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廖媌婧 《今传媒》2012,(7):70-72
从2004年的《超级女声》到2010年的《中国达人秀》,中国电视业掀起了"真人秀"节目的热潮,这个源自西方的节目模式为中国百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收视经验以及参与体验。本文借用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和罗兰.巴特的神话学分析以《中国达人秀》为代表的电视真人秀节目,描绘了在符号消费主义时代的媒介奇观中,象征资本权力如何操控民间话语,并将其纳入主流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2.
一、"文责"的偏颇 "文责自负"是多年以来出版人、作者和读者常用于概括作品责任的一句术语.特别是在我国著作权法颁布以后,社会各界愈发重视尊重作者的创作权益,一些人便以为"文责"真的是作者"自负"了.文责,<现代汉语词典>如是说:是"作者对文章内容的正确性以及在读者中发生的作用所应负的责任.""文责自负",简而言之,是文章的作者对其内容负有责任.这一普遍的认知,其实是源于一种朴素的创作思想.作品是作者依据自己的意愿创作的,作品内容表达的是作者的创作思想、创作情感和创作意图,责任和义务当然应该由作者负责.这便是"作者主责论"的根基.  相似文献   

3.
"初心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坚持与回溯,指引着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先进性与纯洁性.而建党之始的初心形成与表达,话语建构与传播,舆论宣传与动员,无不有赖于先后创办的革命报刊.贯穿百年奋斗成长壮大史,形成特定话语体系.初心话语的历史缘起与建构经历了抉择、生成和传承发展,最终确立"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中共早期革命报刊在初心话语体系建构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了解党的"初心"来龙去脉,自觉传承发展初心精神,促进价值内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文责自负"的误区 在作者撰写作品和出版部门出版的过程中,常有人用"文责自负"来概括作品的责任.何谓"文责自负"?较为普遍的理解是:"作者对文章内容的正确性以及在读者中发生的作用所应负的责任."可见,"文责"一般是要作者"自负".这一普遍的认知,实际导致了"作者主责论"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革命样板戏"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两大方面论析样板戏中的意象系统,认为"革命样板戏"在选择了戏剧这一载体后,致力于构建一套严密的修辞意象系统,以实现其政治话语与文学艺术的联姻.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现存文献中"剑啸阁"出现及使用的时间加以重新考辨,纠正"剑啸阁"所刻戏曲出于清初的误论,还原袁于令作为晚明戏曲刊刻大家的事实。  相似文献   

7.
知识存取论——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有种种同中见异、异中见同的表述.从图书馆全部活动中概括抽象得出:图书馆的本质特征是知识存取.用知识存取描述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并阐述“知识存取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2007年岁末,又有-部小说因为"影视奇观"而获得了知名度--福建作家杨金远的<官司>因为<集结号>的热映而走进了更多读者的视线.电影代表的视听语言作为工业社会的强势话语,在当下已经显示出巨大的扩张能力.尽管文学家可以一再强调<追忆逝水年华>那种以通感为想象起点的审美话语是无法用视听语言再现的,但众多的文学作者仍然以自己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视听文本为其作品得到社会承认的重要证明.本文即期望借大片之"图",再索影视文本与文学话语合作之"骥".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话语的"品控"构筑出发,认为传统媒体在运营新媒体过程中需要从三个方面构筑新闻话语体系:思想性话语与文学性话语相融合,人文性话语与科学性话语相融合,创造性话语与事实性话语相融合.  相似文献   

10.
网民通过网络论坛、与政治家对话等形式公开表达对公共事务的意见和愿望,这种公共表达是否真的实现了哈贝马斯所说的"话语民主"?本文通过对"话语民主"内涵和原则的详尽分析发现,由于网络空间话语主体政治身份难以界定、网民私人角色与公共性原则的冲突、网络话语理性与非理性交织、言论的分散化、碎片化等特点.使得哈贝马斯"话语民主"所必须的原则与条件在网络空间难以实现.但我们可以借鉴"话语民主"中有益的理论内容,对网络空间公共表达进行有效的规范,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的民主优势.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在国际跨文化传播中新闻"偏见"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和认知机制,指出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影响新闻话语的建构.  相似文献   

