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纪念博古发扬党的新闻事业优良传统张虎生今天,在新老新闻工作者济济一堂的座谈会上,我们深切缅怀博古同志对我们党的新闻事业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以此来纪念这位党的新闻事业的重要奠基人和开拓者诞辰90周年。博古同志自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至1940年底回到延安...  相似文献   

2.
范长江同志逝世已20周年了。他是我国著名的新闻记者、杰出的新闻事业家。在苦难的旧中国,他冒着风险只身深入中国的西北角,写出一篇篇震撼全国的杰作,誉满海内外。抗日战争开始,他奔波在烽火连天的前线,歌颂英雄,揭露敌人,成了鼓舞全民抗战的无畏斗士。全国解放前后,他先后担任新华社、人民日报的领导工作。他的一生为中国新闻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业绩丰富了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新闻学,体现了党的新闻工作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他是我国新闻界的杰出代表和新闻工作者的楷模。这里,我们选登的范长江1961年写的《记者工作随想》一文,虽时隔30年,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既是满足读者学习的需要,又是为了表达我们对长江同志深切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3.
今天,我们怀着深切怀念和十分崇敬的心情,在这里隆重举行《穆青传》的首发式。穆青同志是中国新闻界代表人物、当代著名的新闻记者,也是新华社的老社长和新华社记者中的杰出代表。对各位同志的到来,我代表新华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穆青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一年多了,但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仍在发挥积极作用,并将永存。穆青同志是“喝延河水”成长起来的党的新闻工作者。他献身于党的新闻事业的年代,正是我们党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程中的成熟时期。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理论以及我们党关于新闻工作的…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 6月14日上午,湖北省老新闻工作者协会在湖北日报社召开了以“再学习、忆传统、坚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主题的纪念建党八十周年的座谈会。 怀着对党的新闻事业的无限热爱,湖北省老新闻工作者的代表们畅所欲言,回顾了他们在党的领导下从事新闻工作的历程,交流了他们对如何开展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活动的心得体会。病榻上的老新闻工作者王允渊托人送来了书面发言;老新闻工作者雷行、徐士杰、陆平煌、罗重璋等在会上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发挥老新闻工作者的楷模、传带作用,推进党的新闻事业发展等问题。 老新闻工作者们提出,…  相似文献   

5.
经国务院批准,从今年起,规定每年的11月8日为“记者节”。从此,广大新闻工作者有了自己的节日。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新闻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新闻工作者的关怀和厚爱,可恭可贺,可喜可庆!党的新闻事业历来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都对新闻工作和新闻工作者作出过明确指示,寄予了殷切期望。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建设和改革年代,我们党取得的每一个胜利,都凝结着新闻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忠诚奉献,许多同志还为党的新闻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今天,我们在欢庆自己的节日的时…  相似文献   

6.
3月6日,是杰出的新闻工作者许川辞世十周年祭日。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罗鸣、《新闻界》编辑部全体编采人员及部分老新闻工作者到许川生前的居所,接上他的夫人周天相同志,驱车来到黄龙公墓,凭吊他们敬爱的好领导许川同志。上午10时许,翠柏环绕的许川墓前,原《新华日报》的10余位同志已经聚在那里怀念他们的老战友。原《新华日报》编辑彭雨说:“许川同志为党的新闻事业鞠躬尽瘁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他思想敏锐、有胆有识、追求真理、笔锋犀利的新闻工作者形象依然活在我们心中。”不一会,四川函授学院的同志也捧着鲜花来了。《新闻界》编…  相似文献   

7.
孔繁森同志的先进事迹催人泪下,感人肺腑。孔繁森同志不仅是领导干部的楷模,也是我们新闻战线上的广大党员和各族干部的榜样。我们要诚诚恳恳地向孔繁森同志学习,学习他的精神、品质、人格,学习他爱人民的崇高境界。新闻事业离不开坚强的党性,新闻工作者是党的耳目喉舌,孔繁森同志的先进事迹是对我们进行党性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无私奉献教育的生动教材。党的新闻工作者应该走在时代的前列,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要言行一致,向别人宣传,首先要自己学习,教育别人,首先要教育自己。  相似文献   

8.
党的新闻舆论宣传,必须无条件地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这是毫无疑义的,多少年来,我们新闻工作者,尤其是一些老的新闻工作者,都受过这方面的良好教育和基本训练,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不少同志还为此作过不懈的努力。这是无产阶级新闻队伍的骄傲,也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具有坚强党性的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9.
铭记伟人谆谆教诲忠诚党的新闻事业深圳特区报编委会敬爱的邓小平同志和我们永别了,他的英名、业绩、思想、风范,将永远激励我们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作为经济特区党报的新闻工作者,我们一定铭记他老人家对党的新闻工作、对深圳人民的谆谆教诲,...  相似文献   

10.
问:为什么设立范长江新闻奖? 答:范长江是我国现代新闻史上的著名记者,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杰出战士。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创建和发展我国的新闻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的不少作品是中国现代新闻史上的名篇。范长江同志献身新闻事业的伟大业绩,成为激励广大新闻工作者,特别是激励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一面鲜艳的旗帜。为了学习和继承范长江献身于人民新闻事业的崇高精神,学习他为人民的事业坚韧不拔、奋发进取的优秀品质和深入实际、艰苦卓绝的工作作风,为在新  相似文献   

