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田家炳捐资兴学与经商办厂的重要思想渊源来自儒商传统与儒学理念。他重视教育 ,尤其重视道德教育、师资培养与教育科学 ,其教育主张体现了传统儒学与现代精神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2.
田家炳捐资兴学与经商办厂的重要思想渊源来自儒商传统与儒学理念。他重视教育,尤其重视道德教育,师资培养与教育科学,其教育主张体现了传统儒学与现代精神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中医的传统文化根基出发,回顾了中医知识体系与儒学的密切关系,结合中医教育内容和过程中的儒学智慧,探索了将儒学创造性融入中医教育的途径。提出由儒学智慧创造性的运用于心身疗愈的中医临床实践,再由中医的临床显现儒学,生成契合国民当下心身安顿需要的儒学阐释,是一条中医药文化弘扬、儒学弘扬的宽阔道路。  相似文献   

4.
近代教会学校的儒学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奉基督之言为真理的教会学校里曾允许开设儒学经典,传教士怎样看待传统的儒学教育方法?教会学校的儒学教育与中国传统的儒学教育是否有所不同?本人试图对这些问题作一初步的探索。(一)就传教士的理想而言是以基督教取代儒教,让福音传遍中华帝国。怎样达到这个目标...  相似文献   

5.
传统儒学教育的根本点,就是将教育的宗旨和目标指向人,从而肯定了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尽管儒学大师们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方式上各具特色,但是这些方法方式始终是围绕着"教人做人"这一思想展开的.所以,从本质上说,传统儒学教育是一种人本化取向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传统儒学教育的根本点,就是将教育的宗旨和目标指向人,从而肯定了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尽管儒学大师们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方式上各具特色,但是这些方法方式始终是围绕着“教人做人”这一思想展开的。所以,从本质上说,传统儒学教育是一种人本化取向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儒家教育思想作为儒学的精髓,与我国电大开放教育密切相关。电大开放教育彰显了儒家有教无类的理念,诠释了儒家终身教育的思想;儒学从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上给予电大现代开放教育以智慧的启迪。探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教育和以开放教育为特色的电大现代教育的契合点,对电大的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儒学精神文化长期非理性缺失,造成了严重的道德危机。要弘扬传统文化,重构以儒学精神为主体的人文素质体系,必须复兴儒学,恢复儒学教育传统;回归原典,提倡通读儒学原典;经世致用,弘扬儒学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9.
翁舒捷 《考试周刊》2013,(45):159-160
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完备的德性传统,体现了民族精神的优秀传统。植根于儒学德性文化传统,才有我国道德教育的根深叶茂。借鉴和利用儒学精髓,深化大学生道德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对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有深远意义。本文从儒学思想的核心、当代大学生道德现状及如何利用儒学伦理教育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水平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王夫之弘扬先秦儒学教育思想,扬弃宋明理学教育思想,提出“性教一贯”、“知行相资”以及“学思相济”诸多教育命题,这些命题进一步发展了先秦儒学与宋明理学教育思想,在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史上起有继往开来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日本传统儒学在明治维新初期的国民道德教育体系中被排斥,但经过改造后的新儒学教育在明治维新中期后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得以复兴,特别是颁布实施《教育敕语》后,新儒学教育重新确立了在各级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主导地位,成为了学校道德教育的核心原则和内容。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育人精神的全球复兴、教育的人重建已成为当今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使命。在教育的人重建中借鉴儒学教育丰富的人资源,是一条必要而又有效的途径,那么结合中国的教育现实分析儒学教育人传统的现代价值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与现实意义。本认为儒学教育人传统中的人伦理性、审美理性、人生理性与澄清当前教育中关于教育本质的模糊认识、提升教育境界的功利追求、改变教育过程的浅表机械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13.
关注儒学文化的教育价值,教育儒学观念是传统教育伦理价值观的核心理念,应贯彻落实在当代的素质教育教学中。  相似文献   

14.
土家族的学校教育与儒学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以后,土家族地区逐渐有了学校教育。其教育内容基本上以儒学传统为主,其基本的教育思想和目的主要是科举取士与道德教化。在当代,土家族传统教育思想仍然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以儒学为中心的传统教育一直体现为古代人文精神的揄扬,但同时又是封建伦理教化的基本形式。由于儒学缘附政治的致命缺陷,使它只能作为意识形态化的工具形式,适应不同时期皇权一统的政治需要。当儒学教育与科举制度相衔接并上升为官学以后,“以吏为师”、“官师治教”的官方教化思想便逐渐包涵了先儒的人文理想,教育的手段和形式也随之为官府所垄断。当儒学教育的伦理精神把群体取向疏导到凝聚宗法结构的目标时,儒学义理所涵化的类似神学精神的价值形态,便显现为威权体制、人伦秩序、道德规范以及传统均平心理的交叠混融,并对社会产生持久性的影响。其结果不仅抑制了人格自立和人性向善的教育理想精神,也排斥了科学认知和理性自觉的教育终极价值。教育伦理与教育价值的错位,是中国数千年积贫积弱的深层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儒学教育在古代中国始终占据主流地位。虽然儒学教育的解体是在科举制度废除以后,但是,从 19世纪末起,儒学在上海的书院教育中的地位开始动摇,西学内容悄然侵入。本文以晚清年间上海道所办的求志书院与龙门书院为例,通过考察其教育内容,再现西学向儒学争地盘的历史事实。这对于理解上海的近代化过程,无疑很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要全面认识我国传统儒学“八目”育人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服务于现代育人工程,就很有必要对邓小平“四有”育人观与传统儒学“八目”育人观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探索传统儒学“八目”育人观与邓小平“四有”育人观之间的民族文化联系,加深对邓小平“四有”育人观的民族文化内涵的理解。对邓小平“四有”育人观与传统文化相承接、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进行透析和诠释。实现胡锦涛总书记“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理论高度,为高校加强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提供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8.
要全面认识我国传统儒学“八目”育人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服务于现代育人工程,就很有必要对邓小平“四有”育人观与传统儒学“八目”育人观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探索传统儒学“八目”育人观与邓小平“四有”育人观之间的民族文化联系,加深对邓小平“四有”育人观的民族文化内涵的理解。对邓小平“四有”育人观与传统文化相承接、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进行透析和诠释。实现胡锦涛总书记“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理论高度,为高校加强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提供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随着西方近代以来的学科分化,大学教育也日趋专业化,乃至于职业化,培养出来的是某种“产品”而不是一个人格整全的人,西方的教育学者因而提倡自由教育与通识教育。但自由教育产生的是西方意义上的现代公民,并不能真正培养中国社会所要求的人格健全、道德高尚的学生。中国传统书院以传授儒学为主,与现代自由教育有同有异。本文认为书院所要传授的儒学与现代自由教育品性不合。现代的大学与现代的自由教育相适,儒学在现代大学中的处境并不乐观,因而现代书院于儒学复兴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0.
研究蒋介石及其思想,应重视其所受的儒家教育的影响。本文试图对此作一番粗浅的探究。文章把蒋介石在四十岁之前所受的教育分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留学教育和自修教育四个方面,剖析了各种教育对蒋介石所起的影响。作者认为,各种教育在内容上均与儒学密切相关。蒋介石通过各种儒家教育吸收的传统儒学与武士道精神对其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