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现在不少报纸都有特稿、专稿版,刊登一些长篇的人物报道,比较多的是安排在周末或周日,让人们休闲时阅读,很好。但这类长篇报道,人物一定要选准。否则,宣传效应就会降低,因为这不像一般的人物报道,一定要有新闻性才行。比如,5月24日新民晚报登了一篇特稿《“从珠峰之巅走到太湖之滨——记登山女杰潘多退役后的幸福生活”》,标题就一下子吸引住了我。潘多?久  相似文献   

2.
关于徐虎,各大媒体都“隆重”推出了自己的报道。而工人日报《好人徐虎的故事》这组报道之所以能在广大读者中产生强烈的反响,并得到中宣部等有关方面领导的高度评价和赞扬,我以为最主要的是得益于其选材上的准确定位和写作风格上的鲜明特色。新时期需要树立什么样的榜样?工人日报如何宣传大家(各大媒体)都同时推出的同一典型?接受采访徐虎事迹的几位同仁恐怕一开始就遇到了这两大问题。让人欣喜的是《好人徐虎的故事》这组报道陆续见  相似文献   

3.
工人日报的“徐虎报道”在读者中引起了较大反响,中宣部领导在评介“徐虎报道”时指出:工人日报关于徐虎的报道用“好人徐虎”概括非常好,既使人感到贴切、亲切、感人,又表达了徐虎的崇高境界,让人看到了他那淡淡的人,深深的情,纯纯的心。“好人徐虎”定位正确,很精彩。 回眸徐虎报道,如果说是成功的,那么,成功的决定因素在于徐虎的宣传定位。本文想就徐虎报道,对先进人物的宣传定位作一点探讨。 一、时代需要是定位的基础 有时候,一个人便反映一个时代。这种判断不无道理。翻开60年代至今的新闻宣传史,在无效个先进典型组成的人物画廊中,刻进人们记忆的比比皆是,……在他们身上都有浓重的时代印记。换句话说,他们是时代造就的英雄。 时代造就英雄,时代也在选择英雄。当战争的硝烟离人们  相似文献   

4.
去年,《长江日报》发动了一场“旗帜鲜明反迷信”的战役报道,连续组织新闻、评论、专访等文章,宣传持续半年多时间,取得两个效果:其一,群众街谈巷议,有20余家中央和地方新闻单位呼应,中央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批示,政府采取了坚决取缔封建迷信活动的种种措施。其二,这一系列报道的首篇,一条400多字的消息《“周易应用研究所”值得研究》,获得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这次报道的影响很大,全国政协曾派出高层调研组,调查《长江日报》宣传反迷信始末,称道《长江日报》打响新形势下反击封建迷信宣传报道“第一枪”。  相似文献   

5.
某次,我与传记作家李辉聊天,言及《新民晚报》时,感受竟是十分的一致。话题是从“上海百名作家赈灾义卖签名书”活动的报道开始的。因为《新民晚报》对此事的反映多达6篇文字,有消息、小记、花絮、文配图等等。  相似文献   

6.
8月27日,《人民日报》登了两条报丧新闻(均系新华社8月26日电讯):一条是,原国家商检局总顾问廖体仁于7月23日在北京逝世;另一条是,浙江省军区原顾问宋治民于5月15日在杭州逝世。当读者得悉这两位同志谢世的消息时,已是他们分别作古35天和104天之后。姗姗来迟,在报丧新闻中可以说是司空见惯。但迟至人死后100多天才发消息,也许创造了“新纪录”! 还有这样的怪事:报丧新闻也要“出口转内销”。著名作家沈从文于今年5月10日逝世,海外传播媒介很快报道了,国内报纸当时却没有报道。《新民晚报》在5月16日登了一条“出口转内销”的消息。这在内地算是最快的了。  相似文献   

7.
9月6日《新民晚报》报道有出版界人士披露部分出版社和书商买榜造假。买榜何以风行?很简单,它是一条利益链,图书销售方乐得有人多买书,作为销售平台,也没有理由限制用户买书的数量,所以图书销售方对买榜  相似文献   

8.
赵红玲 《新闻记者》2005,1(10):8-10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旗下的新民晚报于2004年5月启用“962288呼叫中心”以来,在参与报业竞争、最大限度地占有社会新闻线索方面,功效显著。新民晚报为此设置每天两个版面的《昨夜今晨》,  相似文献   

9.
光明 《新闻三昧》2006,(4):27-27
春联称“副”不称“幅”2月3日《新民晚报》B6版《会走的春联》一文中,作者多次把“一副春联”说成“一幅春联”,这是不对的。“副”作为量词的第一义项通常用于成双成对或成套的东西,如一副眼镜、一副象棋等;“幅”作量词时通常用于单张的书画作品等。春联是春节时贴的对联,对联是由上下两联组成的对偶句子,因此春联或对联应该称作“副”而不是“幅”。是“福”不是“祸”1月26日《新民晚报》B6版《再读言志诗》中:“曹操的言志诗脍炙人口,令人百读不厌。诗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养怡之祸,可得永年’等句子已成为千…  相似文献   

10.
2004年9月13日《新民晚报》报道。8月22日上午,范敬宜乘车去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在路上,他看到了一辆红色私家车身披一幅大红标语“小平同志,别来无恙”。于是为《人民日报》写了一篇《小平同志,别朱无恙》。无独有偶,1998年他曾在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期间,因误了班车,打的时,的哥让他带三条市政建设方面的建议。结果,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10月27日,湖北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在宜昌举行“《三峡日报》典型报道研讨会”。这是湖北省委宣传部和省记协首次为市州媒体主办新闻业务专题研讨会。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记协主席文成国出席研讨会,他指出,《三峡日报》的典型宣传抓得准、抓得好、抓得深、影响大,堪称楷模,在全省媒体中起到了示范作用。他强调,全省...  相似文献   