11.
这篇文章是王揖同志8月末交本刊的。当这期刊物即将付印的时候,突然传来他于9月22日晚八时三十分不幸逝世的噩耗。此文竟成了他的遗作。王揖同志系四川阆中人,终年六十七岁,1937年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新中华报、延安解放日报编辑,东北日报副总编辑、总编辑、副社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宣部新闻局局长,全国记协常务副主席、党组副书记。王揖同志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王揖同志是我党的优秀新闻工作者,他为党的新闻事业鞠躬尽瘁。对于他的逝世,我们表示深切哀悼。  相似文献   

12.
这篇文章是王揖同志8月末交本刊的。当这期刊物即将付印的时候,突然传来他于9月22日晚八时三十分不幸逝世的噩耗。此文竟成了他的遗作。王揖同志系四川阆中人,终年六十七岁,1937年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新中华报、延安解放日报编辑,东北日报副总编辑、总编辑、副社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宣部新闻局局长,全国记协常务副主席、党组副书记。王揖同志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王揖同志是我党的优秀新闻工作者,他为党的新闻事业鞠躬尽瘁。对于他的逝世,我们表示深切哀悼。  相似文献   

13.
冷西同志是延安时期的老新闻工作者,是党的新闻事业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他的笔墨记录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这一段辉煌壮丽的历史;他的心火点燃过千百万人的激情.跟随中国共产党投身民族解放和国家建设的伟大事业。上个世纪80年代初,63岁的冷西同志重新回到新闻宣传战线.担任广播电视部部长.此后又担任中  相似文献   

14.
北京新闻学会于三月三十一日举行刘少奇同志新闻思想学术讨论会。这是学会成立后的第一次新闻学术研究活动。讨论会主持人安岗同志说,少奇同志关怀党的新闻事业,对新闻工作理论和实践的多次论述,是无产阶级新闻学的重要教材。我们要通过学习和研究少奇同志的一系列关于新闻工作的论述,进一步办好党的新闻事业。胡绩伟同志在发言中,回忆了一九六一年随少奇同志在湖南进行调查研究时,少奇同志有关新闻工作的重要谈话。他说,少奇同志当时提出一个很重要的思想:报纸工作  相似文献   

15.
甘远志走了。为了党的新闻事业,他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奉献出了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他,是我们全国三十万新闻记者当中的一个。读着他的感人事迹,我感觉到他仍然活在我们的中间。甘远志是新闻工作者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16.
各行各业都有一个行风和职业道德问题,《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和《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就是规范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行为和端正新闻战线行风的重要文件,它是促使新闻事业沿着党指引的方向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坚决贯彻执行。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新闻队伍的培养建设,中央领导同志对新闻工作者非常关心,非常爱护,并严格要求。1959年,毛泽东同志就明确强调:“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并号召新闻从业人员向群众学习。江泽民总书记勉励新闻工作者要“学习、学习、再学习,深入、深入、再深入”。…  相似文献   

17.
《新闻学与新闻写作》是由江西省老新闻工作者徐光炎、朱洪波同志写的一本很有参考价值的书。作者从我国新闻工作的实际出发,总结我们新闻写作的实践经验,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十七章六十八节,从新闻事业的性质、任务和作用,到新闻  相似文献   

18.
黎淦 《军事记者》2004,(1):35-36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做出积极贡献的老新闻工作者、总政治部老干部学院阜外分院院长、解放军报社正师职离休干部何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3年11月6日6时40分在解放军总医院不幸逝世,享年75岁。他的一生,是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一生。 何仅同志1928年7月出生于安徽省天长县何庄村,1934年至1938年在何庄小学读书。抗日战争爆发后,县城沦陷,何庄小学停办,他被迫辍学。1941年,天长县来了新四军,他即入新四军开办的淮南津埔路东西联  相似文献   

19.
现在,我国新闻队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新闻前辈相继谢世,一些健在的老新闻工作者有的离退休,有的退居二线;大批年青人加入新闻队伍。长江后浪推前浪,新老交替是历史的必然。如何加强青年一代新闻工作者的培养与提高,保证新闻事业后继有人,乃是当前新闻队伍建设中的头等大事。一批老报人、老广播,为党的新闻事业战斗了几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继承了我党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养成了严谨的工作作风,练就了过硬的采写功底,这是我党新闻事业的宝贵财富,要把这些  相似文献   

20.
李根林同志1970年大学毕业后,自愿支援边疆建设,分配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广播电台当记者,其足迹遍布天山南北。从此,他与党的新闻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新疆到河南,从电台到报纸,一干就是30多年,采写了数百万字的新闻作品。悠悠岁月,几多风雨,几多感悟,他将其遴选、提炼、归纳,收入《新闻生涯30年》一书。这是作者多年来在新闻这块园地里辛勤耕耘的丰硕成果,借此机会,我谨向一位老新闻工作者送去一份最美好、最诚挚的祝贺。在根林同志30年的新闻生涯中,大约2/3的时间是在我们安阳度过的,并长期担任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驻安阳记者站站长职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