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制造企业只有构建与服务化转型升级相适应的能力,才能在向客户提供集成解决方案中避免出现“服务化困境”,实现价值共创。结合中国制造业的“二元”背景,界定了集成解决方案的内涵与特征;通过集成解决方案生成过程分析,从企业内部提供和网络集成两个视角,提出了集成解决方案提供需要构建客户关系能力、制造能力、服务创新能力、网络协同能力等关键能力。以陕鼓案例为研究对象,验证了四种关键能力构建的必要性,并发现风险管理能力的不可或缺性。研究表明,我国制造企业需要以实物产品为载体提供面向客户问题的集成解决方案,五种关键能力可有效支撑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
制造企业服务转型并非简单的"脱实就虚",服务固有的特点决定了其价值需要依托实物产品体现。针对因资源或能力不足以支撑服务转型而出现的"服务悖论"现象,依据产品与服务的耦合度,将服务转型划分为基础性、增强性及集成解决方案三类策略;提出了不同服务转型策略实现所需的能力要素,借此构建了服务转型策略与能力的匹配关系模型;最后,以海尔服务转型为分析对象,验证和修正了匹配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三类服务转型策略实现需要与不同的能力相匹配;制造企业的服务化进程受基础和关键能力的影响。研究结论可为实施服务转型的制造企业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3.
制造-服务集成解决方案作为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一种商业模式,被全球标杆企业纷纷采用。中国制造业处在全球价值链较底层,在外部服务业发展落后等综合因素影响下,更多中国制造企业放弃服务外包策略而采用制造服务集成战略。以浙江正特集团为例讨论中国制造业企业走集成解决方案供应商道路发展的可行性,认为成为集成解决方案提供商需要形成全新的内外部关系、全新的能力配置,创新组织构架以及收益方式。通过案例佐证了这些观点。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数字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智能化浪潮助力企业纾困和高质量发展。被贴有"大而不强"标签的中国制造企业如何抓住智能制造这一机会窗口真正实现中低端突围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聚焦典型案例企业中联重科,以微笑曲线为基本分析框架,从网络协同研发能力、离散型柔性制造能力、服务改进能力、核心元器件突破能力、服务开发能力5个关键能力出发对企业价值链优化进行研究,探索得到以"强链——提质降本、补链——弥补核心零部件短板、延链——开发工业互联信息服务"为特征的智能化转型升级路径,为智能制造在其他制造企业的落地实施提供经验借鉴:坚守制造本质遵循效益导向、重塑核心竞争能力、坚持技术和大数据双核螺旋驱动。  相似文献   

5.
集成解决方案是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而集成解决方案能力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造企业向前后台运作模式的顺利过渡。采用安德鲁·戴维斯等提出的前后台三部组织结构理论框架,选用浙江ZK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的SK黄酒项目进行探索性案例研究。研究结论是:我国制造-服务集成综合解决方案商的业务运作以项目制为主,并存在着前后台结构化较模糊、过程性更明显和战略中心概念弱化以及职责转移的典型特点。  相似文献   

6.
基于QFD/TRIZ理论的供应链信息流的集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规划重点强调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我国制造企业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来提高其在供应链上的地位.在分析供应链信息流集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合QFD与TRIZ理论构建供应链信息流集成模型的思想,给出了QFD/TRIZ在供应链管理中的整合模型、信息模型和信息展开模型,并以一个简单的三级供应链制造企业为例介绍了该模型的具体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装备制造在技术上表现为知识密集,体现多学科和多领域高、精、尖技术的交叉与集成,需要通过外部知识获取与整合以实现技术创新。集成创新的过程受到知识属性及网络结构影响,本文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装备制造企业集成创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属性既能直接影响企业技术创新,也能通过网络关系间接影响技术创新;网络环境对技术创新有直接正向作用,网络联系强度则是通过网络环境对创新绩效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对企业竞争力内涵与本质界定的基础上,根据高技术制造企业的基本特征和评价原则,从企业关键资源、基础能力、整合实现能力和企业市场表现等四个基本维度构建了高技术制造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力求为客观诊断高技术制造企业竞争力提供一种分析思路和工具。  相似文献   

9.
面向集成解决方案的复杂产品系统企业业务转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制造业和服务业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复杂产品系统企业将开展集成解决方案、实施业务转型,作为持续竞争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复杂产品系统企业中集成解决方案的业务内容及复杂产品系统企业开展集成解决方案业务转型的必要性,探究了复杂产品系统企业开展集成解决方案业务转型的关键活动.  相似文献   

