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农民花钱订阅党报,让农民看到党报,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由于多种原因,这个最简单的问题却久未得到解决,党报在农村的发行大多是无效发行,宣传的影响力非常微弱。因此,尽快解决村民阅报问题,这既是报社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应尽之责,也是新形势下进一步扩大党报在农村发行量的有效办法。2005年12月至今年5月以来,本报首批创建了518个村级阅报栏,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广受农民好评。  相似文献   

2.
在只有56万常驻人口的浙江省永康市,永康日报2010年平均期发行量突破4万份,千人拥有量达70份,发行总量超过省市7家党报、晚报、都市报在当地的发行量总和,也是位居第二位报纸的3.3倍;自费订阅率达到80%以上,其中农村自费订阅达到95%。其发行费率一直稳定在15%—17%之间。预计2011年永康日报的平均期发行量将达4.1万份,千人拥有量达72份。在国内生产总值只有257亿元的永康,永康日报2010年的广告额突破2700万元,利润达1250万元,利润率近50%。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提供的数据显示,永康日报经营利润率多年位居全国县市报前茅。2010年7月1日,永康日报再一次改版——四开加长,版式更现代,内容更贴近,而这样的改版这几年在永康日报已成为常态。永康日报是如何创造出这一连串"神奇"的数字和变化的?  相似文献   

3.
县市党报与省市党报同步发展 据笔者调查,浙江省的县市党报从1993年至2000年间,其发行明显呈上升趋势,请看几家报社的发行情况: 1993年嵊州日报刚复刊时,发行量为6000份,同年当地的地市报绍兴日报在嵊州的发行量为4000份;到2000年嵊州日报升至2.2万份,绍兴日报在当地升至8000份。 1995年余姚日报的发行量为1.2万份,同年当  相似文献   

4.
地市级党报在全国党报系列中有着不可轻视的地位,是一支十分重要的新闻舆论力量。据对126家地区党报的调查,其发行量等于人民日报和省报总发行量的2倍,其中乡镇以下(不含乡镇)的发行数占总发行数的1/4。宜昌地区党报的发行总数为6.6万份,本地区平均每千人20份。而宜昌日报发行数为4.5万份,本地  相似文献   

5.
在全国两千种报纸中,城市党报仅占十分之一多一点。而在一个城市里,往往又是多种报纸并存,有省级党报、专业报,甚至还有晚报。城市党报要想更好地吸引读者,就必须把报纸办得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怎样才能增强贴近性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近年来,杭州日报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受到读者的欢迎。报纸发行量逐步上升,日报现已达到22万多份,下午版也已突破25万份。这些都与报纸增强了贴近性是分不开的。下面,我想结合杭州日报的实践,就如何增强城市党报贴近性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要从群众角度切题,抓好日常报  相似文献   

6.
以版面论,《宁波日报》正常刊出的仅为12至16个整版;以广告占版率论,《宁波日报》全年平均占版率不到30%;以发行量论,《宁波晚报》已远远超过《宁波日报》;以同城媒体竞争态势论,宁波这样一个中等城市已经有5份日均发行量超过10万份的报纸参与竞争;以横向比较论,全国地市级中等偏大城市(含省会城市)的党报大都处在广告的维持或衰退期(除个别发行量在同城媒体依然居领先地位的报纸外)  相似文献   

7.
党报的发行问题一直是令党报工作者挠头的事。由于众所周知的主、客观原因,党报绝大多数依赖公费订阅,发行量的增长空间非常有限。加上近年来许多国有企事业单位加大改革、改制力度,大幅削减行政硬性开支,党报的发行量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党报发行量方面的局限性,使得党报的阅读市场、传播市场以及广告市场都受到了极大影响,而党报所处的环境,各种各样的竞争却丝毫没有减弱。党报如何在激烈的竞争形势下求得发展,《石河子日报》作为兵团农八师、石河子市党委的机关报,在具体的经营管理及决策过程中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潜在读者群在农村我国地市(州)有300多个,绝大多数农业人口比重很大。《衢州日报》所在地衢州市总人口229.52万,市区非农业人口只有13万左右,另有15万左右的非农业人口分居于五个县城及各个乡镇;而农业人口有200万,约占88%。这样一种人口环境,要求地市党报应把争取读者的重点放在农村。农民是不稳定的读者群。不少地市报的发行量大起大落,与农民订户的增减大有关系。《衢州日报》改日报前的1990年,订户只有3万左右,改日报后的1991年第一季度,订价虽然高了近一  相似文献   

9.
潜在读者群在农村我国地市(州)有300多个,绝大多数农业人口比重很大。《衢州日报》所在地衢州市总人口229.52万,市区非农业人口只有13万左右,另有15万左右的非农业人口分居于五个县城及各个乡镇;而农业人口有200万,约占88%。这样一种人口环境,要求地市党报应把争取读者的重点放在农村。农民是不稳定的读者群。不少地市报的发行量大起大落,与农民订户的增减大有关系。《衢州日报》改日报前的1990年,订户只有3万左右,改日报后的1991年第一季度,订价虽然高了近一倍,订户数却上升到4.3万,其中70%是农村订户,农村订户中  相似文献   

