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不久前,中国记协召开了建国以来首次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表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宣传拨乱反正、工作重点转移以及农村巨大变革有过卓越成就的优秀分子。新闻工作者的光荣的辛勤的劳动,得到了党和人民的尊敬。  相似文献   
2.
复旦大学新闻系主编的《新闻大学》与读者见面了.对于上海以至全国新闻界来说,这无疑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新闻大学》的编辑方针表明,它的主要任务是为培养新闻专业人才贡献力量.为达到这一目的,它把最主要的篇幅用来传播新闻专业各学科的基本理论,介绍新闻编辑、采访、写作的基础知识,反映中外新闻事业发展的情况、问题和经验.新闻事业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在当今这个时代,许多重大事业的创建和发展,往往离不开对新闻力量的正确发挥和运用.正如胡乔木同志曾经指出过的那样:"新闻是时代的科学,时代的艺术","是最主要、最有效的宣传形式".从目前的形势看,要把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创造性的尝试《解放日报》改版后呈现在读者面前的,首先是它崭新的版面安排。改版第一天的头版头条,是大字标题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消息。这次会议决定减征公粮4万石,公草1000万斤。这件关系边区百万群众利益的大事,理应放在这样显著的位置,而过去只能摆在三版或四版。从这一天起,整个版面都作了调整:一版——以解放区消息为主的要闻版;二版——陕甘宁边区和国内消息版;三版——国际消息版;四版——综合副刊版。这个安排,一是大大扩大了报道解放区和陕甘宁  相似文献   
4.
(一)改版背景 1938年10月,武汉、广州相继失守,日本侵略者对国民党当局加紧了诱和、逼和,中国抗战阵营中出现严重的投降危机。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全中华民族当前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这篇文章是王揖同志8月末交本刊的。当这期刊物即将付印的时候,突然传来他于9月22日晚八时三十分不幸逝世的噩耗。此文竟成了他的遗作。王揖同志系四川阆中人,终年六十七岁,1937年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新中华报、延安解放日报编辑,东北日报副总编辑、总编辑、副社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宣部新闻局局长,全国记协常务副主席、党组副书记。王揖同志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王揖同志是我党的优秀新闻工作者,他为党的新闻事业鞠躬尽瘁。对于他的逝世,我们表示深切哀悼。  相似文献   
6.
《解放日报》创刊不久,就爆发了苏德战争。直到四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报纸的国际新闻主要是战争新闻。战争情况瞬息万变,当时我们能收到的国际资料很少,但《解放日报》对很多重大国际问题的评论,都能见势快,抓得准,走在世界舆论的前面。这主要是靠毛主席和党中央善于从细微的变化中捕捉事物的本质,及时地、准确地作出判断的结果。下面简要地回顾几件有关苏德战争新闻的编辑评论工作。  相似文献   
7.
原中国记协常务副主席王揖同志生前曾致力于延安《解放日报》的研究,此文是他逝世前几天(即1986年9月初)修改定稿的。显然,他写作此文的目的在于为当前的新闻改革提供一些历史经验的借鉴和参考。我们特向读者推荐。  相似文献   
8.
“姆俄斯(MUOS)在哪儿?”如果在布达佩斯街头提出这样的询问,十之八九的路人都会熟悉地指向人民共和国大街101号。这儿是匈牙利记者协会的会址。它那古堡式的外貌和现代化的内部装饰混成一体,这是一座比较豪华的记者活动中心。匈牙利有这样一个观点:在大国对峙的局势中,小国在促进对话、调解分歧,达成互相妥协方面的作用,正在日益增强。协会副秘书长法比扬说,记者的共同语言较多,交谈又很随便,加强相互往  相似文献   
9.
这篇文章是王揖同志8月末交本刊的。当这期刊物即将付印的时候,突然传来他于9月22日晚八时三十分不幸逝世的噩耗。此文竟成了他的遗作。王揖同志系四川阆中人,终年六十七岁,1937年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新中华报、延安解放日报编辑,东北日报副总编辑、总编辑、副社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宣部新闻局局长,全国记协常务副主席、党组副书记。王揖同志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王揖同志是我党的优秀新闻工作者,他为党的新闻事业鞠躬尽瘁。对于他的逝世,我们表示深切哀悼。  相似文献   
10.
同报界的一些同志闲谈,经常听到这样的叫苦:人力不够,骨干更少!问他:“你们编辑部有多少人?”回答不是二百就是三百,甚至比这还多。在我们党的新闻史上,一家报纸编辑部从来没有过这样庞大的阵容。当前世界上的许多大报,也很少有这样的队伍。怎么还叫人少呢? 回忆延安新中华报,编辑、记者一共十个人左右。以后改出解放日报,设置了新闻、通采、副刊三个部(后期添了个评论部),总计也只六十多人。以新闻部为例,一版两个编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