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平面三连杆,PUMA560,PA10等机械臂的计算机仿真结果证实了二次型性能指标方案用于冗余机械臂关节角无偏差运动规划的有效性。为了进一步验证该二次型性能指标优化方案,本文以高度冗余的平面八连杆和九连杆机械臂为例进行计算机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证实了该方案对解决高度冗余平面机械臂的关节角偏差问题是可行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正机械臂是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一种具有抓取和移动工件功能的多自由度自动化装置,其研究一直备受关注,桌面级机械臂致力于减小机械臂的尺寸,具有较高的实用前景。通过对四杆机械臂的运动学分析,本文在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的同时设计对应的机械结构,使用Labview做上位机对模型的相关变量进行控制,再经由Arduino板做下位机控制舵机,实现基于上位机模拟解算,下位机驱动控制的四自由度机械臂,并增添了双模式,模拟姿态等多个模块化设计。最后通过实验证明该机械臂能有效的克服机械臂系统的各种干扰因素。结构设计合理,控制准确,实现了低成本,多功能的机械臂控制。  相似文献   

3.
伺服驱动下机械臂运动规划是整个机械臂系统中关键构成部分。为确保机械臂在运动过程中双臂得到约束并快速达到目标位置,文中提出基于云计算的柔性机械臂挠性补偿避碰方法。在云计算环境下,运用确定运动刚体姿势参数当作坐标变量,广义空间内包含六维空间,三维代表刚体位置,另三维代表姿态,同时将特定姿势变换为空间中定点;云计算下通过划分空间后使未被障碍物占据的自由自空间成为机械臂规划空间。利用拉格朗日理论建立动力学模型,在该模型基础上求解出机械臂关节力矩。上述力矩对机械臂杆实现补偿,使挠性补偿至D-H参数中,矫正柔性机械臂运动学解,将逆运动学解当作运动目标节点;运动规划中,将关节力矩与电机力矩对比,确定节点在规划路径上,从而完成机械臂避碰规划过程。实验证明,所提方法可有效控制机械臂避碰。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水果的需求逐年增加。但水果采摘过程中存在采摘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针对水果采摘过程中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振动式水果采摘及收集一体的机械臂,该机械臂可以自动夹紧树干,运用蜗轮蜗杆及齿轮设计出模仿雨伞张开收纳运动的机械手,以四杆机构为骨架,设计出该水果收集装置。从而有效的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减小果实损伤。  相似文献   

5.
《科学与管理》2006,26(4):F0004-F0004
公司以研制、生产、销售石油机械产品为主,现已形成钻井机械(钻机,钻杆、套管、螺杆钻具、顶驱),采油机械(皮带式抽油机,地面驱动螺杆泵,电源螺杆泵,抽油泵,抽油杆,连续杆,高抗扭矩杆),油气输送(地面混输泵,玻璃钢复合管)、人工(聚丙烯酰胺),油田服务等多个门类的系列产品。  相似文献   

6.
余越 《内江科技》2019,(1):49-50
柔性关节坐标测量机多采用碳纤维杆来制造臂杆,本文以3K丝束的T300碳纤维杆材为研究对象,在对碳纤维管性能实测实验的基础上,完成了关节臂测量机三种极限位姿条件下的三维建模和仿真,系统分析了臂杆的弹性变形对关节臂测量机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梁文波 《科技通报》2019,35(6):122-125,133
面对不同难度太空任务,要求机械臂需满足刚度及工作荷载等不同条件,文中提出设计高承载比的可变结构空间桁架机械臂。先建立可变结构空间桁架机械臂动力模型,分析由八面体VGT及3-RPS构成的桁架机械臂结构形式,通过运用笛卡尔坐标及变分原理构建机械臂系统动力学模型,在笛卡尔坐标空间中表述刚体运动轨迹,利用卡尔单角对机械臂杆件转动过程进行描述;通过上述模型对机械臂实现初始位姿标定,以旋量理论为基础结合距离模型对机械臂位姿进行准确标定,使机械臂坐标系和测量设备坐标系间转换误差达到最小。仿真实验证明,采用文中高承载比的可变结构空间桁架机械臂能够准确完成精密太空任务。  相似文献   

