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悖谬"是卡夫卡热衷的美学手法,是卡夫卡生存体验在艺术上的升华。《饥饿艺术家》短小精悍,但寓意深刻,其悖谬性具体体现为饥饿艺术家与观众、看守、经理、豹子以及自身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小说描写了饥饿艺术家的饥饿表演及其对艺术的疯狂追求,最终他以死证明了自身的价值。小说通过饥饿艺术家面对的重重矛盾展示了卡夫卡的悖谬美学,寓言式地揭示了现代人非理性的生存处境和孤独的生存感受。  相似文献   

2.
旅英女作家虹影的作品<饥饿的女儿>,以自传体的写法展示了食饥饿、性饥饿和心灵的饥饿,拓展了自传体的写作空间,这与她个人身处彼岸有关,也与作家的大我情怀有关.  相似文献   

3.
流散作家虹影的作品《饥饿的女儿》在大时代的背景下表达了对一个世界范围内人类共同关心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个人命运的关注。这种关注主要体现在她在个体观念下对以六六为代表的全人类个人命运"无根"的探索上。  相似文献   

4.
《饥饿艺术家》被称之为"最精湛的作品之一,并且无疑属于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短篇小说之列"。这篇写于二十世纪之初的作品洋溢着20世纪60年代风行一时的"黑色幽默"风格,蕴含了"黑色幽默"两大基础因子——"荒诞"与"黑暗",彰显出了卡夫卡作为现代派文学大师的开创性贡献和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5.
莫言与阎连科是两个创作个性鲜明的作家,他们对于饥饿的书写、想象虽然风格迥异,却都具有鲜明的人本主义色彩。莫言将饥饿还原为生理冲动,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批判,呼唤对人的尊重;阎连科则把人置于极限处境中,通过人对饥饿的抗争,显示了人性的光辉与伟大。  相似文献   

6.
“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如是说。这决不是夸大其词,当你了解到贝多芬在耳聋之后还创作出《命运交响曲》的时候,当你听说他耳聋之后在台上指挥乐队演奏,观众掌声如雷,让贝多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谢幕的时候,你被他的伟大的命运征服的同时,也会对这句话有所体会的。音乐,作为一种听觉艺术,不能使我们饥饿的肚肠有“果然”之感,也不能给我们冰冷的躯体以“发热”之效,但它却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神奇的力量:欣赏音乐,可以消除紧张,缓解疲劳;欣赏音乐,可以怡情养性,陶冶情操。音乐可使人们的灵魂得到净化,思想受到启…  相似文献   

7.
从文言句式发展而来的"以A为B"句,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很高,很多情况下没有可以替代的表达方式。作为一种"有标识性词的句式",在句法、语义和语用上有其独特之处。在语用上主要表现为受到语体的限制,有焦点标记功能,其中A是对比焦点,"以"是焦点敏感算子。  相似文献   

8.
翻译学的研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当今以跨文化交际为主要活动和目的的"全球化"过程中,翻译已成为跨文化交际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以往传统语文学阶段对于翻译"媒婆"论的比喻受到了历史的批判;然而在跨文化交际环境中,翻译与媒婆在交际功能上有其一定的相似性,依然有其积极的因素,可以为翻译的发展给予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9.
与传统课本阅读方式相比较,英文报刊因具有真实感和时代性等鲜明特征而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因此,将其适当的引入英语阅读教学中,让学生通过阅读大量英文报刊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英文报刊的基本知识,有效掌握阅读方法,只有通过进行大量的阅读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才能让学生利用"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方法在阅读中积累词汇。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时期以来,青少年"问题学生"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青少年在受到自身、社会、家庭和学校等不良因素的影响下逐渐走向了"问题学生"的行列,其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学习、交往、生活和心理等各个方面,学校应该积极采取健全"问题学生"教育管理制度、优化"问题学生"教育管理队伍和构建"问题学生"教育管理体系的教育管理措施,积极促进"问题学生"的转化。  相似文献   

