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左宗棠、曾国藩为湖南同乡,两人都是晚清咸丰、同治时期一代名臣,都为同冶中兴立下汗马功劳,对中国近代历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人共事10余年,交情甚厚,道德文章不分伯仲。然而自同治三年湘军攻克天京(南京)后,二人割袍断义,再无书信来往。自从咸丰二年曾国藩在湖南创办湘军,便和左宗棠有了交往。当时左宗棠为湖南巡抚张亮基的幕僚,两人因公务书信往来不绝,交情日厚。曾国藩后因率湘军镇压太平军,地位显赫,督两江、领四省。曾国藩素来知人善任,由他推荐而受提拔的不在少数,一时出现了天下提镇无不出于曾帅的传言。左宗棠虽未进士及第,但…  相似文献   

2.
刘巍 《中国档案》2008,(3):64-65
企业滥觞 咸丰至同治初年,太平天国运动如火如荼。咸丰十一年八月初一(1861年9月5日),由湘军将领曾国荃率领的吉字营打下了安徽省城安庆,太平军经过顽强抵抗后,全军覆没。战斗异常激烈,从咸丰十年四月到咸丰十一年八月,持续一年多的时间。湘军和湘军首领曾国藩的地位更为巩固,成为维护清朝统治的擎天一柱。  相似文献   

3.
马新贻是山东菏泽县人,清朝咸丰年间,他考中了进士,分发至安徽合肥充任代理知县.当时,皖北一带遍燃太平军、捻军起义的烈火.不久,合肥被义军攻破,马新贻仓皇出逃,被清廷革去职务,充发至军中戴罪立功.御史中丞唐炯对其颇为赏识,委托他督办庐州各乡团练.在一次与捻军的战斗中,马新贻兵败被俘,擒捉他的是捻军小头目张文祥.  相似文献   

4.
张铁宝 《历史档案》2003,(2):134-136,F003
南京古称金陵 ,明清时期为江南最大都会 ,也是清政府在南方的统治中心。清咸丰三年二月初十日 ( 1 853年 3月 1 9日 ) ,太平军攻克南京 ,改称天京 ,据为首都 ,正式建立了与北京清王朝相对峙的农民政权 ,咸丰皇帝先后谕派向荣、和春为钦差大臣 ,统重兵进行围剿 ,但都功败垂成。咸丰十年四月 ,湘军统帅曾国藩被任命为权力很大的两江总督 ,如何攻取南京 ,也就成了他最为关心的问题。曾氏采取了与其两个前任完全不同的策略。他先从上游着手 ,拿下安庆后 ,再沿江东下 ,扫清障碍 ,倾全力围攻南京。经过两年多的恶战 ,湘军终于在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日…  相似文献   

5.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日记》唐浩明著,岳麓书社,2014年7月唐浩明为曾国藩研究第一人,名家评点名人之名著,通过点评曾氏日记,窥斑见豹探及其人文韬武略与生活态度,是一部熔文、史、哲为一炉的难得之作。20世纪80年代初,唐浩明的长篇小说《曾国藩》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推动了学界研究曾氏的热潮。过去评价曾国藩。大抵支持过大于功,原因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死忠于清朝,清剿太平军、捻军过程中"残民以逞.杀人营野",并因此获得“曾剃头”“曾屠夫”的恶名;  相似文献   

6.
胡林翼于咸丰五年至十一年任湖北巡抚期间,正是太平军和清王朝在长江中游战事最激烈的时期,他为了加强对湖北的经济榨取和政治控制,到处网罗人才。咸丰九年五月,他奏调户部主事阎敬铭(字丹初)来鄂,委以总理湖北粮台?务的重任。阎敬铭是有名的敛财里手,时人说他“管理粮台,东征之军,赖之以 济。”胡林翼得阎敬铭之助,如虎添翼,使他能竭湖北之全力,和曾国藩通力合作,指挥湘楚军与太平军作战,成为镇压太平军的巨魁。现公布的这批书信,是咸丰一九年五月至成丰十一年初胡林翼写给阎敬铭的,它对研究当时清军在湖北的军事、经济及与太平军作战的情形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文件中凡【】内的年月,是编选者根据其内容考证得出的,希读者鉴察。因函件较多,拟分上、下两次发完。  相似文献   