8.
张波涛  刘士荣  史先鹏 《科技通报》2010,26(2):200-205,232
针对人工势场路径规划的势场陷阱问题,以及平面机械臂工作空间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冗余移动机械臂全局规划方案.该方案引入路径安全因子,通过改造势场函数,解决了人工势场法的目标不可达问题,然后采用量子遗传算法优选人工势场参数.为提高移动机械臂的定位速度与精度,使用一种新的粒子群算法解决冗余机械臂的运动学逆解问题.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地克服人工势场模型的缺陷,实现移动机械臂终端执行器的高精度快速定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机器人机构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机械臂的运动学方程进行计算分析,获取机械臂末端的位置方程、姿态方程,最后采用三位制图软件来进行柔性机械臂的运动仿真,探究柔性机械臂位移和加速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期为柔性机械臂设计与分析提供一定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空间机械臂是实现航天器在轨操作、在轨组装、在轨服务等任务的有效工具。从早期的航天飞机机械臂(CanadarmI),国际空间站的加拿大II臂(CanadarmII)、欧洲臂(ERA)、日本臂(JEMRMS),到加拿大小臂(SPDM)、轨道快车机械臂、日本小臂(SFA),航天器机械臂在轨完成了地面机械臂甚至无法完成的任务:包括超过10t空间大负载的大范围操作及辅助对接;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解决机器人机械臂在狭小空间碰撞问题的过程,非接触过程都是基于视觉传感智能判断,大幅增加了成本,提出一种基于无传感非接触式的机械臂碰撞估测及轨迹控制方法。将正常运行的机械臂发生的碰撞事件看作一种扰动,通过估测的力矩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来判断碰撞是否发生,利用PID控制律对机械臂的各个关节进行控制,这样,复杂的空间动力学问题就能够转换为对机械臂关节的二阶线性系统的控制问题,使机械臂躲避碰撞事故。经实验与分析结果表明,改进方法在无传感器非接触式机械臂轨迹控制方面的优势,能够使无传感器非接触式机械臂远离碰撞事故,从而保护了机器人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管道除垢机器人在线投送装置,采用四个极坐标式机械臂实现投送装置的平面内移动。建立了机械臂的动力学模型,基于MATLAB进行机械臂的动力学分析,获得了机械臂各关节的速度和加速度变化情况,验证了投送装置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6R机械臂的工作空间问题,根据其结构特点采用蒙特卡洛法进行分析。首先,采用标准DH法建立机械臂模型,得到其正运动学方程;然后,采用蒙特卡洛法求解出机械臂的工作空间;最后,运用MATLAB工具箱建立机械臂的仿真平台,对机械臂的工作空间进行仿真分析,验证其可行性,为后续的避障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工业上,柔性机械臂的振动对其定位精度和工作效率起到严重的阻碍作用。因此,本文以单关节柔性机械臂为研究对象,基于Lab VIEW平台和压电技术运用LQG的算法进行柔性机械臂的振动控制。首先介绍了LQG算法原理,然后论述了实验过程。实验结果表明,LQG算法能有效的控制柔性机械臂的前两阶模态振动。  相似文献   

15.
在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中,常用机械臂去抓取物体,这时需要控制机械臂的位置。为此设计单闭环位置控制系统,进行位置调节器的设计,使机械臂能够准确达到目标的位置。仿真结果表明,设计是合理有效的,精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可通过手势控制的机械臂控制系统软硬件实现方案。使用体感控制器Leap Motion采集手部信息,通过SDK接口在PC机上对信息进行处理,将指令主数据发送给uarm控制器,完成机械臂的运动。实现了对机械臂的灵活高精度控制。系统测试证明,Leap Motion设备提取的特征总体识别程度高、效果好,机械臂定位速度快、定位精度高。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气动轻量机械臂伺服控制系统与碰撞检测进行研究,针对服务型机器人对系统安全性和灵活性的要求,提出相应的检测手段,设计了二自由度的机械臂样机,从动力学和运动学理论出发,分析系统摩擦力矩。通过采取摩擦力补偿和加速度反馈等控制策略,确保机械臂低速爬行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并根据检测结果,采取加强机械臂防碰撞能力的有效对策,保证系统运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移动机械臂的控制,主要需要解决目标物位置信息获取问题。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基于机器视觉的移动机械臂系统展开了分析,通过分析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问题对机械臂控制功能的实现进行了探讨,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介绍了一种车用快速收放型遮阳篷,包括遮帘、基杆、两伸缩式支撑腿和两伸缩式支撑臂,所述遮帘的一端通过连接组件固定于车体上,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基杆上;基杆的每一端与设于该端的所述支撑腿和支撑臂的端部构成转动连接,该遮阳篷收起时所述支撑腿和支撑臂通过转动自侧方靠向所述基杆直至平行放置于该基杆的一侧。该设计的目的是解决房车遮阳棚使用时需要安装,不使用时,又要拆卸收藏,而且都由人工操作,费力费时的问题。本设计与车体合为一体,不增加车辆行驶时的空气阻力和噪音,且自动化特性高,省力省时,具有极大的便捷性。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21,(8)
在带电作业姿态下,机械臂是配电网作业机械的主要执行者,机械臂的性能直接决定了机器人工作质量与效率,开展工作的可靠性等。本文借助Pro软件或Engineer软件,建设了在两种典型位姿下机械臂的实体模型,运用ANSYSWORKBENCH软件,设定为预荷载状况,对不同位姿下结构静力学的特性,其模态特征等开展分析。在模态分析结果基础上,实施动力学前馈补偿,自主控制机械臂的振动,抑制其工作过程内的振动现象,确保工作开展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