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庆市农村居民收入影响消费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弗里德曼的持久性收入假说为理论基础,利用重庆统计数据,分析收入及收入结构对重庆市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表明,从整体层面分析,持久性收入及其边际消费倾向对农民消费影响最显著,提高持久性收入对农民的消费支出有正的影响;从收入结构分析,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对消费的影响非常显著,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会极大地刺激消费需求。因此,应大力提高农民的持久性收入水平,并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预期和边际消费倾向;同时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家庭非农业收入的增长。  相似文献   

2.
2007年重庆市被设立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推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方面进行了诸多改革,其中户籍制度、地票制度、"三权"抵押融资等改革措施,有效促进了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城乡间的流动。利用合成控制法分析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对重庆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如果没有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7—2011年重庆城乡居民收入比的降幅为12.7%,而重庆城乡居民收入比实际降幅为21.8%,即重庆的统筹城乡改革使其城乡居民收入比多下降了0.37。可见,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重庆的统筹城乡改革通过促进资源自由流动提高了农村居民相对收入水平,对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此,资源错配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和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破除对资源自由流动的限制可以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理清城乡经济一体化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包含4个维度共27个基础指标的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使用两步主成分分析对中国西部省份的城乡经济一体化指数进行测度。结果表明,21世纪以来西部整体城乡经济一体化指数呈稳步上升态势,四个维度指数的增长趋势存在显著差异;西部省份城乡经济一体化指数不断攀升,省际差异明显且呈现“橄榄型”分布;在全国比较中,西部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低于东部、中部和东北,且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从变动趋势看,西部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的提升速度略高于东北,与中部和东北的差距不断缩小,与东部的差距不断扩大并形成“两级分化”的态势。根据上述结论,从分类制定政策、城乡产业结构、城乡经济发展等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玉溪市红塔区是全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1996年全区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现价)已达22O多亿元,其中农村经济总收入已达80多亿元,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926元。但是在同一辖区内分布在山区的16个办事处,农民人均纯收入远远低于全区平均数,其中列为研究对象的春和镇黄草坝办事处,人均纯收入为2319元,与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差gu元。差距为20.8%。如果用农民人均纯收入较高的坝区大营街办事处(人均4063元)和人均纯收入较低的甸直办事处山区村(人马566元)进行比较,收入差距为3497元,差距为6.l倍。这种差距,有地域区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农民增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决条件.从我国现阶段农民收入结构分析:种养业收入不仅占的比例小,而且也没有发展的空间;工资性收入水平长期稳定却难以提高;财产性收入固然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但农民缺乏启动资金,难以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失地农民的土地补偿性收入虽然相对增长,但目前只是局部的,而且农民是被动地接受政策性补偿.从长远看,相对而言增加财政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最佳选择.因此,政府应当积极鼓励农民去合伙、去参股、去投资发展民营经济,增加财产性收入.  相似文献   

6.
通过运用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农村居民国内旅游相关统计数据,使用农村居民的出游率、人均旅游支出和平均旅游购买力三项指标来实证分析和衡量我国农村居民的国内旅游消费水平和地区差异,反映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最新趋势,结论如下:第一,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直接影响人均旅游支出,但对出游率和旅游购买力的影响则表现不明显;第二,农村居民的平均旅游购买力还相对比较低,存在地区差异甚至还比较明显;第三,总体来说,农村居民旅游市场潜力巨大,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刺激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高位徘徊、消费结构二元并行格局的研究要突破收入数量视角,从收入性质视角予以深刻剖析.基于经典消费理论核心思想,引申出收入的暂时性、流动性、相对性、可预期性和跨期支配性等性质,并采用1991—2013年中国29个省份的相关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变系数面板模型实证分析收入性质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收入量既定的条件下,收入性质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显著;农村居民持久收入增长幅度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向上流动幅度大于城镇居民,才能使城乡消费差距缩小;农村居民对正向不确定收入的消费倾向于抑制,而对负向不确定收入的消费则存在棘轮效应;农村居民收入跨期支配性对城乡消费差距具有弥合效应.因此,在增加农民收入数量的同时,也应注重其收入性质的改善,才能有效缩小城乡消费差距.  相似文献   

8.
利用ARMA模型分析河北省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差距。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倾向差距有先增后减的趋势;信息消费系数持续稳定增加,但差距依然存在;信息消费差距逐渐增大,2015年有缩小的趋势。因此应该更加关注农村居民信息消费,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居民文化水平和消费意识。  相似文献   