10.
彭新敏  吴东  郑刚 《科研管理》2016,37(1):145-152
全球制造网络"嵌入悖论"的存在使后发企业面临沿价值链持续攀升的难题,即全球制造网络要求后发企业专注于价值链制造环节内的工艺升级与产品升级以提升当前经营效率的同时,也可能阻碍后发企业职能升级与跨链升级导致其长期适应能力减退。本研究通过对我国大型民营企业海天集团持续升级的纵向单案例研究,揭示了双元性可以作为后发企业破解全球制造网络"嵌入悖论"的一种机制,并进一步识别了联结多样化在构建双元性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对于在全球制造网络中要实现持续升级的后发企业,首先必须要有主动构建双元性的战略意图,其次可在合作伙伴、合作方式与合作职能三个维度之间进行联结多样化配置来构建双元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植物比较形态学、化学分类学、古植物学、分支系统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的结果,对传统 上将被子植物分为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两大群的一级分类提出了挑战,怀疑这样的分类是否能反映被 子植物内部的主要进化趋势。我们认为分类必须建立在谱系关系上,以表示其自然系统。在早白垩世 结束之前,其中有一次被子植物大辐射,有8条主传代线似已明显出现。根据林奈阶层系统,我们以 “纲”级来命名这些传代线以显示被子植物内部的主要进化趋向,虽然某些“纲”是并系类群。我们不否 认,我们是进化系统学家,并系类群可以作为一个自然类群来命名而被接受。这8个纲列述如下:木兰 纲、樟纲、胡椒纲、石竹纲、百合纲、毛茛纲、金缕梅纲、蔷薇纲。在本文中,每个纲只举其所包含的主要的科,至于纲间的系统关系,以及纲内的分类系统,有待进一步研究 。  相似文献   

12.
自然保护区与生物多样性信息共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然保护区与生物多样性信息共享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持续利用的基础性关键工具。“自然保护区与生物多样性信息共享”专题改造和完善了全国自然保护区数据库、全国自然保护区多媒体数据库、全国自然保护区电子分布图、中国生态旅游数据库、中国生物多样性多元化数据库、生物安全文献数据库;建立了基于Internet的Internet和Web服务器;采用ASP、ADO、SQL、ODBC、Web、GIS技术,实现了数据库与Web服务器的动态连接,建成了全国自然保护区数据查询和统计工具、全国自然保护区多媒体信息查询工具、全国自然保护区Web GIS查询工具、中国生态旅游信息查询工具、中国生物多样性元数据查询和录入工具、生物安全文献查询工具;实现上网共享信息600余M,其中数据103M,数据全部集中共享;完成了生物技术改性活体环境影响评价指标、风险评估技术准则、风险管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13.
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规划与评价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交通系统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客运交通系统。公共客运交通系统的合理规划与管理,是实现城市化的重要条件,也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迅速全面发展。主要介绍了城市公共交通的组成、现状、基本特征、规划的框架设计、需求预测及评价,为加快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建设的速率提供帮助,使之形成规模化、网络化、现代化的良性系统。  相似文献   

14.
用眼去看只能看到城市的建筑,用心去看能够看到建筑背后各个历史时代风云变幻和城市主人的理念及城市生活习俗。“神”也可以称为“精神”。时代精神贯穿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科技、哲学、教育、文学、绘画、音乐、戏剧、服饰各方面,也凝固在建筑之中。神与韵内在统一。城市应当是一种情感的城市,有和谐的社会城市才会有情。情的维系要整合利用好各方面的资源,就要争取方方面面的支持、配合与参与,才能建设高品位的城市。  相似文献   

15.
张海燕  樊江文  黄麟  汤宇磊  岳颖  杨玉  刘晓煌 《资源科学》2020,42(10):1870-1882
自然资源综合区划是土地、矿产、森林、草地、湿地、水和海域海岛等复合自然资源空间异质性的直接反映,是分区、分类、分级推进自然资源综合观测体系构建和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布设的重要科学依据。目前中国自然资源综合区划理论研究较为欠缺,且技术方案尚未形成一套科学准确的评价范式。本文基于自然资源格局、演变和功能特性,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系统管理为出发点,阐述了自然资源综合区划的概念框架;按照主体性、整体性、多尺度、等级性和发展性五大原则,提出了区划技术方案,并初步开展实证研究;最后,比较了自然资源综合区划与自然区划和生态区划的差异。本文研究成果可增强对自然资源耦合关系和分异特征的科学认识,促进多学科建设,服务于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建设等国家战略需求。  相似文献   

