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教材目录.指按照一定次序编排而成的揭示与报道教材的工具,它是连接教材与教师、学生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教材的缩影。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初中物理教材中教学内容的编排次序和教材的编排内容上给出建议,本文提出按照学科的发展顺序来编排教学内容的次序。在教材中体现人文教育的思想,加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由教材向学材过度,使得教材变成适合学生自学的学材。  相似文献   

3.
中学数学教材的编写体系是按照数学知识力求组织成演绎结构系统来进行的,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数学科学知识的庞大积累,必须经过筛选和提炼,把最重要的题材,用演绎法串联起来,有效地传授给后代.如果,在教学中囿于学科的体系,过份强调逻辑演绎的训练,就必然会影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正新课程的教材观认为,教材是一种充满变性和弹性的课程资源,它不是供教师传授的经典,更不是供学生记忆的知识仓库,而是供教学使用的材料。小学品德与生活教材,内容编排围绕学生生活实际展开,强调图文并茂,以图为主。那么,应如何合理利用教材,提高教学实效呢?一、突出生活性,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人类积累的文化财富浩如烟海,教材中的知识信息不过是沧海一粟,而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教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  相似文献   

5.
“九义”数学教材从一年级起,就初步认识几何形体。教材的编排从感性认识入手,加强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进行分析、比较、综合,训练学生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直观认识,启动思维 教材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把科学知识的结构编排成适合儿童年龄阶段心理发展水平的形式,以形促思,使学生思考有凭借,在培养观察能力的同时,启动了学生的形象思维。 如第一册“认识图形(一)”,是直观认识长、正  相似文献   

6.
施动名词和受动名词的语序变化及其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 语序,一般是指词同词相组合的排列次序;也可以指词同词组或词组同词组相组合的排列次序;在分析句子时,还可以指句子成分同句子成分的排列次序。句子成分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词组。词组本身就是由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排列起来的,因此,语序常常又称为词序。汉语的语序有很大的固定性。它表现着语句的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例如“我读书”这个句子,它在语法上体现着“主—动—宾”的结构关系,逻辑上则属于“施—动—受”的语  相似文献   

7.
教材是教学大纲的具体体现,是我们进行教学的依据,但是按照一定逻辑顺序编排,自成体系的教材,并非都是按照人们的认识结构来编写的。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将它“译”为易被学生接受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增长才干,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对教材要精心研究,妥善处理,本文结合中学生教学各课中的几个具体问题,同大家研讨。一、要善于从内容中把握本质教材由于受传统知识的影响,对某些问题的处理并非是最简单、最理想的。教师就要通过深钻教材,善于从内容中把本质的东西教给学生,便于学生自己掌握知识。例如高中代数中函数厂外…  相似文献   

8.
中学化学教材是中学化学教学内容的一种静态的存储形式。勿容置疑,中学化学课堂教学内容来自教材。然而,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如期达到教学目标,常常对教材内容或结构作某些改变,对内容组块和排列顺序加以组织。本文就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内容作一些初步的探索。一、要了闭教材陈述的内容,研究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和认知结构从逻辑结构来看,知识组块和排列顺序是两个主要方面。化学知识体系通常可以按照“点一线一网”的方式,将知识结构化。“点”和“线”构成了知识组块,“网”显示了知识组块的排列顺序。“点”主要指化…  相似文献   

9.
“分数的意义”教学建议郭本俊分数的概念是正确进行分数四则计算及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基础。分数概念又非常抽象,学生接受它有一定难度。“分数的意义”一节,教材编排体现了构成概念的内涵要素及认识次序关系,从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帮助学生逐步建构新知,扩展认知结...  相似文献   