7.
湘军的创始人不是曾国藩吗?怎么又冒出一个"湘军之母"罗泽南?其实,如果追本溯源的话,湘军最初的创始人应该是罗泽南.因为曾国藩的湘军就是在罗泽南湘勇的基础之上扩编而成.咸丰二年(1852)十二月,曾围藩奉朝廷之命在湖南帮办团练以对抗金田起义的太平军.但开始时曾国藩可谓白手起家,手中既无钱也无兵,他所拥有的无非就是二品侍郎的空衔、朝廷的命令以及他当年在京城做官时开创的名望.  相似文献   

8.
丁丙(1832-1899),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字嘉鱼,别字松生,晚号松存。家世经营布业,富于资财。其藏书室称"八千卷楼"(沿用其祖旧名),另辟"后八千卷楼"、"善本书室"等,总称"嘉惠堂"。咸丰十一年(1861),由于太平军  相似文献   

9.
十二、受命 咸丰二年(1852)七月,洪秀全调兵遣将,太平军声势浩大,势不可当,官军望风披靡.消息传来,咸丰帝坐卧不安.  相似文献   

10.
富厚堂是清代名臣曾国藩的故居,位于双峰县(原湘乡县治)攸永乡富坨村的鳌鱼山脚,东去县城38公里。它原是曾府的一处庄园,早在咸丰七年(1857),曾国藩就建书屋“思云馆”于此。同治三年(1864)湘军攻克南京,同治皇帝封曾国藩为“一级毅勇侯”,其弟国潢等遂为他在家兴建“侯府”。同治五年,曾国藩家眷移归,其子纪泽援《汉书》功臣表中列侯记有  相似文献   

11.
太平天国革命,是以推翻地主阶级腐败统治为目的的农民运动。在洪秀全等人的领导下,起义军很快席卷全国,严重地打击并动摇了清廷政权。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湘军与淮军,为维护腐败统治,对太平军进行了历时多年的血腥屠杀。在这场镇压农民运动的战争中,有一位并不为人们所注目、而成幕后为湘淮军筹军供饷,积极效忠清廷并直接参与镇压太平军和捻军的人物,他便是本存礼的主人毛鸿宾。  相似文献   

12.
在电视剧<太平天国>中,湘军统帅曾国藩多次与太平军斗智斗勇.最让他得意的是:在左宗棠的参谋下,运筹帷幄,截取太平军的文件、书信,摹仿字迹,伪造书信,施行"反间计",不费一枪一刀,逼走杨氏兄弟,诱降韦俊.据史书记载:在两军交战中,曾国藩始终都把文书、档案看作消灭太平军的利器,派专人收集窃取太平天国的文书、档案.  相似文献   

13.
哈恩忠 《历史档案》2023,(2):F0002-F0002
这件咸丰帝亲笔“喜报红旌”匾额朱谕中,“适悉怀庆捷奏,遂书‘喜报红旌’四字”,字里行间流露着欣悦之情。“怀庆捷奏”即是清军围堵太平天国北伐时所谓的“怀庆大捷”。咸丰三年(1853)五月,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以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等为主将,率兵两万,出师北伐,意图直捣北京。六月初八日,清廷以直隶总督讷尔经额为钦差大臣,调动黄河南北两岸各路清军围堵太平军,在豫北重镇怀庆府(今沁阳)与太平军展开激战。太平军将怀庆城团团围住,在城外挖沟筑城,一面继续攻城,一面阻挡援军,两月余不克,情势危急。七月二十八日,太平军设计迷惑清军,然后假道山西直扑京津。  相似文献   

14.
1865年(清同治四年)8月17日,一个重大案件震动了北京城清政府的大小官吏:密藏在清皇宫内廷军机处内的原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的金玺不翼而飞,被人窃走:此时正是太平天国首都天京沦陷后整一年,太平军余部与捻军数十万将士仍在长江、黄河两岸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全国军政形  相似文献   