16.
邓海  陈志平 《科技广场》2005,(12):84-86
维修打印机之前需要对打印机出现的问题有一些了解。打印机出现问题后,首先是利用打印机自检系统进行检测,通过打印机自带的指示灯或者是蜂鸣器的声音来加以判断:其次,可以进行线路观察,看部件是否正确工作,针对不同的故障情况锁定相关的部件,再确定存在问题的部件;再次,可以使用测试法,进行测试页打印或者局部测试打印机内部件,查寻故障原因。  相似文献   

17.
孵化器与风险投资融合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加年来,世界各国为了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普遍采用孵化器与风险投资融合的模式.孵化器和风险投资在形成的背景、追求的价值、主要的服务功能、关注的空间和时间形态上有所不同,但在发展方向、运行模式、投资领域的专业化和退出方式上存在着很多的共同点,并且在项目源、管理、资金和政策上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两者的融合将是"双赢"或者"三赢"的结果,融合非常必要,彼此都有融合的利益和风险.因此,二者的融合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也必定能促进风险投资和孵化器的共同发展,寻求它们之间的融合机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8.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EDI) provides means for inter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creates network externalities, requires an advanc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nfrastructure, and relies on standards. In the diffusion of such innovations, institutional involvement is imperative. Such institutions contain governmental agencies, national and glob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s, local government, and nonprofit private organizations like industry associations. The last type of organizations we call intermediating institutions. They intermediate or coordinate ("inscribe") the activities of a group of would-be adopters. Unfortunately, little is known of how these organizations shape the EDI diffusion trajectory. In this article we examine one specific type of intermediating organizations?industry associations?and how they advanced the EDI diffusion process in the grocery sectors of Hong Kong, Denmark and Finland. We identify six institutional measures, placed into a matrix formed by the mode of involvement (influence vs. regulation) and the type of diffusion force (supply push vs. demand pull), that can be mobilized to further the EDI diffusion. Industry associations were found to be active users of all these measures to varying degrees. Their role was critical especially in knowledge building, knowledge deployment, and standard setting. Furthermore, institutional involvement varied due to policy and cultural contingencies and power dependencies.  相似文献   

19.
赵苗苗  邵蕊  李仁强  杨吉林  徐明 《资源科学》2019,41(7):1286-1294
农业生产活动是大气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之一,不同作物栽培体系和管理方式都会影响农田温室气体的排放。国内外已有大量关于农业温室气体排放规律和控制机理的研究,但关于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对温室气体排放规律和影响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中科院千烟洲红壤丘陵综合开发试验站为研究平台,通过对新(刚从旱田转为稻田)老(过去20余年一直为稻田)稻田进行连续4年(2013—2016)观测,分析稻田温室气体排放规律及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预测稻田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动态变化。研究表明,旱田转变为稻田后,前4年新稻田CH4排放通量显著低于老稻田,但随着耕作年限的延长新稻田的CH4排放速率呈增加趋势,而老稻田的CH4排放速率没有明显变化趋势;耕作年限对CO2和N2O的排放速率影响不显著;新稻田的pH值和土壤有机碳含量低于老稻田。模型模拟结果表明缩短稻田轮作(水-旱轮作)期(小于7年)能够有效降低稻田CH4和总温室气体排放量。该结果表明利用老稻田的CH4排放系数可能会显著高估新稻田的CH4排放量。研究结论可为准确评估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提供新的视角,同时为区域农业温室气体管理和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谭汉松  王宙 《科技广场》2007,(11):28-31
本文首先从当前电信行业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以及不断变化的软件需求引出了一种新的软件架构模式SOA的基本概念和关键性特征。然后针对电信运营支撑系统中的两个核心系统SFS和TSAP系统接口的具体业务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SOA的设计思想,并且给出了相应的算法、实现流程和应用逻辑结构图。通过电信运营支撑系统上线以来的实践证明,该接口的设计和实现方法能很好的满足系统对稳定、高效和可扩展性的要求,缩短了开发应用的周期,使得代码的可移植性和重用性得到提高,并大大减少了系统维护的工作量,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