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薛玉萍 《教师》2014,(9):20-20
学前教育的社会功能非常多样,包含公益性、福利性、补偿性、服务性及预备性等。与体制化的中小学校相比,多元化的幼儿托管机构重点强调的是教养幼儿、保教合一及服务家长的功能。就学前教育的管理而言,应该具有社会化和多元化的特点。本文主要针对学前教育的性质、功能以及管理的特殊性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2.
近年我国学前教育需求迅速增长,并且逐渐多元化。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学前教育需求的快速增长与多元化趋势会更加凸显。然而,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的供给体系并不完善,在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的关系并未理顺,其在学前教育发展中未能体现出应有的作用,极大地限制了学前资源和服务的供给和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根据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的基本逻辑和规则,让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从分离走向耦合是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与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学前教育已经初步形成多元化的办学体制,但存在对学前教育性质定位不准,公办园萎缩;对多元化办学的认识、管理不到位,民办园发展混乱;经费筹措制度不完善,公办园、民办园都面临发展困境等问题。为促进学前教育多元化办学的健康发展,政府要确保公办园的主体地位,加强对民办园的管理与扶持,保证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  相似文献   

4.
近十年的美国学前教育改革进程中,美国联邦政府及州政府一如既往地重视和支持学前教育的发展,两位总统在任期内分别出台了具有标志性的学前教育改革政策.美国的学前教育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学前教育机构向多元化、质量标准化、幼小一体化发展;学前教育行政管理则向集权化和整合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学前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也是对个人素质发展起指导作用的重要环节。中国历来就有"教育从娃娃抓起"的说法,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也是源于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许多家庭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有意的教孩子各种基础知识,甚至很早的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中接受教育。基于此,以学前教育多元化的必要性为依托,对学前教育中的教育主体多元化、教育方式多元化、教育内容多元化,以及教育环境多元化进行详细论述,以期提升学前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6.
教育均衡视野下我国幼儿教师的配置与流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质均衡发展是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要求,幼儿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基本内容.然而现实中,我国幼儿教师资源配置严重失衡,教师流动严重失范.经济发展与教育经费分配不均衡,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政策不完善,教师管理的不科学与教师职业选择的多元化是造成幼儿教师配置和流动失衡的主要原因.政府应通过科学规划学前教育发展,合理分配学前教育经费,合理配置幼儿教师编制资源,完善幼儿教师流动制度,加强教师职业规划等措施来促进幼教师资在城乡幼儿园、公民办幼儿园之间的合理配置和流动.  相似文献   

7.
美术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素养培养的主要渠道,对学前教育师范生人文艺术素养培养起着关键性作用.文章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的整体情况与具体内容的现状分析,指出其面临着课程安排不合理、教学方法少创新、评价方式较单一等问题,并提出完善课程安排、创新教学方法、进行多元化评价等对策,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的有效性,进...  相似文献   

8.
<正>2010年以来,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并成为民生关注的焦点,逐步由教育的薄弱环节变为发展的重点领域。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探索既遵循学前教育性质与规律,又符合中国国情和地方实际的学前教育发展模式,对普及学前教育、构建学前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书所指的"多元化发展模式",不是"多元化发展"的模式,而是指"多元化"的发展模  相似文献   

9.
随着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外部环境急剧变化,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进行根本性转型,这是理论界与实践界的共识。通过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发现:当前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需求主要是由用人单位(需方)拉动,学习者与高校推动(供方),以及众多的利益攸关者(如家长、政府、NGO等)驱动,并显示出多元化、个性化的特征。本文基于长尾理论,在借鉴APP、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以免费师范生为服务对象)等实践,提出应构建"需求驱动、平台主导、多元供给"的基于O2O整合型学习平台及其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0.
台湾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在学习美国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专业课程基础之上,形成了重视教育实习、重视儿童阅读、重视儿童科学教育、重视课程设置多元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