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之窗》江西专题节目第二届评奖,近日在南昌揭晓。赣州地区广播电台的《三百山》专稿、景德镇人民广播电台的《瓷器街》专稿获得一等奖;南昌人民广播电台的《蔬菜大户万绪保》专稿、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的《南昌少儿合唱团》专稿、抚州地委外宣科的《南丰傩舞》专稿,上饶地委外宣科《三清山》专稿获得二等奖。还有六篇专稿获得三等奖。《中国之窗》江西专题第二届评奖由省委对外宣传领导小组、省广播电视厅、省政府新闻办公室、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组织。评委们认为《中国之窗》江西专题作为我省对外广播宣传节目,主旋律…  相似文献   

2.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之窗》江西专题节目第七届评奖3月20日在南昌揭晓。获得江西省优秀广播外宣作品一等奖的是:省电台《一个妈妈的儿女》、赣州《走出围屋的客家人》;获二等奖的有:鹰潭《古镇上清》、景德镇《官窑遗址》、吉安《文氏故里与后裔》、九江《庐山地质游》,还有五篇专稿获三等奖。(胡江银)《中国之窗》江西专题第七届评奖在南昌揭晓@胡江银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之窗》江西专题节目第八届评奖,3月4日在南昌揭晓。获得江西省优秀广播外宣作品一等奖的是:新余专稿《尤新余的故事》;获得二等奖的有:省台专稿《追求诚信》,南昌专稿《天香园——鸟儿的都市乐园》,上饶专稿《陈绮绮和他的儿童村》,吉安专稿《博士的乌鸡情缘》。还有七篇专稿获三等奖。(胡江银)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之窗》江西专题节目第六届评奖3月29日在南昌揭晓?这次评奖由省委对外宣传小组、省广播电视局、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江西人民广播电台举办。鹰潭专稿《戏婆婆》与她的赣剧团︾、九江专稿《从县官到农民》获一等奖;获二等奖的有:新余专稿《绿叶对根的情意︾》、萍乡专稿《萍乡花果》、赣州专稿《客家山歌》上饶专稿《发展生态经济》、省台专稿《山路弯弯》 还有16篇专稿获三等奖。 之后4月10日至12日第七届全省广播外宣协作和选题规划会在萍乡市召开。会上确定了我省对外广播节目第七轮选题。中国…  相似文献   

5.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之窗》江西专题节目第九届评奖3月15日在南昌揭晓。获得江西省优秀广播外宣作品一等奖的是:萍乡台《“李六国”的故事》,省台《古河道的笑声》;获得二等奖的有;宜春台《靖安农民爱写诗》,景德镇台《女子瓷乐队》,吉安台《大山里的书屋》,赣州台《叶人定和他的“教儿经”》。还  相似文献   

6.
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97“中国彩虹奖”对外广播奖评选工作近期在北京举行。一百五十五个参评节目中,一百零七个节目获奖。其中特别奖两个,一等奖十七个,二等奖三十三个,三等奖五十五个。江西人民广播电台、赣州地区广播电台采制的《中国之窗》江西专题《东江源头三百山》,获得《中国之窗》节目一等奖,江西人民广播电台、鹰潭人民广播电台采制的《破烂村的新气象》获得三等奖。“中国彩虹奖”是中宣部一九九七年十一月批准设立的国家级政府奖,是中国广播电视奖的一个分项,是我国对外广播节目的最高奖,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主办…  相似文献   

7.
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直接对外的宣传节目,主要是国际台《中国之窗》江西专题(一九九五年五月开办)。近四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为龙头,以各省市区电台为依托的广播大外宣网络的建立和运行,把我国广播对外宣传工作推上了新台阶。《中国之窗》节目近四年来的顺利播出,就是一个成功标志。实践使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对外广播是对外宣传的重要手段,在国际舆论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国际台《中国之窗》节目是全国各地对外宣传的重要渠道。办好《中国之窗》江西专题节目,对扩大江西在国外境外的影响,促进江西对外开…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之窗》江西专题节目自1995年5月创办以来,已播出一百多期节目。其导向正确,内容丰富,题材广泛,针对性强,不少节目堪称精品,成为世界了解江西的一个窗口。自1996年至今,《中国之窗》江西专题参加中国彩  相似文献   

9.
1995年5月1日,《中国之窗》节目正式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普通话节目中播出,每天10分钟。《中国之窗》节目的开播,受到海外听众的热烈欢迎。江西省赣州人民广播电台连续四年参加了《中国之窗》节目的制作,并连续四年在中央外宣办等单位举办的广播外宣优秀作品评选中获奖。本文结合赣州台的实践,谈谈地方电台在对外宣传专题节目创作中应着重注意的几个问题。一、为谁制作:准确把握节目定位我们生活在一个非群体化传播不断发展的时代。传播的非群体化原理凸现了外宣节目准确定位的重要性。地方电台一般没有外宣任务,由于缺乏…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江西省广播外宣选题规划会,4月9日至10日在新余市召开.会议奖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之窗》江西专题1995年度优秀作品作者,优秀播音、制作和编辑人员,交流情况,总结经验,落实’96《中国之窗》江西专题节目选题,对进一步办好节目,提高质量,形成共识,增强了信心.  相似文献   

