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亲和力,通俗地讲就是报纸对读者的吸引力、影响力、号召力。亲和力应是报纸一种与生俱来的品质。地市党报在这方面有着天然优势。采编人员就生活在城市中,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能在第一时间感知到。但是,不少地市党报由于对党报指导性、权威性的理解片面、僵化,版面上官话、套话太多,从而大大降低了报纸的亲和力。所以,地市党报在保持固有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优势的同时,要嫁接晚报、都市报的长处,在增强亲和力上多下些功夫。  相似文献   

2.
我们办报纸,是办给谁看的?人们会毫不迟疑地回答:读者。报纸服务的直接对象,是自己的广大读者。报纸发挥舆论和宣传作用,是通过读者看报,并向别人讲说其内容,把党的声音、人民的意见和经验,带到全国各个角落去的。办党报,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这就是报纸的党性。方向问题不是抽象的。解决了方向问题以后,就要有一系列的编辑、采访等业务活动跟上去。这一切活动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的高度发展,读者对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日报类报纸,如何在坚持服务政治,正确引导舆论的原则的同时,使版面更闪亮鲜活,内容更丰富贴切,风格更新颖,达到让读者喜闻乐见的效果,是关系到报纸生存发展的重要课题。一、党报头版创新具有重大意义党报是党和政府的纸质发言人,在人民群众中有着很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党报的形象关系到其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力度和为人民服务的效果。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新闻  相似文献   

4.
张咏 《中国传媒科技》2012,(18):200-201
要闻版是各地党报前置的版面,犹如报纸的“橱窗”.现代人每天出门前都花心思打扮自己,而报纸也一样,要有精细的“妆容”,让人眼前一亮.在竞争激烈的传统报刊市场,作为地方党报,应一改以往刻板无趣的形象,尽量做读者喜欢看的新闻,培育版面的闪光点,增强报纸的感染力、吸引力,才能吸引读者.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之后,中央提出党报一定要贴进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我们在党报改革中也深切感受到,要改变报纸的老面孔,只有赢得读者的欢迎,才能真正发挥党报的权威性、导向性和战斗性。特别是在发行中,我们感到,要改变“要人订”为“我要订”,则报纸必须从内  相似文献   

6.
新闻文摘     
如何看待党报、严肃性报纸对党报、严肃性报纸如何看?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喻权域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国新闻年鉴第十六次年会上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地说,同某些专业报,特别是生活娱乐类报纸相比,党报、严肃性报纸似乎不大受读者欢迎,其发行量有的不如那些报纸大。但不能就此以为党报、严肃性报纸办得不好。其实,世界各国都存在严肃性报纸读者较少的问题。但是要了解世界和国内大事,还是要看党报,着严肃性报纸。外国人要了解中国,首先还是要看《人民日报》,俄们要了解世界,首先要看《纽约时报》、《泰晤士报》,D这类报纸…  相似文献   

7.
新闻、报纸要有可读性,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党报也应具有可读性,也成为共识。所谓可读性,是指一条新闻或一张报纸适于读者阅读的程度和吸引读者的能力。这种程度越高,吸引能力越强,可读性就越强。可读性是新闻和报纸的重要属性之一。没有多少可读性的报纸,在激烈的报刊市场竞争中是难以站住脚的。当然,可读性也有高雅阳粗俗之分。我们讲的可读性,是指高雅健康、生动活  相似文献   

8.
年初,江泽民同志在接见《解放军报》社师以上干部时的讲话中指出,“强调讲政治,并不意味着简单地重复一些政治口号,搞一些空洞的东西。要讲究宣传艺术,增强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把报纸办得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实践告诉我们,报纸要办得生动活泼,为读者喜闻乐见,除诉诸版面的内容起主导作用外,填充内容的版面本身也有着极大的能动空间。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党报的版面形态与讲政治密切相关,讲政治应是版面改革题中应有之义,要把讲政治纳入党报版面改革之中。 当前,要把讲政治纳入版面改革之中,一个重要任务,是统一党报工作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郑健 《军事记者》2003,(10):24-25
所谓报纸与读者的需求互动,一方面指报纸应根据读者的需求,把握、调整新闻宣传,读者需要什么内容,就宣传什么内容,喜欢什么形式,就采用什么形式,而不是脱离读者,从主观愿望出发,搞一厢情愿;另一方面指报纸要通过新闻宣传,对读者发挥好舆论影响和引导作用,甚至吸引读者参与其中,提升读者的认识,从而达到团结、教育、激励读者的目的。互动才能夯实报纸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报纸宣传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办报的目的从来都是服务读者、影响读者,而不是为办报而办报。党委机关报更是如此。要服务和影响,就必须注重读者这个对象。对此,毛泽东同志有一…  相似文献   

10.
正读者是报纸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只有拥有众多的读者,报纸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否则,报纸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一张地方党报也是如此,要招徕众多的读者,就必须在办出地方特色、服务广大读者上下工夫。地方特色,就是一张地方报纸不同于全国性报纸、不同于专业性报纸、不同于兄弟地市报纸的鲜明个性。地方特色受该地区的历史沿革、地理条件、经济基础、文化积淀及民俗民风等多种因素的  相似文献   