15.
咸丰三年(1853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逐渐壮大。据史料记载:是年1月12日,"东王杨秀清督翼王石达开、检点黄玉昆、李开芳、林凤祥、指挥罗大纲等以地雷炸塌武昌文昌门城墙,占领武昌城,全歼清军6000余人。湖北巡抚常大淳、提督双福、布政使梁星源、按察使瑞元、总兵王锦绣等文武官员败死"[1]。太平军队伍增至50万,声威大震。2月,太平军水陆兼程,沿江东下,连克九江、安庆、芜湖等重镇。3月19日,太平军占领南京,洪秀全进入南京城,宣布改南京为天京,定都天京。自此,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王朝相对峙的农民革命政权。  相似文献   

16.
捻军史研究专家江地教授生前指出:“捻军史研究有一个缺点,就是缺乏一部系统的科学的捻军史。这个问题应该解决。”徐松荣先生曾受业于江地教授门下,遵其师嘱多年从事捻军史研究,并写成《捻军史稿》一书。该书44万字,最近由黄山书社出版。《捻军史稿》全书十二章,以捻军起义战争为主线,同时向上延伸到捻党运动,向下延续到捻军余部斗争,从纵向对捻军起义战争进行全面、系统的论述,构成了全书的主干和重点。同时对捻挥起义有密切关系的重大问题,如太平天国江北战争,北方农民起义,李昭寿、苗沛霖两集团的崛起与败灭,晚清政治的演…  相似文献   

17.
宜兴于咸丰十年(1860)被太平军攻占,至同治三年(1864)清军克复,在将近四年的时间里,惨遭战火荼毒洗劫。宜兴克复后,与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秩序的恢复有关的诸项善后工作,虽然地方政府有督促号召之举措,但具体的实施与推进,却离不开具有丰富政治经验与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地方文人。他们的一系列作为,显示出传统势力仍有极高的权威与能量,区域社会仍能保持一种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的内在活力。  相似文献   

18.
<正>胡林翼(1812—1861),字贶生,号润之,晚清中兴名臣之一,湘军重要首领,湖南益阳人。道光十六年进士,授编修,先后充会试同考官、江南乡试副考官。历任安顺、镇远、黎平知府及贵东道,咸丰四年迁四川按察使,次年调湖北按察使,升湖北布政使、署巡抚,1861年病逝。  相似文献   

19.
咸丰初年,太平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长江中下游一带重要城镇,云南铜矿因水陆交通被太平军阻断,无法正常运京,户、工两部铸币原料奇缺。由于战争,清政府糜费巨大,而地方各项赋税收入锐减,国库度支告匮。为解决庞大的军饷及京师百官之俸饷,清政府于咸丰三年(1853年)采取发行纸币(户部官票、大清宝钞)及铸造高值大钱(当五十、当百、当五百、当千等)等措施,以"虚钱"代替"实钱",然仍难应付巨额开支,遂于咸丰四年筹议在京师鼓铸铁钱,以补制钱之不足。有关京师行铸铁钱之情形,由于史料的缺乏,以往文献中记载较为简略,现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军机处录副奏折及内务府全宗档案中选辑有关史料,其中反映咸丰四年至九年间,北京地方筹铸、开铸、增铸、行使、减铸及停铸铁钱等各方面的详细情形,现予刊布,可供研究晚清货币史及北京金融史参考。  相似文献   

20.
咸丰十年闰三月太平军再破江南大营后,至七月,其势力逐渐扩展到长江中下游地区,遂利用长江各通商口岸通过各种渠道与中外商人进行物资交易,以补充军队所需,这给清军造成巨大威胁。清廷为了杜绝这种商务交往,一面严密稽察江面上的来往商船,一面通过外交途径,制定种种措施,对外国商船的活动加以限制。现公布的这组史料,选自馆藏外务部全宗总理衙门清档,对咸丰十年八月至十一年十二月间,太平军在长江南北等地之活动及清廷此时的对外商务政策均有所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