12.
王琪 《科技与出版》2021,(11):23-28
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在整个话语体系的构建和传播中占据核心地位,相比其他话语更易于走向世界,且对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推进作用.学术出版"走出去"有利于争夺国际话语权、因地制宜地建构和输出话语体系、提升争取学术话语权的能力.我国学术出版"走出去"在规划制定、知识体系和术语体系构建、出版体系构建等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为了使话语体系建设取得更好的效果,学术出版"走出去"需要加强出版和术语相关规划,构建国际化、标准化的知识体系、术语体系及学术出版体系.  相似文献   

13.
网络恶搞:"狂欢"背后的后现代陷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络恶搞文化的审美特征和文艺理论家巴赫金对中世纪狂欢节的论述存在着有趣的类似,但是不加思辨的简单类比往往会遮蔽本体和喻体间的本质不同.一方面,要以当代中国的历史语境和媒介环境为背景来理解网络恶搞文化;一方面需要抓住巴赫金笔下的狂欢节精神的本质--"永恒辩证".恶搞文化在本质上不同于狂欢节精神,而更接近后现代文化.值得警...  相似文献   

14.
周六早上醒过来,没有急着起床,随手翻阅了手边的一期<新华文摘>,果然有收获,主要是哲学专栏的有关中国哲学的文章吸住了我.准确的栏头是"中国哲学的话语体系与未来走向笔谈".作者有陈来、刘笑敢、颜炳罡等.陈来、刘笑敢既是我的北大系友,更是当今中国哲学史学界的大家.他们的观点自然要引起我格外的注意了.陈来认可古人作学问的主张:"心知其意"、"述其大意"、"发明其意",同时也谈到了这一过程如今受到了新哲学话语的制约.刘笑敢则力求"采众美而酿新说".他尤其提出了关于中国哲学的两重身份、两种功能及两种角色.关于两重身份,一是"现代学科",二是"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5.
“话语”的文化读解——对话语理论的一点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社会的观念形态既体现它的阶级性,更体现它的文化特性和民族特性。本文借鉴巴赫金、福柯等人的话语理论,认识中西文化不同的特质,并由此而认识中国话语的特质及其嬗演规律。  相似文献   

16.
母亲这一概念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的产物,不是哪一个具体的人的母亲形象和特征.因此,对母亲命运的关注就是对整个人类的关注.本文通过对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小说和话剧中母亲的身份及其行为后果中往往带有"恶"的因子分析,再塑恶母形象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双雪涛的作品给人一种久违的阅读体验,类似于最初对“小说”这一门类产生兴趣时的愉悦和兴奋。人们多关心作家如何成长,但文学的读者正同作者一样,都必经一种成长过程。一个读者,在了解文学研究方法、接触相关批评话语之前,总会在某个特殊的时刻,毫无理论武器、赤手空拳地突然爱上看小说。很多时候,这并不是因为小说反映出何种社会历史内容,也无关与某种理论或文学传统的暗合,而出于一种朴素的事实:它讲出了一个以前没听说过的故事,分享了未曾经历的情感,使人在掩卷之后对生活感到新鲜。换言之,小说提供了一些有新意的、因而让人感到愉悦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省级新闻媒体开拓国际传播领域的案例在全国比较鲜见,广播媒体更是凤毛麟角.面对全球复杂多变的传播环境,省级广电媒体积极主动提高国际传播能力,用精准化、差异化的方式,有效提升了外宣的广度与深度,成为构建中国现代外宣传播格局、打造对外话语体系中重要的新兴力量.本文将以若干篇新冠肺炎战"疫"期间湖北之声《万有引力》节目的融媒体...  相似文献   

19.
话语理论是当代文艺理论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话语理论的发展不仅有其显著的语言因素,而且还有深刻的文化知识构成。从语言观念的角度来看,巴赫金与福柯的话语理论在深刻地揭示了语言与话语关系的同时,也揭示出了语言观念对文学方法的影响,这对于理解现代话语理论及相应的文学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话语”这个概念是舶来品,英文是discourse,最初是苏联文艺学家巴赫金提出的.他认为人类基本的生存方式是对话,人类通过对话完成观念的表达.这种表达是在与潜在对象的对话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并且与潜在对象的言谈一起构成话语的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