11.
1995年5月1日,《中国之窗》节目正式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普通话节目中播出,每天10分钟。《中国之窗》节目的开播,受到海外听众和国内各地听众的热烈欢迎。从95年起,我连续四年参加了《中国之窗》──专题节目的创作,本文就地方广播电台在对外宣传专题节目创作中应着重注意的三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一、重视节目的地方文艺特色任何一件成功的作品,都应该具有其鲜明的个性特色。广播外宣节目的创作,除了作为广播节目应该具备的广播特色以外,更应该重视的或者说应该更多考虑的是作品所蕴藏的地方文化特色,即乡土…  相似文献   

12.
自从去年十一月七日,江西经济广播电台正式开播,揭开江西广播电视新篇章之后,广播电视改革之风也席卷了洪城:省电视台推出二套节目、南昌有线电视台推出“洪城经纬”新闻性节目,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南昌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也都作了较大调整,电波、荧屏大战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13.
徐州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交通频道制作的戏曲专题《京腔京韵满校园》获得2001年度中国广播文艺奖(戏曲节目)一等奖和第四届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广播文艺专家奖一等奖。这档小题材、小制作的戏曲专题能从全国各地几十家电台选送的制作精良的戏曲节目中脱颖而出,使我们倍感兴奋、深受鼓舞的同时。也引发了深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江西广播电视奖——第四届广播文艺、第七届广播剧评选,5月29—30日在南昌揭晓。从省直和各地、市、县广播电台(站)推荐的13个广播文艺节目和7个广播剧中,评出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8个。本届参评节目,总体来说,时代感强,地方特色鲜明,大多数作品体现了广播特点。有的节目不仅可听,而且愿听、想听,这是因为听时有乐趣,听后有余音。如获一等奖的音乐专题《来自〈春天的故事〉的故事》(南昌台),就是这样一个好节目。随着中央电视台大型文献纪录片《邓小平》的播出,一首讴歌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歌曲《春…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从1995年5月1日起,开设《中国之窗》节目,由各省(市、区)和重庆、大连市人民广播电台分别用普通话制作.各台每月播出一期,每期10分钟.  相似文献   

16.
第五次全省广播外宣协作和选题规划会,3月16日至18日在赣州召开。会议传达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外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及会议精神,第三届全国广播外宣协作暨’97“中国彩虹奖”对外广播奖颁奖研讨会精神;奖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之窗》江西专题第三届优秀节目;总结经验,宣读论文,站在更高起点审时度势,确定我省对外广播节目的第五轮选题,共商继续扩大外宣告作措施。第五次全省广播外宣协作选题规划会在赣州召开@湖江银  相似文献   

17.
1998年8月22日,上午9点整,在中波594千赫、调频106.5、89.1兆赫,江酉经济广播电台的频率中,传出一声声清晰而响亮的呼号:“江西经济广播电台、珠江经济广播电台、香港电台五台、荆州人民广播电台,听众朋友,这里是四台联合直播的“珠江香江情系长江’赈灾专题节目……”。四地的几千万听众通过空中电波收听了这期倾注着广播人一片爱心和情感的特别节目。在长达一个小时的节目中,江西经济广播电台播出了凝聚着抗洪一线记者心血和汗水的五千多字生动详实的稿件,向广东人民和港澳同胞报道了江西军民奋起抗洪的英雄…  相似文献   

18.
从第一个直播综合板块节目《黄昏漫步》开始,南昌人民广播电台的直播板块节目至今已创办6年,不算长也不太短的时间,可喜可贺、可圈可点的东西一言难尽.据省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在南昌地区做过的一次调查称,市电台的收听率达76.9%,这个数  相似文献   

19.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和四川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录制了二十集大型系列理论专题节目《只要主义真》。这是一份具有很强可听性的广播理论宣教有声资料。  相似文献   

20.
1994年3月15日,是景德镇人民广播电台为维护消费者权益,服务大众的专题节目《消费者之声》开播之日,如今已伴随着瓷都老万里长城走过了10个春秋。十年来《消费者之声》节目已从景德镇人民广播电台每周一期每期30分钟,走到今天的综合广播电台每周5期每期60分钟的《百姓消费》,从过去的接受投诉、回复的单一内容到今天的有引领消费时尚的“消费话题”,受理投诉、提供援助的“消费热线”和监督市场提醒消费者的“曝光台”。虽然采编播人员进进出出换了不少,但节目的宗旨始终没有变。节目中,我们不仅对消费者在消费中遇到的不平之事、不公正的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