12.
据中央电视台今年7月的一项统计,35天的新闻联播节目共播出174条会议新闻,平均每天5条。新华网8月份31天里,仅研讨会一类的会议新闻就多达302条,平均每天10条,其中8月1日的研讨会新闻有20条,包括《“台独”是两岸关系紧张的根源》、《雀巢解剖百年成功经验》、《通用展示最新的概念车》、《拉美17国警方共商打击美元假钞大计》等。可见,会议已经成为现实生活中总结经验、部署工作、交流信息、传播思想、宣传产品、阐明立场、建立合作的重要方式,必然在大众传媒的报道对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重视典型宣传,是军报的一个传统。近一年来军报的典型宣传与以往相比,又有明显的进步,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分量重,其中许多在军内外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宣传的典型有的受到军委领导接见,有的被中央军委命名。这些成功的宣传,对于促进军队乃至全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从新闻业务的角度看,这段时间军报典型宣传的特色,用一句话概括叫做“丰富多彩”,具体地讲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是多方位报道。近一年来军报的典型宣传可谓色彩纷呈,除了认真宣传好徐虎、李素丽、王廷江、…  相似文献   

14.
报刊阅评     
《新闻窗》2009,(4):58-59
《当代贵州》放歌新中国辉煌60年 《当代贵州》开辟多个专栏展示新中国成立60年和贵州解放60年来的辉煌成就。今年第1开辟“贵州解放60年·城乡新貌”专栏,至第12期,已图文并茂刊发稿件44篇(幅)。这些报道事实典型、表现生动,收到了树立贵州新形象的宣传效果。从第9期开始推出“贵州解放60年·高原风采”专栏,目前已刊发文字稿和配文照片32篇(幅)。  相似文献   

15.
自2001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来,《新疆日报》已刊发新闻评论、辅导材料、动态消息、理论文章、人物专访、新闻故事(图片)、典型报道等150余篇(幅),受到了各族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要把公民道德建设宣传好,要使宣传报道独具特色,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建设”、“规范”与“鞭挞”三者之间的关系,即要运用好公民道德建设宣传的“度量 将“建设”作为宣传重点.正确把握舆论导向之 “度”  相似文献   

16.
今年4月中旬,新闻媒体隆重推出了一个重大典型——上海普陀区房修水电工、全国劳动模范徐虎。这个典型宣传规模很大,声势很大,几天之内就在全国形成“徐虎热”,使一个“捅捅马桶、修修电线”的“小人物”家喻户晓。这个典型宣传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有关徐虎的报道也很有特点,认真分析一下这些报道,对我们做好新闻工作特别是搞好典型报道,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一等奖 《一结.当百万师,华不停极至去时》新华社赵兰英 《小平,您好l》文汇报王拢南 《中华名栩评比“内幕.光》新民晚报李葵南 《论改苹开放姓“社”不姓“资”解放日报周瑞金、凌河、施芝鸿 《上海20万市民迁居浦东》上海电视台劳有林、部志亲 《徐虎的报修箱》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农晖二等奖 《宜率一厂三制的反幼》解放日报乐麟 《燕农越洋办公旬》上海县电台,.J郊德、朱怂君 《严今中的父母官倪夭增》(级形)解放日报俞断宝 《上海证券交易与日际市场摘轨》解放日报时赛珠 《第九月“梅花典”评比戏中有戏》新民晚报丹凯、翁思再 《祁用…  相似文献   

18.
正当人们沉浸在“渴望热”里,津津乐道于剧中的人和事的时候,古城西安竟冒出一个真实的“慧芳”来。而且还是一个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女郎,这无疑是一条鲜活的颇具“轰动效应”的社会新闻。新闻特写《西安出了个洋“慧芳”》(刊于《经济参考》3月9日一版)就是这样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因而它一“曝光”,就在全国引起强烈的反响,《人民日报》、《工人日报》、《新民晚报》、《文摘报》等全国30多家报刊均在显著位置予以转载。作者和洋“慧芳”柯罗娜收到了全国各地乃至大洋彼岸的许多热情洋溢的来信。《陕西日报》前总编张光在看后拍案称道,他说:“这篇报道好!它反映了人间都有真情在。”张光的话可以说点出了这篇新闻的灵魂所在。这条新闻之所以如此具有“爆炸性”,除了其本  相似文献   

19.
莫嘲笑弱旅     
今年4月20日《新民晚报》体育版有一则报道,马尔代夫国家足球队来华参加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第九小组比赛的消息,用了这样一条标题:《马尔代夫“旅游团”来了》,让人觉得很不是滋味。诚然,相对中国队而言,马尔代夫队确实是一支弱旅。但是因为人家是弱旅,我们就可以如此嘲笑?这样做有“强队”的风度吗?何况,强与弱总是相对而  相似文献   

20.
旗帜鲜明地宣传共产主义精神──宣传先进典型人物的几点体会解放日报编辑部几年来,我们除了积极宣传好中宣部安排的全国先进典型外,结合上海实际,先后采访、报道了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其中“九十年代的雷锋”徐虎、工人阶级优秀代表“抓斗大王”包起帆。当代大学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