10.
信息     
教师的劳动价值教师的劳动虽非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却是物质财富生产的重要前提。从宏观上看,通过教师的劳动,使人类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够突破历史和民族的阻隔。由于教师对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在纵轴上,能使人类长期积累的社会精神财富得以世世代代保存并发展卞去,不断实现文化科学知识的“扩大再生产”;在横轴上,能使各民族活动的成果越过国界,成为人类共同享受的财富。从微观上看,教师向学生传授的文化科学知识,进行的思想教育,以及由此而促进学生智力、能力的发展,不仅为学生从事生  相似文献   

11.
上好练习课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一环,目前部分练习课存在着依照教材编排次序练和讲的现象、缺少实效性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文章以“相遇问题”的练习课为例,谈谈如何以练促思,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1O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是小学生系统学习数学的起始课。根据小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及教材的编排特点,提出如下教学建议。一、从生活现象入手.逐步抽象出“妊”初入学的学生虽然能说出身边事物的名称及数量,但对其数量的认识往往是模糊的,只有多少、长短、大小的初步概念,因此,应由生活现象入手,引导学生逐步抽象出“数”的概念。认识l-Ic各数,教材是按照直观——半抽象——抽象的思维过程进行编排的,教学中就应充分体现这一特点。如教学“l”时,应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有序提问进行观察。第一步,观察第一幅插图,初步感知“1…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具体体现教学大纲的教材,在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按照一定逻辑顺序编排、自成体系的教材,并非都是按着人的认识结构来编写的,这就需要教师将它“翻译”为易被学生接受的知识。因此对教材进行研究是教学的首要任务,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在教学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4.
教材,顾名思义就是“教和学的材料”,它是教师展开教学的依据和材料,也是学生学习的文本和载体,它承载着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人类文化的结晶。  相似文献   

15.
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教材中的每组课文都安排了一个读写例话。它既提示了每组的读写训练重点,又总结了学习每组重点课文的步骤和方法,对教与学都有很强的指导性。以前,我按照教材的编排次序,在讲完每组所有的课文后,花一节课专门教“读写例话”。由于,在前面教学中,教师已经联系“读写例话”提出的阅读和写作要求,把“读写例话”的大部分内容都教给了学生。所以,教学“读写例话”时,教师就觉得无话可说,学生也感到厌烦、乏味了。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教材的“词语盘点”中有很多值得学生积累运用的词汇,其编排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在口语表达和习作中灵活应用这些词汇。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仔细琢磨每一组“词语盘点”编排的特点,不断探索规范有效的教学策略,为学生创设活学活用的条件,使这些词汇能够真正成为学生的积极语言。  相似文献   

17.
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关键性问题是小学数学课程与教材改革。这不仅是指从量的方面对数学教学内容作适当的增加或减少,更应该是指从质的方面变革教学内容的编排方式和教材编写思想。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小学数学教材特色非常鲜明、突出,如数学“课题学习”就是其中的典型一例。本文主要揭示数学“课题学习”的设计思想和它给予我们的启示。数学“课题学习”举例所谓“课题学习”是指打破学科界限,以课题为核心,综合多科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的学习形式。在此我们先看两个例子。英国《世纪数学》教材是由伦敦大学教育学院组织编…  相似文献   

18.
音译词(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条目编排上有五类情况,虽然它在现代汉语词汇里所占的比重不大,但是,它是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在编纂词典时如何为其立目,就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针对音译词(字)的这五类编排方式,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使它们按照同音词分立条目的原则由原来的五类编排方式调整为统一的编排方式。文章还就分立单字条目和多字条目在排列次序上存在的混乱现象,进行了一些调整,使每个分立条目分别领属属于自己意义范围的多字条目,从而使它们之间的领属关系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是当今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其主要模式是由一个教师面向全班几十个学生的班级集体授课制。由于教学是按照教材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它能保证学生获得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其优越性是明显的。然而这种集体教学容易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容易忽视学生的特长,学生的学习往往是被动接受而非主动进取。基于这样的分析,我们对数学教学尝试进行一种模式改革——“分层学习,自主发展”。我们的目的是围绕“因材施教”“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标准,塑造学生的思想道德,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修养和工作能力,决定教育的发展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