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高校学分制的改革,很多高校制定了转专业政策,为学生专业发展提供更多自主选择路径。本文从就业前景、专业兴趣和学习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高校本科生转专业的动因,并且从学业、环境和社会现象等方面分析了高校本科生转专业后可能面临的隐患。为了规范高校本科生转专业工作,以南京某理工科大学为例,阐述了高校本科生转专业工作的流程,并分析了转专业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且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问题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生的专业选择对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职业生涯等会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当前,全国各大高校相继出台了学生转专业的政策和方案,学生转专业的现象也日益增多。本文列出了高校学生转专业的现状,并对转专业的动因进行了初步分析,进而对高校学生转专业问题给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7,(72):7-8
高校转专业制度虽然已经由最初的尝试发展为较成熟的教学管理实践活动,但在受到广大学生认可的同时,也存在转专业学生学习适应性问题。本文以Y大学的2013级、2014级、2015级转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转专业后学习适应性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探究影响学习适应性的因素。最后,本文分别从高校教务管理和学生自身的角度提出了完善高校转专业制度,提高转专业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进修深造     
43.升入高校后如果觉得专业学习不适应怎么办?一般的高校都会给学生提供转专业的机会,但转专业应符合一定的条件,各高校规定的条件不一样,考生需向有关院校咨询。  相似文献   

5.
裴钰鑫 《文教资料》2014,(9):116-117
大学生转专业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先驱试行.本文对国内一流高校转专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期通过学习一流高校先进的专业选择理念,为广大普通高校建立健全符合自身发展的转专业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姗 《教育教学论坛》2019,(12):231-232
使学生学习自己满意的专业,既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对学生专业选择自主权的尊重[1]。本文以高校某工科院系为例,分析了学生转专业的原因,发现学生对专业了解不够、填报志愿动机不同、大学生活不适应等因素会影响学生转专业。学院修订了转专业条例,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转专业指导。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作为消费者的学生主体得到了更加广泛关注。高等教育多元化的特征赋予了学生实质的选择权,从而要求高校要保障学生的转专业权利。本研究通过分析上海市40所本科高校转专业政策,从转专业的成绩要求、转专业的人数比例、转专业的申请时间以及转专业的可转次数四个视角,总结我国大学生学习自由的困境。而转专业自由是大学生的基本权利,也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制度环境,通过国家完善大学生转专业自由权的立法保障、高校推进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大学生树立权责统一意识三条路径去实现大学生的转专业自由权。  相似文献   

8.
使学生转到自己满意的专业学习,既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对学生自主权的尊重。本文通过对学生转专业原因的分析、美国高校专业选择制度的借鉴,构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转专业体系。  相似文献   

9.
高校实施转专业政策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对学生转专业工作的研究,深入剖析了转专业工作的意义,学生转专业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对转专业后续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构建大学生转专业良性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转专业是时代的产物,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一项重要研究的课题。本文从大学生报考专业的动机及专业学习中显露的问题入手,分析了学生转专业的原因和转专业的利与弊,提出亟待构建大学生转专业良性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