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高师声乐课堂教学情感表现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当前的高师专乐教学中,存在着重“声”轻“情”的现象,即只注重学生嗓音技巧的训练,却忽视学生歌唱情感表现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些现象,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声乐课堂教学氛围的创设、声乐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歌唱情感表现能力的途径等几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高师声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声乐演唱和教学能力的声乐教师。在教学中传授演唱方法和技巧的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教师综合能力"的早期培养,使学生在提高演唱水平的同时,尽早接受教师专业素质的训练。其中包括树立审美观和鉴赏力、培养官能听觉以及辩证思维能力等。  相似文献   

3.
着重介绍了构建民族声乐科学训练的理念和思路,阐述了如何设计当代民族声乐技能、歌唱肌能和实践训练方案,旨在抛砖引玉,探索当代民族声乐技术训练的"主科"之路。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视听结合、直观性强、信息量大、传递方式多样等特点。在高师声乐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激励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声乐综合素质、充实声乐教学内容、提高声乐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高师声乐教学中,教师大都较多注重发声技巧和歌曲演唱方面的训练,而往往忽视对学生歌唱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如何把声乐技巧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是我们声乐教学能否进一步提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大学声乐教学在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由简入繁,全面发展”教学原则的基础上,可以分两个阶段进行教学安排:第一阶段重点要求学生认真读谱,提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这个阶段训练时要在注意音准、分清乐句、掌握节奏、把握速度、处理强弱和听懂伴奏这6个方面下功夫。第二阶段主要是帮助学生全面分析声乐作品,增强理解力、表现力和感染力;这个阶段的训练重点在把握音色处理、语言处理、语调、语气、语势的运用、感情处理和想象力的培养上。  相似文献   

7.
在特殊师范教育的声乐教学中,学生面临着诸如基本功不扎实,学习时好高骛远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学生的音乐专业能力不强,音乐修养缺失。如何才能改善现状,笔者认为应该从歌唱本身着手,加强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功训练,提高声乐的教学质量,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音乐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8.
声乐教育是训练人们用声音艺术的表现人类情感。声乐教育也是音乐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时具有较强实践性的专业之一,这一特点使它成为实施情感教育的绝好介质和载体。本文旨在通过对声乐教育特殊性的分析来探讨情感教育与声乐学习的密切关系以及声乐学习对情感教育的重要承载作用。阐述如何在声乐教育中实施情感教育,声乐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就声乐教育中逐步实现对学生情感表达提出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当下我国声乐教学"技术至上"、"重技轻艺"、"重声轻情"、"演唱技术等同声乐艺术"的观念,结合声乐教学实践,对我国声乐教学进行反思,提出了在不动摇科学化声乐教学基础的前提下,更加关注声乐教学艺术化的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期尽快走出声乐纯技术教学的误区,寻觅我国声乐教学改革和发展的真谛.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的制定对高等师范声乐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为此,高师声乐教 学应在内容上"求新",即不但要重视歌唱技能的培养,还要重视包括审美、鉴赏等各种能力的培 养;教学方法上"求变"。同时,还要重视学生教学经验的积累,加强学生对声乐教学法的学习。  相似文献   

11.
在深入了解美声歌唱特点、探讨美声歌唱民族化的基础上,结合本民族的语言特点。将美声歌唱科学的发声特点和方法通过合理的途径融合到民族声乐教学中,以更好地形成我们自己的声乐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与音乐学院的课程基本雷同,沿用"专业知识为本"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价值取向决定了声乐教师总是以"学院式"的声乐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不切实际地追求"高、专、尖"的培养目标,过分强调所谓的专业性.殊不知,虽然有个别学生毕业之后考进更专业的音乐学院和省市歌舞团体从事专业表演工作,更多的学生还是走入了中、小学音乐课堂或从事社会音乐普及工作,因此高师音乐学院不是培养歌唱家的摇篮,而是培育普及音乐工作者的基地.高师声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学习声乐演唱,使其了解并掌握歌唱发声的基本原理,提高其歌唱表现力和音乐感受力、鉴赏力,培养其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健康的艺术情趣并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组织基础学校音乐教学,指导课内外声乐活动等综合素质与能力,为其将来成为心智健全,专业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做好准备,作为高师声乐教师,要明确培养目标,改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模式,从自身和学生两个方面去努力,以提高声乐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声乐专业的教材应是声乐教学所用的对本专业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技能传授和训练的文字、音像和乐谱材料。优秀的教材可以紧密联系和体现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进度,提高教学质量,此外,还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主要探讨高校声乐课程教材建设。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作者教学实际,阐述了在声乐教学中对心理学的运用,就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歌唱自信心、强化歌唱意志以及调整不同学习阶段的心理状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说明,以求帮助学生获得调整、控制自身"乐器"的能力,增强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5.
当今,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艺术已达到相当成熟的高度,究其成因及发展的流变史,对民族声乐的发展和声乐教学都是一项有益的重要工作。根据建国后声乐艺术风格的流变特点,可将其约划分为探索阶段、发展阶段、创新阶段、繁荣阶段。其各个时期的风格各具特色,表现在演唱方法、声乐曲目、歌唱家代表。纵观民族声乐的发展历史,其风格流变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轨迹,表现为:声乐曲目从具有浓厚的民间特色音调逐渐发展为具有特色的创作曲目;演唱方法逐渐摆脱喉咙挤、气息浅、声音尖亮、音高偏低等特点,向气息深、音域宽、音色厚、音调高等特点发展;歌唱者从单一的民间唱法逐渐向现代的多面性演唱能力方向发展,以及歌手风格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6.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大部分学生都没有经过专门的音乐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对声乐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流行歌曲方面,缺乏明确的专业思想。声乐课不应该是枯燥无味的理论课,也不是简单的唱歌课,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多试验、多探索,不断激发学生对声乐的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歌唱技巧。  相似文献   

17.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必须让学生了解歇唱的器官、歌唱的呼吸和歌唱的共鸣.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脑、心、身".通过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的歌唱欲望、歌唱表现意识、歌唱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达到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声乐艺术属于一种舞台表演艺术,是集技术性、艺术性、知识性、系统性为一体的学科.教师在训练学生发声技巧的同时,更要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作品的真正内涵.把握作品风格,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把声音技巧与艺术创造相结合, 将声乐作品的精神内涵用声情并茂的歌声呈现给听众,达到歌唱艺术的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高师声乐教学把学生演唱水平的高低作为衡量声乐教学质量优劣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学生声乐教学能力的培养。针对这种状况,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应从声乐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声乐教材的选择、加强声乐教学实践活动、改革声乐考试方法等几方面,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20.
浅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审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审美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和鉴赏力。现实的声乐教学对审美教育的实施力度不够,所以需要改善这一现状,在声乐教育的前期准备、示范演唱和声乐练习各个阶段深入审美教育。本文提出了审美教育对声乐教师的具体要求,通过进行发声方法的训练、深化音乐器材的认识以及开展音乐实践活动等进行具体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