9.
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SPDM)理论与方法,从经济产出与居民收入两个维度,分别对1978-2013年及1978-1992年和1992-2013年三个时段中国西部12省区的经济增长收敛性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人均产出在各研究时段上均不存在绝对β收敛,城镇居民收入较农村居民收入的地区差距具有更强的发散性;不论人均产出还是人均收入,在1992-2013年期间均呈现出显著的地区发散性,经济差距呈现出持续扩大趋势;经济产出与居民收入均具有显著的空间示范效应与空间传递效应,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冲击对邻近地区影响显著.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在提升西部地区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缩小东西部差距的同时,也应不断缩小西部地区内部省区间的经济差距,加快城镇化进程和促进地区经济合作有利于西部地区经济差距的缩小.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喀斯特地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本文以贵州省兴义市为例,从建设用地结构、投资与效益状况和潜力3个方面选取8个指标进行分析,同时与贵阳市、贵州省平均水平和全国平均水平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建设用地主要类型由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占主导转变为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与水利设施用地两种类型。(2)建设用地投资强度和建设用地地均二、三产业新增值总体上呈增加趋势;人均建设用地先增加后降低;单位GDP建设用地总体上呈减少趋势;(3)固定资产投入和第二、三产业GDP增长速度均高于建设用地增长速度,但投入与产出呈现差异,是产出的3.13倍;人口增长速度低于建设用地增长速度。(4)兴义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基本上处于贵州省平均水平,低于省会城市贵阳市和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与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使用1978-2015年我国城镇化和农村居民持久收入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发现:城镇化增加是农村居民持久收入增加的Granger原因,但是农村居民持久收入不是城镇化变化的Granger原因;我国城镇化率和农村居民持久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从长期来看,城镇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持久收入增加3.10元,且该结果在5%水平下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充分发挥城镇化对农民持久收入的长期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已成为我国一个倍受关注和令人担忧的经济社会问题。对于收入差距,应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研究。我国收入差距的现状是,合法正常的收入差距较小,非法非正常的收入差距过大;显性收入差距较小;隐性收入差距过大;地区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和阶层收入差距过大。对于不同的收入差距,应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保护合法合理收入的差距,消除非法不合理收入的差距,缩小过大的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3.
对近15年来12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成果及其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分析表明,中国国民综合阅读率总体呈现增长趋势,传统阅读率下降但不可能完全消失;新媒体阅读率稳步快速增长。国民人均阅读量(包括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电子图书的人均阅读量增幅明显。国民基于新媒体的人均阅读时间呈现上升趋势,其中网络和手机每天人均在线阅读时长增幅最为显著。数字时代国民阅读行为与机械时代相比呈现出新变化、新特征和新挑战。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向企业倾斜,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逐步下降,且资本所得要高于劳动所得;再分配向政府倾斜,经过调节后只有政府部门收入的比重是上升的,政府实际收入的规模较大,而居民收入比重呈逐步下降趋势。我国宏观税负呈现上升趋势,并且由于大量制度外收入的存在使大口径宏观税负上升较快。我国政府职能偏好于资源配置,财政支出具有典型的"重视经济服务和一般公共服务,忽视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本投资"的特征。一方面,要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尤其应优化财政收支预决算,强化财税政策对国民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促进国民收入的合理分配;另一方面,应转变政府职能,合理使用政府收入,优化支出结构,将财政政策着力点偏向分配公平,促进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影响劳动力迁移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即城市失业规模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对于城乡劳动力迁移规模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因为迁移成本存在流动性限制,使得农村居民收入为负值,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研究结果表明:贵阳市男女性别收入差距中,性别因素影响为32.67%,低于全国水平.原因主要在于市场化因素对于扩大贵阳居民性别收入差距的影响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同时,研究结果也暗示:教育对于缩小男女收入差距是显著的.加强教育公共产品的给予,对于缩小性别收入差距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城乡居民收入高速增长,但城乡收入差距也随地扩大。户籍制度对人口迁移的限制,对农民利益剥夺的土地征用制度,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不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都是造成这种差距的决定因素。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解决对策与建议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加快市场化进程;完善法律制度建设,打破行业垄断与权利资本的滥用;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实现规模化经营;打破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体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广西经济的迅速崛起,城乡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地理环境的差异、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教育机会不均等、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未完善。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2001——2013年统计数据为例,探究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成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广西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措施,以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 ,我区农牧民收入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有较大的差距。目前增收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要进一步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 ,需从调整农村牧区产业结构和生产结构、加大政府对农牧业的投资力度、发展农牧业产业化、减轻农牧民负担、建立健全农村牧区社会化服务体系、实施科教兴农兴牧战略 ,提高农畜产品科技含量等方面入手解决  相似文献   

20.
从经济统筹、社会统筹和环境统筹三个方面对天水市2000~2008年城乡统筹发展的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天水市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每年都低于全国水平。天水市城乡统筹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和人均消费支出差距不断拉大,且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居高不下。其原因在于:全市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不合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具有根植性的工业发展不足,带动作用表现不明显。为此,天水市在今后的城乡统筹发展中,应明确主导产业,带动城乡统筹发展;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建立与城市发展定位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