11.
作为党报重要组成部分的专刊,如何顺应时代要求,办出特色,办出品位,办出新意,已越来越受到广大编辑人员、作者、读者的重视。在欣赏各报专刊的过程中我逐渐体会到,要办好党报专刊,应处理好以下几个主要关系:一、专业性与新闻性的关系。专刊,必须讲究专业性,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报纸专刊要不要讲新闻性?怎样强化新闻性?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新闻应具有具体性、真实性、鲜活性、及时传播性。也就是说,能及时传播具体、真实、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这才称之为新闻。报纸新闻版的作品要讲新闻性,专刊作品也要讲新闻性,绝不能游离出正版而片面追求专业性和品位性。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的报纸身处和面对的是货真价实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时代。现在每天的信息量要比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年的信息量还要大。进入新世纪,人们的时效、信息观念将更会增强。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关心程度也普遍提高,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务实心理也使人们更喜爱那些真实反映社会生活的“焦点”、“热点”报道,而不再对空洞的文字和意象感兴趣。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的报纸专刊要增强新闻性、可读性、实用性,这是报纸争取读者、争取市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王少军 《新闻世界》2009,(7):123-124
目前全国有13家省级党报办有“农村版”。比较有影响、日子相对好过的多是那些初步走向市场的报纸,而这些农村版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报纸的“实用性、服务性”上下了功夫。可以肯定地说,农村版服务读者的水平、质量、广度、深度以及服务方式决定了报纸与读者的距离,影响着报纸走向市场的程度。现结合多年来的观察,谈一谈党报农村版的定位取向。  相似文献   

13.
新闻文摘     
党报如何增强可读性 抓好深度报道、重点报道是增强可读性的办法之一。党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应及时反映变革时代的动态、变化和趋向,应及时把握群众的脉搏,想群众所想,捕捉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只有抓住这些问题,报道这些问题,才能把读者吸引到报纸上来。报纸每天所登的内容很多,但要做到有“戏”、有“兴奋点”、有点睛之笔,只有这样读者才愿读愿看。 走出去打好外围战是增强可读性的办法之二。记者应该立足本地,面向全国。老是常居一地在家门口转来转去,老是就来稿编来稿,老是泡宾馆、打电话、抄材料,思路不免受局限。“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记者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地市党报在生存发展方面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作为传统的纸质媒体,"内容为王"已成为大多数业界人士的共识。只有内容为王,才能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新闻产品,同时,向地市党报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地市党报记者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只有这样,才能采写出高质量的新闻稿件,才能提高报纸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5.
县市报作为最基层的党报,如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赢得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呢? 与中央、省、地(市)党委机关报一样,县市报要当好党和政府的喉舌耳目,社会效益是第一标准;但从商品属性和市场属性而言,报纸又是特殊的商品,同样要受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影响和制约。也就是说,只有读者认可,报纸才有市场。因此,县市报必须认真研究自己的消费群体,找准位置。 县市报的消费群体在哪里?县市报最大的特点是地方性、接近性,这是县市报的立身之本,也是它的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讲,县市报的市场在农村,其目标对象应锁定在乡…  相似文献   

16.
报纸的可读性、易读性、必读性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就目前各级党报承载的任务来看,要做到这三者兼而有之却并非易事.然而作为承载读者喜闻乐见的体育新闻的体育版,无疑是这三者结合的最佳版面.分析研究地方党报体育版如何走近读者,必将为新闻工作者努力探索报纸新闻的可读性和易读性,进而实现其必读性的目标,提供大有裨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报纸要有读者。一张报纸和读者的关系如何,对它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我们无产阶级报纸来说,读者问题更具有特殊意义。这首先是因为,我们的报纸都是党领导的,“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也是报纸的宗旨。在我们看来,人民群众既是报纸的服务对象,也是报纸的主人。我们总是把正确对待群众、对待读者,自觉地提高到原则高度,把它看成是世界观问题,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其次是我们党报的任务,一方面要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  相似文献   

18.
正要闻版,是一张报纸的"龙头"版面。面对新媒体的挤压和读者多元化的阅读需求,地市级党报要闻版如何舞起这个"龙头",直接关系到读者对整张报纸的评价。地市级党报要闻版如何创新报道内容、排版方式,舞动"龙头",带活整张报纸,赢得"首位效应"?笔者在《定西日报》要闻版从事编辑工作数年,一些尝试和探索与大家共同探讨交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起点"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这就要求地市级党报要闻编辑把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且在确保舆论导向正确的前提下,切实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作为地方党报编辑一定要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在平时选稿和版面策划中,严把政治关、导向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10多年来,各级党报特别是省级以上党报,一直存在着要不要坚持理论宣传,坚持什么样的理论宣传,怎样坚持理论直传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实践,也就产生了不同的结果。一现在报纸林立,都在以不同的姿态争夺读者。在林立的报纸中,党报发生一些相应的变化,如增强贴近性、服务性、知识性、趣味性等,都是必要的。但是,增强指导性也是不可忽视的。有的党报,为了迎合某些读者的需要,在增强可读  相似文献   

20.
胡萍 《新闻窗》2013,(5):29-29
编辑是报纸生产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编辑水平对版面和报纸的整体质量影响甚大。作为地市党报的版面编辑在工作中,要注重编辑质量,强化精品意识,服务读者和社会。必须要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鉴别力,打好扎实的文字基本功,要以极高的热情,践行“走、转、改”,深入基层投身新闻现场,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报纸编辑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