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阅读经典作品的兴趣,养成阅读经典、精读经典的习惯.主要做法有:利用课文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作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利用教师的感染力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的阅读进度表,以及利用寒暑假进行大量阅读来养成学生阅读经典作品的习惯;通过经常性讨论,指导学生阅读经典作品评论,完成探究性作业等方法,使学生养成精读经典作品的习惯.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初中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电脑游戏、电视剧、动漫、手机等诱惑着初中学生,导致他们越来越不爱阅读,再加上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单一和落后,造成初中学生阅读兴趣越来越低。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要以身示范激发阅读兴趣,以教材课文为基础训练阅读思维,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定期推荐经典作品,用好书引领学生个性成长。  相似文献   

3.
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阅读,可引领学生发现经典作品中的写作技巧,进而提高其写作能力,而通过阅读基础上的有效写作训练,又可使学生巩固写作技巧,并进一步领会阅读中感悟到的写作之妙,如此,便可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实现阅读与写作的双赢。  相似文献   

4.
杨宏 《教育导刊》2014,(11):78-80
高中生在阅读文学经典作品时有一种距离意识,体现为时空距离以及认知和审美上的距离,这种距离意识导致学生有效阅读无法实现,无法进行审美阅读,因此,学生和教师都应具有一定的应对策略,以缩短高中文学经典作品阅读的距离,使学生阅读文学经典作品有实效。  相似文献   

5.
阅读经典作品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尤其是可以矫正后进生的阅读习惯。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让所有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后进学生构建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6.
动物散文大多借动物抒情言志。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编排了12篇动物散文类作品,深受儿童喜欢,深具教育意义。本文明确了这类文体对于学生情感激发、阅读积累、个性表达和能力提升等方面的独特价值,从而引领学生立足生活情境,观察体验创意阅读;品读经典作品,阅读积累个性表达;促进自主学习,逐步实现语文能力和素养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研究型阅读”,要求学生在阅读和鉴赏教材中的经典作品时,自觉地去发现、收集与之相关的各种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鉴别和合理的运用等,以期达到解决某个问题的目的的阅读方式.教学时,引导学生运用研究型阅读法阅读鉴赏教材中的诸多经典作品,可以引导学生迅速提高阅读、鉴赏能力.一、质疑式阅读法在经典作品的阅读、鉴赏过程中,学生常常把自己所阅读的作品置于神圣的地位,除了如饥似渴地阅读、鉴赏和吸取其中的精华之外,极少对之主动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8.
经典作品阅读是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的基础和重要环节。然而现有课程体系的局限、学生对经典作品阅读重要性的忽视,给外国文学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教师在外国文学教学实践中,可通过精选译本、注重直观感受、熟悉历史文化背景并结合文学理论等方法引导学生重视阅读、回到文本,从而了解和深入外国文学经典作品,并以为此基础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批评和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9.
正一位儿童文学作家曾说:让儿童在阅读中长大是最大的教育道德。在海量的多渠道阅读冲击人们眼球的今天,清原实验小学坚持"以人为本,文化关怀,为学生终身优质发展奠基"的理念,深人探索儿童阅读之"道",让师生亲近经典,热爱阅读,在阅读中不断成长。晒晒教师的读书袋:经典作品,有种子的能量!引领学生读书,我们首先要让阅读成为教师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通过校园局域网和教师博客、微信等平台晒读书袋,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中学生课内课外的阅读中,文学经典的缺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加强中学文学经典作品的阅读引导和教学,需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还原生活,改变仰视经典的心理;二是帮助学生识别经典与糟粕;三是立足课内阵地,教出经典篇章的魅力;四是以读促写,在经典精神的指引下摒弃虚美文风。四个举措涉及课内课外,读写相长,文道并焕,旨在强化经典作品在语文素养乃至人格素养中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1.
郭书航 《成才之路》2012,(15):70-70
语文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上好每一堂课,还要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促进学生的经典阅读。课外阅读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于整个学科学习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经典作品的权威性、深刻性,奠定了它在人类文化史上至高无上的地位,注定了它是全人类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而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之一,就是引领学生走进经典文化。  相似文献   

