科研团队现状出发,论述和分析了当前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过程及其存在的明显问题,明确指出:高校科研成果工程化创新应用开发是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重要而关键的环节.为了实现高校科研成果工程化创新应用开发的目标,高校需要克服科研团队中当前存在的明显问题,培养和引进来自不同学科、不同高校和不同国家的工程化创新应用开发人才,以团队建设目标和工程化创新应用开发为依据构建创新型科研成果工程化应用团队.这有利于发展和丰富我国高校科研队伍,有利于完善高校科研成果向市场经济要素的成功转化环节,有利于发挥高校科研成果引领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近日,省人才办、科技厅联合组织召开了四川省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代表座谈会。15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代表畅所欲言,围绕深入推动四川省创新创业工作提出了宝贵建议。科技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吴成同志通报了我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推进情况、"十三五"全省科技发展重大布局等有关工作情况。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省人才办副主任胡振  相似文献   

16.
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加速形成的新常态下,创业型大学建设科研创新组织与平台过程中面临着创新层次较低、驱动力度不足、适配治理欠缺和顶层设计滞后等新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创业型大学科研创新组织的建设效能,助推区域经济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在高校学科与科研平台建设过程中应活跃基础研究,培育新科研增长点;集成协同优势,升级构筑学科平台;引育高端人才,着力人才驱动抓手;优化绩效评价,追求全价值链转化。  相似文献   

17.
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升其创新效率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采用三阶段超效率EBM-Windows模型对我国2007-2018年29个省(市、自治区)高校的知识创新与知识转化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高校的知识创新效率均值为0.675,知识转化效率均值为0.543,均未实现DEA有效;东部地区高校知识转化效率显著高于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社会经济环境、政府支持、资源禀赋与市场化水平等环境因素对东部地区高校知识创新与转化阶段投入冗余程度的影响显著高于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综合分析各地区高校知识创新与转化效率值及年均增长率,设计了四种高校创新效率提升路径。最后,提出了改善高校知识创新与转化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内江科技》2013,(12):18-18
<正>11月12日下午,省政府副省长刘捷到天府新区创新研发产业功能区,现场考察功能区和创新科技城规划建设情况,并与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省科技厅、省经信委等有关负责人进行了座谈,研究部署下一阶段推进工作。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汇报了创新研发产业功能区规划编制、运行机制、招商引智、基础设施建设等进展情况,并就争取国家创新驱动改革试验区"牌子"、设立省级领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技的发展,高校已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建设受到普遍的关注。为了进一步分析高校科研团队在高校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为我国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提出富有针对性的策略,对我国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现状作了深入地研究,总结出我国高校科研团队在战略研究目标,研究方向和成员结构方面所具有的普遍特征;分析了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学科交叉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并指出在团队成员结构优化和团队精神文化建设等方面还有待改进。最后提出从明确团队方向目标、倡导团队精神、优化团队结构、充分发挥团队领导人作用和改革团队的考评机制等方面加强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随着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的召开,“十一五”规划的施行,科技创新成为我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增强我国的科技创新实力,高校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要大力建设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实现大兵团作战。围绕如何建设高校优秀创新研究团队,从人事制度、学科建设、基金制度改革、学术带头人、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以期发挥高校人才、学科等优势建立起高水平的科研团队,提高科研原创能力,为我国的科技兴国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