11.
"给力"成为2010年最流行网络词之后,其语用范围扩大到各个领域。它可以作动词,表达"支持"、"加油"等义;可以作形容词,表达"精彩"、"优秀"及"卖力"等义。且二义在一定程度上都已经泛化,特别是形容词义的搭配功能显得无所不能。追溯其源,"给力"的产生是受到汉语中语模"V+劲/力"的类推影响,在借助网络平台、语言使用者求新求异语用心理以及各类娱乐节目和名人的使用等因素的推动下,该词流行起来,并已成为人们口中的常用词。  相似文献   

12.
柔道现在已经成为现代奥运会比赛项目,这是日本人民对世界体育的贡献.日本的柔道是从柔术发展过来的.在柔术的产生、发展过程中,陈元赟把中国的少林拳法等武艺同日本原有的"拳法"相结合,带徒传技,丰富了日本柔道的内容.陈元赟在日本流寓期间的功德行止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考察从柔术到柔道的发展过程,可以充分证明柔道受到了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课程及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全新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关注。明确课程改革目的,进行行之有效的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切实可行的高职特色的《日语视听说》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可以有助于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前诸子时代的传播思想非常丰富。对传播活动的认识上,人们认为传播活动能够传达各种信息,语言能够揭示传播者内心的感受,以及他对各种事物的认识、看法和评价;通过语言传播,可以对民众进行教化,对子弟进行教育,或者向其他国家推行本国的文化;一个人的言语还可以表露一个人的品质。他们提出了"慎言"和"三不朽"的传播思想,认为只要在德行、事功、言语之任何一方面有所建树,都可以使自己虽死犹生,虽久不废,达到不朽。而言语又是反映德行的重要途径,是建立事功的重要工具和能力。关于舆论,栾武子提出的"善钧为众",邵公提出的一套理想化的传播秩序和传播体系,都是值得注意的传播思想。非语言传播也受到人们的注意,有人还形成了一套理论,如单襄公认为把一个人的"步言视听"结合起来考查,就能够得到比较准确的信息。此外,前诸子时代的人们已经注意到了受众问题,如"直不辅曲,明不规闇"的思想等等。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建构,单位制不断解体,我国进入后单位社会。这一时期,在国家和个人中间缺乏有效的缓冲带,个体的权利受到国家和市场的双重侵蚀。为此,我们必须建构一个可以抗衡市场的"能动社会"以及一个抵御国家权力的"公民社会",而公民权是"能动社会"和"公民社会"生产的关键所在。所以说,后单位社会的建设以及后单位社会人的培育就是要围绕确立公民权展开,建设一个以公民权为核心的社会。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由于受到社会经济体制变革和金融危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可分为"真""假"困难两大类,导致群体出现的原因既有社会、家庭因素,也有学校和学生自身的问题。通过加强就业指导,提高能力素质,完善资助体系,开拓就业市场等途径,可以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7.
在新文学不同时期的小说《杨五奶奶》、《洪流》、《饥饿的郭素娥》中,强悍女性的命运都充满悲剧色彩,具体表现为身体的受罚与生命的毁灭。这充分体现了妇女解放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艰辛,也联结着现代文学改造国民性的恒久母题。  相似文献   

18.
默顿规范提出以后,受到广泛关注。站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高度,对默顿规范进行系统的理论反思,并且提出了"创新性规范"、"人本性规范"、"道德性规范"新科学规范对其进行了修正与补充。  相似文献   

19.
冯至被鲁迅称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在德语作家中,冯至最感兴趣的是里尔克.作为中国诗歌史上十四行诗创作的代表,冯至曾很明确地提到自己创作该诗集时受到里尔克的影响.我们发现"不断否定自我"的冯至在诗歌的艺术原则上、诗歌主体形象和主题上受到了里尔克的影响,本文着重从这三个方面分析里尔克在冯至书写《十四行集》时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伴随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在实践中的推进,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也越来越受到学界重视。通过挖掘和解读对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将国家政策方针中生态文明建设部分理解透彻,并将生态意识在"马原"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启发与渗透,就成了一名高校"马原"课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同时,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正朝着广义生态建设的方向发展,而课堂生态化建设是广义生态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马原"生态课堂不仅要求在教学内容上体现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并介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还要求在教学形式和手段上实现具有和谐感和创造性的生态化教学。可以说,"马原"生态课堂浓缩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部内涵,是中国广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