12.
文学经典阅读能够开拓学生视野,提升人文素养,帮助学生构建和谐人格。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高职生文学经典阅读现状并不令人满意,主要存在的问题是:部分学生对文学经典阅读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阅读文学经典的类型比较单一,数量较少;欠缺阅读文学经典名著的良好习惯与方法;亟需教师在阅读和欣赏方面给予指导。提出的解决措施是:引导学生认识文学经典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阅读文学经典作品的兴趣;教师定期给学生推荐文学经典作品阅读书目,传授阅读与欣赏的方法;依托学生文学社团,开展文学经典讲解和阅读活动,塑造书香校园。  相似文献   

13.
经典作品对学生写作具有很高的示范价值,利用经典作品进行作文教学主要有4种途径:还原经典的形成过程,体验经典形成要素,进行写作素养熏陶;以经典为写作知识载体,在阅读中理解知识;阅读经典作品,仿拟经典的写法,提升写作技能;将经典文本作为写作活动素材与载体,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4.
“只有快乐地阅读,阅读经典作品,才能快乐地成长.”梅子涵教授这样说过.而今,《语文课程标准》也对小学语文阅读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其中小学阶段应该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可见,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相当大的比重.但小学生的阅读正受影视、网络等多元传媒的冲击,经典阅读的氛围远未形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对指导学生有效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深感任重而道远.但仍抱着一定要做好小学生经典阅读引路人的情怀,交给孩子步入经典阅读之门的金钥匙.一、巧用教材,引领学生走进经典阅读的大门带领学生怀着好奇、探究的心走进经典,课文就是最好的切入口.  相似文献   

15.
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中外经典名篇,历经岁月的淘洗,依然散发着夺目的光华。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对经典作品的价值解读该如何取舍,我们该怎样引领学生汲取经典作品的营养,促进学生精神生命的成长?下面我以《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为例,谈经典作品价值取向的坚守、开掘和提升。  相似文献   

16.
传统语文教学课程或者阅读课程,多是把单篇的经典文章或经典作品中的语段作为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往往又偏重语文知识的学习、理解、运用,缺乏对作品文化层面的解读,结果是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对中国的文化认同感也不强。从经典文本阅读的角度,指导学生多读经典作品、读懂经典、读活经典,以帮助学生提升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力。  相似文献   

17.
管晨曦 《学语文》2023,(1):12-14+22
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名著的整本书阅读,消除学生与经典之间的隔膜,这是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难点所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语文课程内容主要是以学习任务群的方式加以组织与呈现的,本文将以纪实性经典作品《红星照耀中国》为例,探究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设计阅读任务由低阶通向高阶的路径,拉近学生与经典作品之间的距离,真正实现整本书的阅读。  相似文献   

18.
传统语文教学课程或者阅读课程,多是把单篇的经典文章或经典作品中的语段作为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往往又偏重语文知识的学习、理解、运用,缺乏对作品文化层面的解读,结果是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对中国的文化认同感也不强。从经典文本阅读的角度,指导学生多读经典作品、读懂经典、读活经典,以帮助学生提升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力。  相似文献   

19.
整本书阅读能够扩大学生的阅读空间,让学生积累更多的阅读经验和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成都市温江区政通小学一直提倡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在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中,我们总结出了一套以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推动表达交流为目标的可操作、可迁移的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让经典作品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点亮学生的阅读心灯。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如今的学生不习惯于读破万卷书而宁愿从网上获得所需阅读资讯,致使阅读呈现出网络化、功利化、肤浅化的现象,笔者拟从目标引领阅读、兴趣引领阅读、意志引领阅读、方法引领阅读四个方面阐述了引导学生有效阅读的方法和意义,同时也深化了学生对阅读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