10.
党报曾经长期在农村拥有广大的读者群.但是在当前的农村传播市场却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学者赖浩峰等人2004年对江西省致富后的农民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致富农民占有的各种媒介中,电视机百户拥有率居首位,其中拥有彩电的约占被调查者的89.5%;而在致富农民中。自费订阅一份报纸的只有14%,订有两份的为7%,三份以上的为2%.而不订阅的占总数的77%。有60.19;的人称从不看报纸。这是致富农民的幅况,一般农村居民的情况当然不会更理想。  相似文献   

11.
搞好党报发行的几个问题黄小榕报刊发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报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一环。党委机关报如何稳住和扩大发行量,这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党报一方面必须继续稳定、扩大公费订阅的份额;另一方面,又要勇于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努力提高办报质量,改...  相似文献   

12.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的论述。那么党报如何宣传报道好"三农"呢?尤其是靠农民最近的最基层的地市党报如何把新农村报道做得鲜活,吸引读者呢?作为全疆的农业大州,昌吉回族自治州总人口162万,其中农村人口就有71.7万,农村劳动力41.3万,全州设乡镇73个、村委会1052个。面对这么庞大的农村读者群,近几年来,《昌吉日报》在新闻宣传报道工作中"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随着报业市场的目益开放和国家对党报汀阅制度的规范化管理.地市党报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南阳日报》是中共南阳市委的机关报。创刊于1949年3月22日.是河南省创刊较早的地方党报。但是现在的《南阳日报》却可以达到期发行量逾14万份.日阅读人数逾56万人次,跻身全国同类报纸前十名.在南阳纸质媒体中遥遥领先.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报业竞争的需要,一些地市党报在每年末,都要对报纸进行改版,通过对版面内容和形式的调整来不断提高报纸质量,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不管改版的力度如何,受众市场始终是党报改版中必须面对的问题。无锡日报这几年改版取得了成功,报纸受到读者欢迎,发行量稳步上升,尤其是自费订阅量上涨幅度更大。同时也带来了可观的报纸附加值——广告的快速增长。无锡日报的改版理念和思路可用八个字来概括,即“大报品位,大众口味”。  相似文献   

15.
日本媒体,政权“宠物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种截然不同的媒体 尽管越来越多的国家兴奋于迎接信息的洪流,但是日本的主流媒体仍旧沉醉于他们举世无双的巨大发行量。《读卖新闻》发行量1030万份,居全球之首;《朝日新闻》发行量830万份;另有15种日报,包括体育报纸,也在世界报纸发行量排行中位列前100位以内。每天早上,全日本要印刷共约5370万份报纸,其中有4740万份报纸为家庭订阅。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大以来,绍兴市新闻事业加快了改革的步伐。 五年来,已建立起市县两级党报网络。全市公开发行的报纸由4家增加到8家。绍兴、诸暨、嵊州、上虞、新昌5个县(市)全部办起了党报。市县两级党报的发行量达15.5万份,占报纸发行总量的48.4%。全市报纸普遍扩版增刊。《绍兴日报》1994年由4开4版小报改为对开4版大报,并增办了4开  相似文献   

17.
一、研究的动机与目的 党报的要闻版(第一版),历来是编辑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读者评论意见中最关注的版。从某种程度上讲,党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着的双重压力(宣传压力、市场压力)有很大一部分是由要闻版承担的,要闻版成为许多党报走向市场的一个瓶颈。 《广州日报》是目前中国在市场经济下运作最成功的党报之一。2000年初,发行量达156万份,自费订阅和零售率达83.2%。①在承担党委机关报职能的同时,与同在一个城市的《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等的市场竞争中显示了不凡的竞争实力,是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旗舰。 《兰州日报》是中共兰州市委机关报,目前尚缺乏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8.
2001年1月1日,伴着安徽省委沉甸甸的嘱托——在安徽这个农业大省,办好一份面向农村、农民爱看的报纸,《安徽日报农村版》在江淮大地上破土而出。11年来,作为全省唯一专门服务“二三农”的报纸,《安徽日报农村版》秉承“为农民说话,帮农民办事”的办报理念,努力做好新闻在江淮大地上深深扎根,逐步成长为全省农村地区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广的报纸。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报纸发行量快速滑坡,近半数农民报停办或改办其他报纸,全国仅存17家省级农村报。在农民报生存面临残酷压力的形势下,《河北农民报》闯出一条生路并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各项指标在全国同类报纸中均名列前茅,平均期发行量13万份、广告额突破500万元,平均年利润以10%递增,成为面向河北省农村覆盖面最广(农民私费订阅率95%).  相似文献   

20.
省级农民报(农村版),是目前唯一面向“三农”发行的综合性报纸,且非常受乡村干部和农民喜爱。在目前公费订阅越来越难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扩大农民报的发行量,是各省农民报面临的共同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